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國松(廣州市紡織服裝職業(yè)學校公共教學部 廣東 廣州 510310)
體育課的導入是體育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的好壞影響著一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體育教學過程中,課的準備部分雖然時間短,但它具有熱身,減少運動損傷,提高學生學習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等等功能,同時可以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在課中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提高練習的自主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一個科學合理的課堂導入方法,不但可以營造一個和諧課堂氛圍,也可以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對一次課的成敗起著關鍵的作用。
教師既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學場地、器材等方面的因素,又要圍繞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標來設計導入的方法,引導學生對主要教學內(nèi)容進行主動思維,激發(fā)動機,提高興趣,使學生按照教師精心設計的導入方法進行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準備活動的內(nèi)容的編排與選擇應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具有針對性,富有實效性,應針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生理特點,選擇一些活潑、輕松、輕快的體操、健美操、素質操或武術操。至于女生的準備活動,應注意滿足其的心理需要,選擇一些協(xié)調、優(yōu)美、韻律感強的藝術體操,使之能在悅耳動聽、奮發(fā)向上的樂章中,積極而愉快地完成準備活動的教學任務。另外,如學校器材許可,也可選擇一些持輕器械體操,如棍操、實心球操、繩操等,這樣才能豐富準備活動的內(nèi)容,為體育課的順利進行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準備活動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向學生講解準備活動的作用,不僅可以克服人體內(nèi)臟器官的惰性和提高運動器官的工作能力,預防出現(xiàn)傷害事故,為課的主要教材作好生理上的準備,而且還能發(fā)展身體素質,培養(yǎng)正確的身體姿勢,有利于學習和掌握各項運動技術。這樣,學生就會在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視,從而端正學習態(tài)度,取得較好的效果。
運用啟發(fā)性來進行選擇準備活動,主要以游戲的形式為主,讓學生從富有激情的游戲及愉快的心情中獲得良好的學習方法。如:進行“三級跳遠”的教學,老師可以把準備活動定為“單腳接力游戲”,這樣,學生就會從游戲中得到啟發(fā),知道怎樣起跳才更穩(wěn)、更遠。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有利于創(chuàng)建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時不但要讓學生在生理上做好準備,而且必須讓學生在準備活動中不斷學習和掌握必需的知識和技能。例如,排球雙手正手墊球練習時,它并不是簡單的重復做而已,而是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指導下,結合技術特點,反復練習并不斷糾正錯誤姿勢動作。
根據(jù)課的內(nèi)容,以游戲和各種健身操或韻律操為主,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熱身目的。使學生盡快從惰性當中走出來,這樣,不但達到熱身目的,而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活動熱情。如“貼膏藥”、“扎馬步擊掌”等。編排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韻律操、健身操等,在做操時,結合音樂來學習,從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易接受的環(huán)境,來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活動熱情。
體育課教學過程中,有時由于動作幅度過大、動作難度較高,或者是在身體對抗中產(chǎn)生身體碰撞等等因素的影響,可能會發(fā)生一些意外,從而造成一些運動損傷,所以教師在課前要根據(jù)男、女學生的生理、心理等差異及準備活動內(nèi)容的性質,動作特點、場地器材、氣候等具體情況充分估計到課中可能發(fā)生的各種情況教,預先采取必要的教育與預防措施;教師在組織準備活動時,要向學生明確提出紀律和要求、并講清其危害性,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導入新課的時間不宜過長,導入只是課堂的一個開頭,它的作用是為教學引領思路,不能因為在準備活動時間花了太多的時間而影響了課的主要部分的教學。
3.1.1、導入要有直接效果
