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釗先(增城市新塘中學體育學科)
田徑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充分地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與身體機能;通過積極的、持久的體育活動來全面造就人才,使人類的自身得到不斷優(yōu)化。在學校體育推行素質教育和進行體育課程改革的環(huán)境下,許多新的選修體育健身項目如健美操、健美、體育舞蹈等正逐步充實到體育課程之中并受到學生的認可,而原本作為高中體育基礎課程并具有重要地位的田徑課卻出現(xiàn)了萎縮和滑坡,探究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對于正確認識田徑課在學校體育課程中的地位,進行田徑課教學改革,對田徑課在高中階段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對策和建議發(fā)揮田徑的健身與教育功能具有現(xiàn)實意義。
隨機分層抽取增城市新塘中學高一年級150名學生,增城市華僑中學高一年級130名學生,增城市鄭中均中學高一年級120名學生,增城市高級中學高一年級100名學生,共500名高一級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其中男生300人,女生200人。
2.2.1 、問卷調查法:共發(fā)放問卷500份,回收495份,回收率99%。
2.2.2 、訪問法:對部分高中的體育老師以及學生進行訪談。
2.2.3 、文獻資料法:查閱并收集近幾年來由關高中田徑課教學,改革領域的相關著作,書籍,文件等文獻資料。
2.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回收問卷用spss11.5進行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
3.1.1 、學生對田徑課冷落
為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普通高中體育教學中都實行選項教學,學生普遍對籃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課程感興趣,而對田徑課的人數(shù)很少。為了解這一種情況特對增城市新塘中學高一級中學生運動興趣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的結果顯示:排列前四位的項目是:籃球、足球、健身運動、乒乓球;田徑只能排到最后一位,看來學生對田徑不感興趣,普及開展起來很困難,這已經是全國高中的普遍現(xiàn)象了。
3.1.2 、田徑教學面臨困難
田徑教學現(xiàn)狀。近幾年來,全國普通高中體育教學課進行了體育選項課,而田徑課教學在高中體育選項課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幾乎各高中田徑課無人選。有資料顯示:廣東省被調查400名學生,喜歡田徑教學項目的只有12人,占被調查學生的3%。而某些高中由于選項田徑教學課的人太少,干脆取消田徑教學課。學生厭學厭練現(xiàn)象普遍存在。女生情況更糟糕喜歡與自己形象有關的健身項目,如健美操、形體訓練等。
3.2.1 、社會因素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不斷進步,人們對體育運動的關注與投入越來越多。雖然關注體育運動的人越來越多,但田徑運動卻依舊受到冷落,相反,休閑類的運動項目倍受人們關注與喜愛,如:健身操、體育舞蹈、網(wǎng)球、保齡球、輪滑等等。學生的身體素質逐漸下降導致在田徑課中體力不支,從而對該項目不感興趣。
3.2.2 、田徑項目自身因素
田徑運動盡管項目眾多,但運動形式一般都比較單調、枯燥,而且跳躍類、短跑類項目大都還要受場地、器械的影響,投擲類項目不僅受場地、器械的影響,往往還帶有很大的危險性,所以大多項目并不易于在中學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中普及。
3.2.3 、教材因素
大量的研究證明,教材內容是直接影響學生上課的興趣與積極性。通過對體育教學大綱的研究與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田徑教材是導致田徑教學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生對田徑項目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內容重復、枯燥無味。對不選田徑課程原因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田徑項目技術難度大有113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23%,這是田徑項目的一個技術因素環(huán)節(jié),認為自身因素較差很難通過考試共有85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17%,認為田徑項目缺乏趣味性的有302人,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60%占絕對部分,田徑運動以個人項目為主,缺乏和競爭對手的直接對抗而引起的共娛性。訓練方法和手段多表現(xiàn)為周期性和簡單性,表現(xiàn)為容易引起訓練對象的心理疲勞和厭倦。在田徑運動的教學過程和訓練過程中,學生都是以身體參與其中,學生要想達到健身的目的、掌握這項運動技術、提高身體素質、提高這個項目的運動成績,必須通過大量的身體練習,必須加大身體運動負荷的強度。由于訓練過程單調、枯燥,故學生興趣不大。故對課程內容安排讓學生覺得是否合理作一次調查。
通過調查問卷發(fā)現(xiàn)有386人(78%)的學生認為現(xiàn)在的田徑內容已不能滿足當代學生追求新興、時髦、輕松的體育運動項目,對田徑運動易產生抵觸情緒;教材內容缺乏新穎性。田徑項目受自身特點的制約,大多屬于周期性運動項目,講究爆發(fā)力,必須重復練習,體力消耗大,易疲勞。通過訪談,各有一半的學生認為田徑是職業(yè)訓練隊的事情,只認識到田徑的競技價值,也有一半人數(shù)認為田徑具有其他項目無法比擬的健身效果。認為參加田徑項目鍛煉比參加其他球類項目更有健身價值的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51%,
