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光遠(廣西防城港市第二中學 廣西 防城港 538001)
一節完整的體育課通常包括準備活動、基本課程和結束部分三個環節。準備活動部分是一節體育課的開始部分,準備活動進行的如何將會對整節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因而,作為準備活動體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不可小覷和忽視。就目前各大高校的體育課準備活動來說,內容十分單調乏味,形式呆板、公式化、教條化,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慢跑、或幾節徒手操等一些輔助練習。這樣的準備活動,時間長了,學生難免感到枯燥、乏味,進而產生厭煩的情緒,對體育課缺乏積極性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達不到預期的活動效果,這些都是和準備活動的目的相悖的。體育教師對這種現象必然要高度重視。
為此,本文在多年體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對準備活動的形式與內容進行了探究和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材內容,在準備活動內容與方式上注意創新,做到活潑多樣、豐富多彩。通過多年的實踐,將健美操納入體育課的準備活動當中,并根據教材、教學對象和任務的不同,設置了多種形式,教師可以在準備活動階段選用適合的活動方式,使體育課的教學效果顯著提高。以下詳做分析,僅供參考。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在體育課堂上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準備活動,對學生的情緒反應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例如:對于健美操類準備活動,一般的學生會非常投入,情緒高漲、精神飽滿,在學習非常積極主動;基本體操類的準備活動會讓學生產生厭煩,不想學習,因為因為內容呆板、形式單調;而對于體育游戲類的準備活動,雖然一開始學生會產生很大的熱情,但由于運動負荷不均衡,并且有些游戲內容不太適合中學生,因此容易產生厭倦;學生對于隊列隊形練習的反應也不容樂觀,由于強調紀律性,且帶有命令性,練習過程中容易思想緊張。綜合上述的實踐結果表明,不同形式和內容的準備活動對學生情緒產生不同影響。
針對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向我校2011級85名學生做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準備活動中,學生最感興趣的是健美操,占到66.25%,其次是體育游戲,而占20.17%,基本體操和隊列隊形練習分別只占了8.3%和5.26%。由此可見,將健美操作為活動內容納入準備活動環節,是學生最為親賴的內容和形式。學生為何對健美操的練習這么感興趣?通過分析,可能包括以下因素:健美操主要練習內容是身體練習,其目的是為了健美,是一項將身體的健與美融為一體的體育活動;其次,健美操內容豐富多樣,可以鍛煉身體多個部位,練習者通過練習能夠使肌肉結實、線條優美,對于塑造健美形體有很大幫助;另外,健美操的練習動作舒展大方、富有美感,有助于培養優美體態。健美操的上述特點,由于滿足了學生對健美的愛好和追求,使他們的情緒受到刺激,在運動中感受到快樂,因而,練習興趣大增。
健美操的練習通常是配合著音樂伴奏的,伴奏不同,練習的內容也大有不同,因此,通過這種練習,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韻律感和節奏感。并且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練習下,練習者可以在塑造優美的形體和姿態的同時,改善自身的精神面貌。練習者在練習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能夠充分體會到心靈深處受到碰撞,使心靈得到美得陶冶,對美的欣賞和感應能力得到提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創造力有積極作用。
2.4.1 、提高大腦的興奮性
健美操不同于一般體操的單調,它的練習內容豐富多彩,并配合了節奏鮮明的伴奏,很容易提高人的興奮情緒,使精神飽滿,極大促進了學生的練習欲望。另一方面,還使中樞神經系統在短時間內興奮起來,神經沖動的傳遞加快,降低了肌肉粘滯度,促進身體和精神同時達到最佳狀態,使得學生的練習效率提高,迅速進入主課程的學習。
2.4.2 、提高器官的機能