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手段播放與教學內(nèi)容緊密相關的視頻影像、幻燈片、技術分析片等,或掛圖、照片、活動黑板等直觀教具導入新的內(nèi)容的方法,由于任何技術動作都是在動態(tài)過程中完成的,光靠語言講解難以讓學生完全掌握,而借助于掛圖、視頻、幻燈、活動黑板等直觀手段,可以把技術動作加以分解,讓學生在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下觀察體會并掌握動作要領。如:在太極拳的教學中,腰部活動是教學的難點,首先可播放優(yōu)秀太極拳運動員的腰部動作慢鏡頭,然后,放幻燈片,將腰部轉動技術予以分解,再結合教師的講解,學生往往能夠較好的掌握腰部轉動的動作要領。
3.1.2、從視聽角度來導入
通過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的刺激,激發(fā)學和練的興趣。例如在進行武術課教學時,播放一些動感節(jié)奏性強的音樂如《男兒當自強》、《中國功夫》等歌曲,能使學生融入到強勁有力的節(jié)拍當中,能提高運動興奮性,使學生迅速進入上課狀態(tài);而觀看一些高水平的比賽視頻,如奧運會的乒乓球比賽等;則能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和競爭意識;從而使學生在一種愉快的心情中進行學習。
3.1.3、結合典故來導入
講述一個故事或一個典故,與所教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通過對故事進行分析帶出課的主要內(nèi)容。如在教授太極拳時,教師可給同學們介紹陳王庭、張三豐的故事;很多時候學生也往往會聯(lián)系起電影“太極張三豐”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的場景,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練習興趣。
3.2.1、結合動作技術要求來導入
通過對學生所學過的知識原理的簡單復習,激發(fā)學生對所學體育動作的認知,從而在理論上理解該項運動。如在教授太極拳下肢站立的姿勢時,首先讓學生兩腳成一直線前后站立和學生兩腳左右間隔10-15公分前后站立來比較兩種站姿的穩(wěn)定性。使學生明白兩腳左右間隔10-15公分前后站立的穩(wěn)定性要好很多。
3.2.2、通過游戲形式來導入
游戲是課堂教學的調味劑,在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可以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效果。運用游戲的這種功能,將學習的知識內(nèi)容有機的結合起來,精心設計出與課程有關的,形式新穎的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身心愉快的進入學習,從而達到理想的效果。如在太極拳的教學中,先進行“雙手抱球轉腰傳球接力”的游戲,通過強調抱球動作和轉腰動作,為教學內(nèi)容的學練打下一個基礎。
3.2.3、利用動作效果來導入
結合教學內(nèi)容來設計相聯(lián)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不同的角色中完成不同的思考。如在教加速跑教材時,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奔跑能力和快速反應的靈敏性,活躍課堂氣氛,有的老師在學生頭上綁上彩帶,當加速跑動時,彩帶飄起的效果直接的體現(xiàn)了加速跑的效果,這樣導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2.4、通過示范、講解動作來導入
示范是教師給學生展示正確規(guī)范的運動表象過程,講解則是對運動表象進行合理的描述和概括,兩者結合是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要領的重要手段。正確規(guī)范的示范,往往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教《長拳》時,首先請學生觀看《長拳》全套的示范動作。在示范時的每個動作都力求規(guī)范定型,全套動作一氣呵成,一招一式展現(xiàn)眼隨手動,步隨身動的武術風格,往往會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老師講解習武練功的要求:“練拳不練腰,終究藝不高,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樣往往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此時再手把手教《長拳》,學生則興致勃勃,學得也快,這樣導入也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3.2.5、用比賽的形式來導入
通過組織比賽來營造團結、拼搏和進取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提高運動能力和發(fā)揮運動成績。例如:在“三級跳遠”教學中,準備部分用游戲“單腳跳——跨步跳接力比賽”來組織,因為這個游戲和主教材內(nèi)容相似,既達到了準備活動的目的,又達到了輔助練習效果,同時還能夠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
4.1、課的導入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計;
4.2、課的導入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要求而選擇不同的方法或手段;
4.3、課的導入應結合場地、器材等方面來進行;
4.4、運用合適的課的導入可以與教學課程的內(nèi)容達到無縫對接的效果;
4.5、運用合適的課的導入是課程教學成敗的關鍵;
4.6、運用合適的課的導入是課程教學有效方法之一。
[1]時玉英,馬成亮《體育課準備活動的原理與方法》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1.
[2]劉曉陽《體育課的準備活動》體育科學研究1999.1(1).
[3]吳才中《體育課準備活動應考慮的幾個問題》中國學校體育,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