常玉新(山東省青州市競技體育學校 262500)
邊路進攻是整體進攻的主要手段之一,邊路傳中的數量多少和質量的高低可以發應出球隊邊路傳中意識和能力的強弱和球隊實力的高低,傳中射門是破密集防守的非常有效的辦法。傳中是由觀察、決策和傳中技術三個部分組成。
1.1.1 、觀察
在比賽中傳中之前的觀察尤為重要,如果觀察不夠,再好的傳中球也是徒勞的。因為對方防守球員已經占據了有利位置,在實際比賽中,通常在罰球區內或邊遠地區會出現3防2或2防1,如果進攻者及時將球傳向目標區域,那么創造射門得分的機會則必定有增無減。
1.1.2 、決策
在足球比賽的決策中,對是否傳中的決策,應是與邊路進攻者的觀察同時進行。一旦傳中者觀察到最佳傳中目標區域有空當,同時也處于積極有利的位置,作出果斷傳中決策便顯的尤為重要。
1.1.3 、傳中技術
比賽中向防守者身后傳低而準確的傳中球威脅性極大,防守處理這類傳中球的難度也較大。低平球是指頭部以下的空中球,它便于進攻者在跑動中能凌空射門或沖頂、魚躍頭定攻門。準確的傳中球使防守者無法及時回防,當傳中球以弧線軌道傳向迎面跑向球門的進攻者或回防的防守者,無論誰觸及球都可能將球碰入球門。
運用腳背內側踢弧線球是最佳的傳中腳法。該腳法傳出的弧線球不僅有效地繞過回撤進入目標區域的防守者,而且還離守門員較遠,也使得傳中者無需過分地追求傳中的準確性,較容易控制好傳中的球速和落點。
1.2.1 、直接射門的傳中球特點
傳中球的落點在重點的次數最多,其次是前點、后點。這是因為中路射門的角度大。可供選擇的角度多,所以傳中球的落點多打中路。當然,各隊在防守傳中球落點在中路時投入的隊員也是最多的。在實際比賽中,中路防守隊員經常是多名隊員跳起爭頂,99次落點在中點的傳中球中被破壞68次,中點是被破壞最多的位置,68%的被破壞率不能說明中路是防守的堡壘,是進攻方的主要途徑。同時,中點也是發動進攻次數和成功率最高的位置。
1.2.2 、第二點完成射門的傳中球特征
在比賽中邊路隊員快速下底傳中,中路包抄的隊員搶得第一點,但直接射門的角度很小,所以多后蹭或回敲至第二點的隊員,由第二點的隊員完成射門,這樣的戰術配合變化更多、更復雜,同時也使足球比賽更加精彩和迷人。
由于前點后蹭是背對后蹭方向,后蹭隊員不能直接觀察中點、后點的情況,目標性大打折扣,加上球的運行方向改變小,球速減慢,防守隊員就有較長時間進行判斷和組織破壞,因此有62%的傳球沒有構成射門,相反,反點回敲的回敲隊員是面對回敲方向,有較大的視野觀察中點和前點隊員的分布情況,可以有意識有針對性地回敲至有利位置,目標性強,回敲球速快,方向改變快,防守一方不易判斷和組織防守,所以后點回敲的優勢不言而喻。
邊路突破傳中是邊路進攻最常見的形式,也是現代足球進攻的主要手段,在比賽中通過戰術配合在邊路形成傳中的落點是邊路傳中的基本要素。
2.1.1 、下底傳中
沿邊線推進,在接近底線區域傳中。此種方法相對威脅較小、效率不高,主要是由于距球門太遠,飛行路線和時間太長,便于防守,在比賽中運用此方法傳中時,傳中點應注意離球門遠一點,不然就會被守門員截獲。
2.1.2 、邊路近底扣中
在邊路橫向或斜向推進禁區內接近底線的區域近底扣中。此種方法對球門的威脅最大,雙方隊員都朝球門跑,攻方觸到球就可能得分,即使守方隊員得到球也不好處理,很容易造成烏龍球。
2.1.3 、斜傳中路
在邊路禁區角附近區域,斜線傳向中路。此種方法并非要下底才傳中,加快了進攻速度,往往使對方來不及布置防線。這種斜線傳中,首先在意大利甲級聯賽出現的,改變了過去下底傳中的傳統打法,提高了比賽速度。許多強隊經常采用此種打法,斜線傳中,前鋒強點攻門。
2.1.4 、外圍45度傳中
此種方法的沖擊性較強,但往往是只開花不結果。在運用45度吊沖時,應切合本隊的特點,同時注意第二點的爭奪。
以上幾種傳中一定要結合場上的形式,根據不同的場上形式,進行正確的果斷的處理,結合對手的隊型,打法選擇更好的,更有價值的處理方法,達到邊路傳中的最大作用,使其發揮更好的作用。
隨著現代足球運動的發展,使傳中戰術具有豐富的內涵,線路上的充實、變化提高了其實效性,因此,在邊路傳中時,應根據防守一方的情況,合理選擇不同的傳中區域,邊路進攻隊員將球傳向何處,取決于守門員和防守隊員的站位情況而定,邊路進攻與中路進攻相結合,這樣才能使進攻多樣化達到多點進攻的要求。
[1]劉勁松,劉顯,張莉.對足球戰術意識若干問題分析湖北體育科技[J].2007,(04).
[2]張建哲.對足球兩翼齊飛下底傳中的探討[M].體育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