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奐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江西 南昌 330100)
在新一代的青年群體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學生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21世紀社會的發展除了要求當代大學生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外,還要求他們具有健康的體魄、強健的身體,大學生體質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民整體的體質水平,高等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義不容辭的肩負著塑造當代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任。
2.1、促進身心發展,增進體質。心理健康是現代健康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二十一世紀健康教育的主題,在全面推進高校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在心理健康的同時也要注重以增強大學生體質為出發點,這項任務也是由體育的特殊作用決定的。
2.2、掌握健康的鍛煉方法,開闊視野,增進知識。
大學生掌握幾種鍛煉方法,了解其鍛煉機理能終身受益,像:健美操、太極、跑步、跆拳道、辦公室健身法等等,這些運動是當今風靡社會的運動項目,這對大學生畢業后的一生將有重要意義。
2.3、開展競技項目,提高運動技能水平。
小學是基礎,中學是關鍵,大學出人才,這是體育發達國家的一條共同經驗,現在我國高校各方面條件都比以前優越,為大學開展競技項目、提高競技水平提供了便利。第一:體育師資力量強大,文化素質高。第二:大學有較好的場地和設施。第三:大學專家學者較多,便于協作、研究攻克難關。第四:大學生對訓練計劃易于領會和接受。
2.4、大學生的理想和道德品質教育。
大學生的一切言行,都會反映出他們的思想和道德品質,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不僅是為了個人的身體健康,還肩負著社會責任,把參加體育鍛煉與熱愛社會熱愛祖國相聯系,主要表現為一種行動的教育,在體育活動中經常要求克服困難,勇往直前,這有利于培養堅強勇敢剛毅機智、果敢等品質,這些品質在體育活動實踐中比在教師的學習中更容易表現出來,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1.1、育人和發展文化。大學體育作為人類文明的標志,一直面臨著一系列文化抉擇,作為以身體練習和人格發展為基本點的大學體育必然要融入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與新世紀的人文精神、社會制度、自然環境有著普遍而深遠的聯系,因此,育人和發展文化將是中國大學體育未來最重要的教育目標。
3.1.2、健全人格、發展個性。
體育早已深入到人類生存和發展價值與意義的層面,因此,未來大學體育教育目標必然洋溢著科學理性與人文主義精神,讓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人格得以健全,最終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3.1.3、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財富與價值。
21世紀的大學體育始終貫穿著奧林匹克的價值目標與精神財富,依托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鍛煉出體格健壯、意志堅強、充滿自信的青年,不斷推進人類文明與進步。
3.2.1、主體與社會相結合。在體育運動中,運動的主體是人本身,大學生總是要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奉獻青春,實現個人價值的,這體現了主體與社會相互結合相輔相成。
3.2.2、追求體育的健身價值與追求體育的人文價值結合起來。人們通過體育獲得健康,通過體育來表現對自身身體健康的終極關懷,體育呼喚人文精神,要求我們學會關心、實施關懷,回到以人為本的體育世界,這就要把健身價值與體育的人文價值結合起來。
3.2.3、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和跨學科發展。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是人的可持續發展,體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了大學體育的跨學科發展,大學體育只有堅持跨學科發展才能融入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形成獨特的生存機制與發展模式。
3.2.4、突出科學在體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現在,我過教育明顯加大了對高校體育教育投入的力度,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體育的行列中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高校師生的的共同努力下,未來大學體育不僅會成為一門嚴謹的學科,而且還能夠成為大學里的重點學科。
小結:新世紀的大學生是我國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重要人才資源,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對我國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產生深遠影響,大學體育教育的任務、目標和發展方向是一項綜合復雜的課題,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我們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立足實際、立足科學選擇、整體推進、系統規劃才能把握契機,迎接歷史的機遇和未來的挑戰。
[1]王華.體育初探[J].時代教育.2011(18).
[2]李玉.建立體育教育制度[J].教育論.2003(3).
[3]張珊.體育改革策略[J].教育現代化.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