調查結果顯示有49%的人認為田徑運動有健身價值,并通過競技體育的教學模式來提高運動水平,而對通過田徑課的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健身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健身習慣,提高人的素質這一方面,認識明顯不足。根據(jù)調查顯示有140名學生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28%,會把某一項田徑項目作為終生體育項目。而有人表示經常參加田徑鍛煉,只占被調查人數(shù)的11%。田徑課沒有把健身性,終生體育思想教授于學生,原來作為體育項目老大的位置,現(xiàn)在正處于尷尬的位置。
在貫徹好“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上,田徑教學應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課程更加偏重于實用化,終身化,人文化,知識化。田徑課應該跟上新課程標準,改變教育觀念,轉變學習方式,敦促學生利用田徑運動作為健身的手段和方法,使田徑運動更好的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服務,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快樂體育的意識。
4.1.1 、重新確立教學目標,形成健身教學模式
田徑專項課和田徑教學之所以在當前的競爭中處于被動,關鍵是田徑教學未能擺脫“技術教育”的束縛,一味強調技術性、競技性,單調、枯燥、運動量大的田徑教學課,忽視了學生基本運動能力的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教育,造成學生厭學。對于田徑專項課來說,教學應以“健康第一”為指導,田徑運動的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的興趣相結合。因此,選擇和組織田徑教學內容就應從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出發(fā),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力求做到運動技術的掌握、提高與身體素質相結合,通過健身走、跑、跳、投的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和身體素質水平。在身體素質提高的基礎上,進行專項技術的改進,從而促進田徑專項水平的提高。
4.1.2 、根據(jù)學生學習需要,按需編制田徑教學內容
高中田徑教材要按照學生發(fā)展的動態(tài)水平,根據(jù)田徑運動知識點的多寡與難度,將田徑運動技術中最基本、最主要、最生活化的精華部分提煉出來,按難度的高低將其進行分解,組成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序列,引導和促進學生在自己實際的動:態(tài)發(fā)展水平上,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動態(tài)難度的階梯上達到教學與訓練的目標。
4.1.3 、加強體育理論教學,認識田徑的重要作用
受技術教育的影響,體育課教學一直輕視或放棄體育知識的傳授,學生未能接受系統(tǒng)的體育理論知識教育,就會對田徑教學及田徑運動的意義認識不足。因此,加強體育理論課的教學,使學生對科學鍛煉身體的原理和方法有—個理性的認識,正確認識田徑教學及田徑運動與提高身體索質、專項運動技能、增進健康的關系。另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思想教育。
4.1.4 、教學方法和手段多樣化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對學生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是提高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手段與方法,體育游戲是從游戲中發(fā)展和派生出來的,它不僅融合了體力的鍛煉,還融入了智力的開發(fā),是具有鮮明教學意義的游戲方法。體育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增加一些體育游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5.1 、部分高中田徑教學面臨尷尬局面,學生對田徑項目不感興趣,部分學校沒有設置田徑項目,田徑教學內容少。
5.2 、田徑教材是導致田徑教學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學生對田徑項目失去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其內容重復、枯燥無味,從而難以產生興趣。
5.3 、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構建以“健康第一”思想為指導的新德田徑課程體系,在目標定位,教學內容選擇,加強理論學習,教學方法多樣化等方面進行改革,使田徑課更有利于學生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協(xié)調發(fā)展,更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真正擔負起讓學生健康地走向社會的重任。
[1]國家體育總局編.田徑[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王維,張麗彥.對田徑運動走向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4,6.
[3]孫蘭,肖余春.影響我國普通高校田徑運動發(fā)展的因素分析.
[4]中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研究組編2005年中國體質與健康調研報告.北京:高等教育-200.
[5]黃松峰.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革對策[J].體育學刊,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