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華
(晉中市衛生學校,山西 晉中 030600)
PBL教學法在內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王耀華
(晉中市衛生學校,山西 晉中 030600)
PBL教學法;內科護理學;教學改革
內科護理學作為護理專業的一門重要專業課,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而PBL教學法可使學生精于分析、綜合和評價問題,掌握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1]。
1.1 對象
以我校2009級中專護理專業兩個班學生共121人為研究對象,按班隨機分為實驗組61人(采用PBL教學法)和對照組60人(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的入學成績、性別、年齡、公共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成績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符合研究要求。
1.2 方法
1.2.1 教材及任課教師 兩組學生均采用同樣的《內科護理學》教材,并由同一教師授課,在一個學期內完成教學。
1.2.2 教學方法 實驗組實施PBL教學法,具體步驟為:(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情境,呈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講一個故事,放一段錄像。如果情境比較復雜,可以與學生一起分析,同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引導性問題,例如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這種現象背后的實質是什么,如何消除這種現象。(2)界定問題、分析問題、組織分工。教師應要求學生進一步仔細分析問題情境,或者與學生討論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分析問題實質。教師將全班學生分成小組,討論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已經知道了哪些問題,還需要搜集哪些問題,可以從哪些渠道獲取這些問題等,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明確需要做的事情。確定研究計劃后,進行小組成員分工。(3)探究、解決問題。要求學生根據收集的資料,對要解決的問題先在組內做答,每組以1名學生作為代表發言,其他學生可做補充。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學生為主體,開展問題的討論及分析,支持與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教師要把握好討論的時間和尺度,注意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精講點拔,努力協助學生按時完成問題的討論并找出問題的答案。(4)成果匯總。每組展示的結果可以包括該組對解決問題的建議、推論、方案等,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簡單地闡述自己(或小組)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還可建議學生使用多種方式表現成果,例如電子文檔、多媒體、動畫等。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其余的教學內容、進度與實驗組完全一致。
1.2.3 評價方法 課程結束后,對兩組進行統一命題閉卷測驗。評分者為同一批人,并且未告知其分組情況。最后對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分析。
1.2.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并分析。
實驗組考試平均成績86.22分,對照組為75.18分,實驗組的平均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考試成績經比較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
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因知識傳授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的優勢一直在我國醫學教育體制中占主導地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也主要依據試卷考試的成績。然而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需要更多的實踐型、創新型和能力型人才。單純以卷面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質量,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死讀書、讀死書”的結果,進而使學生在進入臨床和科研工作之后不能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顯然這種“填鴨式”的傳統教學體制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尋求適應時代發展的新的教學模式。PBL教學模式恰恰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其特點是以實際問題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自主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獲取新知;PBL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則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啟發者;學生主動承擔學習的主要責任,充分發揮其探索和創新精神,他們的學習過程是對工作實踐真實情況的部分反映。
通過借鑒國外PBL教學法實施的經驗,結合我國的教學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初步嘗試了這種教學改革。學生對PBL教學法給予了肯定,大多數學生能夠適應或基本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他們普遍認為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并采取將理論授課和自主討論式學習有機結合的方式。一方面,理論授課可以使學生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儲備,另一方面,自主討論學習可以培養、開發學生對問題的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使學生既做到獨立思考,又可通過討論吸取小組內、小組間其他學生對問題的不同看法,集思廣益,及時糾正自身對問題理解的偏差[2]。
PBL教學法同時也有很多缺點和難點。(1)在軟件方面,對教師是一種挑戰,這要求教師不但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實踐操作技能,同時也要有一定的領導和組織能力,這樣才能使整個學習計劃有效地實施和完成。同時,由于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進行學習,每個組都需要有教師進行輔導,這樣也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因材施教的要求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2)在教學硬件方面,對計算機、耗材、圖書館等的要求較高。同時部分學生習慣于傳統方法,難以適應新的教學方法,學習知識的途徑仍多以課本以及教師的指導為主,較少在圖書館學習。這些都是我們在實施新教學方法中需要克服的問題[3]。
[1]梅人朗.亞洲醫學院校PBL的實施和學生的體驗[J].復旦教育論壇,2003(6):77-80.
[2]劉芳麗,白琴,靳艷.P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衛生職業教育,2009,27(15):67-68.
[3]李丹,林平,楊巧繪.護理本科生對內科護理學PBL教學的滿意度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9,21(11):54-55.
G424
B
1671-1246(2012)10-00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