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 博 韓 瑞(、長春中醫藥大學 吉林 長春 307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吉林 長春 300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校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只有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去,最終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那么如何激發和培養大學生們的體育興趣呢?
教師可以設計新穎有趣的教學內容,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面對新穎有趣且“無知”的事物時,往往能激發他們內在的強烈的好奇心,促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探究欲望和學習意愿。可見,教學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高校體育教師,要善于選擇和設計新穎有趣的內容,激發和保持學生的探究欲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善于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情境,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和體育運動的環境,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大學生主動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沖破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傳統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討論、各擇己見,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自主思考與探究,獨立解決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自主發展。教師還要改變傳統課堂單向交流方式,形成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方式,構建師生之間快樂分享、資源共享的伙伴式關系。另外,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師德修養,樹立高尚的人格形象,同時主動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生平等相處,真正實現教學地位的民主平等,教學環境的自由和諧。
在高校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正確合理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結合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實際需求,選用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以促使教學目標順利達成,學生的整體素質得以提高。教學方法的選擇還要注重實用性、娛樂性、健身性、終身性、淡化競技性,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精選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新內容對教材進行補充和拓展,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既突顯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又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和“雙主性”。
“體育觀”指的是人們對體育的總體看法及觀點,其中包括對體育指導思想、態度、方法、作風、判斷標準等方面的認識與看法,也就是人們對體育的總體價值取向。作為體育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媒體實施教學,采取多種教學手段,以豐富體育教學形式。如:觀看體育運動賽事、精彩體育演講、體育直播等錄像或資料,從直觀、形象的角度來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并逐步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拓展到日常生活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此外,還可以給學生講述古今中外優秀運動員的積極事跡,來鼓勵學生樂觀對待各種困難的決心與意志,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與習慣,為進一步樹立學生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奠定基礎。
具有激勵色彩的評價往往能幫助學生樹立學好體育的信心,也有助于改進教師的教學結構。如果評價過于注重結果,而忽略學習過程,則失去了評價了激勵作用,尤其對于體質較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體育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大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評價,爭取發現每一位大學生的閃光點,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繼續參與體育鍛煉的信心。例如在教學“投擲”練習時,器材的重量是統一的,如果單純依據投擲距離來評價成績,那么對于個頭較小、力量較差的學生來說就非常不公平,此時就可以將評價集中到動作要領上來,有助于增強所有學生的自信心。
當然,以上僅是本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對激發學生興趣的幾點淺顯的認識,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需要我們體育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去進一步探索挖掘,讓體育課變得更加精彩。
[1]周月喜.談激發大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J].中共烏魯木齊市委黨校學報,2010,(02).
[2]劉龍柱.培養高校學生對體育鍛煉興趣的方法研究[J].體育學刊,2000,(06).
[3]張立杰.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法分析與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S1).
[4]吳新宇.高校體育教育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9,(S1).
[5]張傳峰.針對學生體育興趣實施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