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人們對體育文化逐漸了有了新的認識,根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我國人民對于活著的需要不僅僅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層次,而是逐步的向社會需求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方向轉變。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我國北京舉行之后,全國人民對體育一詞的理解逐漸上升到了文化的概念上來,人們的社會生活都需要有體育文化的存在。
文化是社會構成中的重要因素,文化能夠培養人的氣質、情操、風格等,同時文化也會對一個國家產生一定的影響。對于體育文化來說,它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而存在和發展的,各國的體育文化都帶有其民族性。對于體育文化的概念,百度百科中有這樣的定義:“體育文化,大而言之,指體育運動本身所蘊含的、圍繞體育運動所形成的一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小而言之,又可指體育運動某一方面的文明因素”,對我國體育文化的研究也主要存在有以下三方面的研究:
2.1、用物質與精神的關系來定義體育文化:認為,體育文化是有關運動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是在一定的社會中人們通過長期的體育實踐所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2.2、用文化結構來定義體育文化。
2.3、狹義的定義體育文化:由于文化的狹義定義,使得體育文化也被人們限定在體育精神現象或體育活動相關的社會意識形態及與之相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等范疇內,稱之為體育文化。
體育文化通俗來說是人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在現代社會中,體育作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不僅僅是對自身的鍛煉,對自身修養的提高,作為文化,它在傳播的過程中也表現出文化特有的功能和價值,這使得體育文化在社會關系中的傳播越來越受到關注,體育文化的在社會關系中的傳播,將不同的體育文化思想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再是單個的個人關系,也逐步的形成以體育文化為中心樞紐的社會團體關系,對于不同的團體體育文化之間的交流,也使得團體在體育鍛煉以及生活中的關系變得更為密切,拉近了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消除了隔閡,為人們更好的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體育文化的傳播與人之間的關系可以說是即是相互影響,也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在大城市中生活的人們,人與人之間的許多互動都是圍繞著金錢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相對冷漠,缺乏一定的互動和交流。由于人們工作崗位的不同,人們的關系逐漸的淡化,趨于表面化,缺少感情和溝通色彩,從而使得人們急需一個感情宣泄的場所及途徑。體育文化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人們在這方面的空白。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人的精神和身體都處于一個比較放松的環境中,容易進行思想上的溝通,處處表現出一種友善、誠信以及平等的關系,這有助于人際間的交流。
體育以一種文化的形式不僅影響到億萬人們的心理,同時對于體育這樣一個開放式的系統來說,如果沒有了與外界的聯系,那么必然會喪失其強大的生命力,因此,體育文化是一個廣闊的空間,是以各種開放式的姿態融入各種思想的載體。同時,也可以認為是一種鼓勵解放思想、對外開放的宣言。因此,當人們置身于體育鍛煉及體育文化傳播的過程中時,視野就會變得越來越寬闊,心理的寬度也會在慢慢的增加。
在社會關系視閾下體育文化的傳播為人們的社會關系的穩定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條件,這也是體育文化社會功能的價值體現,因此,社會發展的今天,我們不僅僅要重視體育的鍛煉價值,更要從深層次發掘其文化價值,認識到體育文化的傳播在交往及社會關系中的重要作用,這將有助于構建良好人際關系,實現社會的和諧文明。在重視體育文化傳播的過程中要加強體育文化視野的擴展,增添個人體育文化魅力;重視體育文化傳播,為社會關系和諧健康有序奠定基礎。
[1]盧元鎮.中國體育社會學評說[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1:141.
[2]劉偉,陳志平,李慶.論現代城市文化中的體育文化[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4):105-107.
[3]孔慶鵬,朱永新,王家宏等.蘇州市體育現代化研究[M].蘇州大學出版社,2003(7),78.
[4]潘四萍.論體育在現代社會中的人際交往功能[J].科技信息,2010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