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10個部門聯合進行的全國第二次國民體質檢測結果對外公布結果顯示:我國學生身體素質進一步下降。為此,號召在全國開展學生“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本研究試圖通過調查了解臺州市中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現實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改進的對策建議。
隨機抽取臺州市中學體育教師和學生。向體育教師發放問卷20份,收回20份,有效問卷20份,問卷有效率100%;學生發放200份調查問卷,收回200份,有效問卷196份,問卷有效率為98%.采用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問卷進行了分析與處理。
通過對教師的訪談,筆者發現學校管理層面及體育教師并不能很正確地認識到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甚至是在正常開展的學校體育活動時候加上“陽光體育”之名,就認為是開展了陽光體育運動;對其實質理解不準,如何開展工作沒有近期與長期的規劃,體育教師雖然認為“陽光體育”運動可以提升體育教師的地位及作用,但在具體落實的時候,也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與支撐以至于影響到 “陽光體育”的效果。
調查顯示,有80%的學生平均每天由于進行學校統一安排的課外活動的時間大約是45分鐘,有12%的學生平均每天自發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大約為30分鐘。一般在體育課、課間操、下午第三節團隊活動課或者放學后的時間內進行。
調查顯示:學生對陽光體育運動的知識的了解主要依賴于體育教師在課堂上的傳播和電視媒體的宣傳,很多學生還是了解甚少。也影響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形式、內容多樣,難以具體化,這也導致了很難衡量各個學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質量好壞。調查還顯示,一些學校運動場地的開放程度不高,嚴重影響了體育運動的開展。存在著體育器材、學校場地等硬件設施不足的問題。一些學校的體育器材只提供給學校各種項目的訓練隊,并不對全體學生開放,對陽光體育運動的深入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調查顯示,一些學校缺乏明確的制度保障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具有很大的隨意性。這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一個十分不利的因素。如果不能夠從制度上保證陽光體育運動,必然會造成學校執行不力。
學校應該全面落實“中央7號文件”精神,充分保證學校體育課和學生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加強學生領導和教師對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視,加強宣傳力度,確保體育課的時間和質量,使“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等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師、學生、家長充分認識到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性。學校還應該通過定期開展專題講座、專題活動等形式積極拓展國家體育、體質相關政策與信息的傳播途徑;幫助體育教師訂閱《中國學校體育》等期刊,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不斷發展,提升教師的專業業務能力 ,從而更好地落實陽光體育運動。
教育部門應該加強自身的監督機制,保證國家政策法規的落實,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校管理層及體育教師的認識,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健全相關的引導監督機制,確保陽光體育運動能夠順利開展。與此同時,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制定相應的量化標準,合理評價各個學校陽光體育運動開展質量的好壞。只有建立健全了完善的陽光體育開展的評價體制,充分發揮用評價的導向機制與作用,用制度來保證陽光體育戰略措施實施的長期性。確保陽光體育運動的順利開展,使陽光體育更“陽光”。
學校緊密結合陽光體育開展的實際需求,結合自身條件,加強硬件設施的建設,適度擴展體育場地,增加體育場地的開放時間;配備更為完善的體育器材,并對全體學生開放,爭取使學生都具有進行體育鍛煉的條件。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該因地制宜,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長跑活動,建立健全學生參加課外活動的引導監督機制。
[1]教育部.關于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 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通知[EB/OL].2007-06-07.
[2]曹偉平.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開展的緊迫性與實施措施分析[J].科技信息,2009,(1)133-134.
[3]陳仁蒙.“陽光體育運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J].湖北體育科技,2009,(1)34-35.
[4]王月華.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與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