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手段是指體育教學傳遞信息和情感的媒介物以及發展體能和運動技能的操作物。體育教學手段與體育教學方法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它們都是為了達成體育教學目標任務的,但它們又不是一回事。體育教學手段是指為了提高體育教學方法效果而采用的實物或設備。
1.1、溝通信息,調控教學過程。師生往往通過視覺、聽覺接收信息,而這些信息通過使用各種體育教學手段才能傳出。例如,體育教師運用一幅教學掛圖,可以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學生觀看后、獲得信息,就可以進行下一步學習了。體育教學所使用的場地、器材、設備,從廣義講,都可以看作是體育教學手段,都具有溝通信息的作用。
現代化教學手段,如網絡、電視、錄像等,可以清晰地記錄下每個學生學習的實況,可以隨時與教學目標對照,從而修正、調整教與學的活動,步步接近目標。體育教師則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調控。
1.2、提高信息的接收效果,提高教學質量。信息發出后,被對方接收并經轉化儲存起來的數量,是決定信息效益的重要條件。信息被接收的條件,一方面是信息本身的可收性,即新穎性、刺激性、有效性;另—方面是客體(接收者)的狀態,主要指動機、態度、情緒、興趣、神經系統的興奮程度等。使用多種體育教學手段,對這四方面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在體育教學中采用視頻演示的動作技術圖像等,傳出的信息具有色彩鮮明,容易被客體所接收;同時,運用這些現代化的視聽手段,所發出的新異刺激,對于活潑、好奇、好學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是一種良性刺激,容易引起興趣,提高興奮性,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的接收量,減少損耗,有利于形成清晰的運動表象,增強教學效果。
1.3、加快認識過程和充分發揮兩個信號系統的作用。從認識角度來說,學生學習并掌握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等,總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直觀教學手段(例如展現教學掛圖、演示教具模型、放映電影電視、設置定向標志物等),有利于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從而形成理性認識。如果使用器械幫助學生體會動作,這就是通過學生個體感覺和觸覺等感知動作的要領以及肌肉用力的大小和方法,有利于加速目標的實現。從生理學角度來說,在良好的第一信號系統作用發揮的基礎上,學生就更容易發揮第二信號系統的作用,對語言文字信息的接收、理解和記憶的效果會提高。第二信號系統與第一信號系統共同發揮作用,是完成教學任務,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而運用各種體育教學手段或手段的組合,就能充分發揮兩種信號系統的作用。
2.1、根據傳遞信息的性質,可分為三類:1.光學和視覺類,如教學掛圖、模型和教具、幻燈像、電視、光電設施、標志物等。2.聲學和聽覺類,如收音、錄音、門笛,手鼓,包括與視覺圖像相配合的教學電影片、電視等。3.練習和操作類,如體育教學器械、器材、設備、體育館(健身房)等。這是常用的分類方法,其中含有傳統的教學手段和現代的教學手段,現代教學手段又稱為“視聽工具”,運用它們進行教學,稱為“視聽教學”。
2.2、根據設備的可移性(可變性),可分為兩類:1.固定型:如體育館、視聽教室(電化教室)等。2.可動型:一切可移動位置的都屬此類,如教具、模型、幻燈、錄音機等。
2.3、根據使用輕便、經濟情況,可分為兩類:1.常規型:指使用方便、經濟的,如掛圖、教具、幻燈等。2.專門型:指造價較高、具有專門用途的高、精、尖的設備,電視機、電子計算機、體育館等。
3.1、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選擇和運用某一種體育教學手段,首先要明確目的,為什么會選它,怎樣使用它。一般講是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如提供鮮明、生動、準確的信息),以及檢查學習效果等。
3.2、注意協調人——機關系。現代化電教手段是先進的,但它代替不了有思維、有情感、有創造能力的人。因而在體育教學中,既要使用電教手段,更要注意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積極性。
3.3、從具體條件出發,逐漸充實和完善體育教學手段。由于各種原因,我國目前普通學校中,常規型的體育手段數量不足,電教手段更少。因此,為了我國仍以發展和使用常規型的體育教學手段為主,有條件的學校和單位應積極使用電教手段。
總之,在強調使用常規型體育教學手段時,也應提倡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改革和創新常規型的體育教學手段。只有在教學中把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促進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