經測試,結果顯示在準備活動時練習健美操,最高心率可達148次/min左右,平均心率為126/min左右,屬中等強度,這個強度對于準備部分的練習來說,非常適宜。由于產生的興奮沖動能夠在大腦皮層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對以后的練習產生良好影響。對呼吸系統、心血管和肌肉運動器的刺激,相比于基本體操、游戲學習和隊列練習,其熱身性準備效果非常好。這主要在于健美操的練習內容相當豐富,既有一般伸展運動,還包括關節練習和跳躍練習,在最后還有放松練習等,放松練習使心率最高值在后期逐步下降,這對基本部分的教學非常有利。
學生在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時,更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投入,使得在進入基本部分的學習時身體和精神都能夠達到一個良好的狀態。健美操的練習過程中注重和強調動作完成的速度和力量,并且身體各部位都要配合其變化而運動,這就要求在大塊腦皮層的運動中樞中協調肌與對抗肌的肌肉具有高度的協調性,在練習中的均衡性與靈活得到不斷提高,從而有效促進掌握運動技術。
我們推行的素質教育,其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分支,體育教學所培養的事學生的自我鍛煉的能力,其準備活動當然十分重要。相比較而言,健美操的練習對學習者來說,動作技術要求不高,運動內容也相對簡單,但卻也不乏味,學生容易掌握。在準備活動時,教師可先將一些基本的跳躍動作、步伐動作教與學生,然后任意組合操節動作,從而完成一套完整的形式多彩的健美操。練習過程中,可選用一名學生帶領全套練習,也可以安排多名學生銜接進行,每人帶一段。通過帶領準備活動,學生可以再這一過程中發揮創造和實踐能力,從被動學習學會主動聯系,教與學達到最佳結合。
所謂準備活動,主要在于將人體的狀態由安靜到興奮在有限時間內快速過度,從而使學生精神飽滿、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在開始進入基本技能的學習時情緒高昂。所以準備活動對于基本技能的學習來時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其學習效果。根據多年的實踐總結,在準備活動過程應當注意堅持以下三點:
趣味性是指在活動安排中要在簡單性的基礎上注意動作編排的趣味性,這樣才能夠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例如,在其中的一節操將動作的順序稍做變化,單行做變化的動作,雙行做原來的動作;也可以改變動作的方向等。這就能夠使做操充滿趣味,避免了單板枯燥,另外還可以使用音樂伴奏,使練習充滿輕松、活潑的氣氛。
多樣性是要在活動中,能夠根據基本課程的任務以及學生的特點,在學習時變換內容和形式,從而激發學生的熱情以及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準備活動質量的提高。例如,做不同類型的操,像武術操、棍棒操、雙人操、模仿操等一些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操。
準備活動的練習采用,還應當注意全面性,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以及培養正確的體態。不僅包括發展力量、速度的素質,還有協調和柔韌等素質。例如,跳躍運動可以使腿部力量得到加強,伸拉練習有利于開發身體的柔韌度,協調的發展則可以通過身體上下的配合練習來達到。做操能夠改善身體的素質,以及塑造健美的體型,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形體美、姿態美和精神面貌美得都到全面的展示。
在準備活動中還應當注意學習對象的差異,內容也要設置不同。例如年齡和性別的差異的。若教學對象是少年兒童,則最后選用一些動作難度小、輕松活潑、朝氣蓬勃的準備操;而教學對象是中學生的話,在動作安排上,可以復雜一些,安排一些新、奇、特的動作。在性別差異上,男生的準備操可以設置的相對復雜、剛勁有力、幅度較大的動作;而女生則可以練習一些具有美感,動作自然流暢、舒展的準備操。
準備活動在安排上還應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基礎上準備活動的安排應當形式豐富,力求實效。具體要求如下:
在準備活動中,要注意時間和運動負荷相適宜,由于準備活動是在基本課程開始之前,目的是為基本課程的學習做準備,因而時間和運動負荷要適中。倘若在準備活動過程中運動負荷過大,則容易消耗體力,不利于進入基本課程的學習;而負荷過小的話又會失去意義。所以,時間和運動負荷的掌握,應該充分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點。例如,準備活動的動作幅度可以由小漸大,速度由慢而快,到后半部再進行專項性練習,在準備活動后學生都能夠微微出汗,情緒被調動起來,這樣生理和心理要求都達到了。
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要有針對性,在緊扣教材的基礎上,與基本課程教學內容緊密結合。
準備活動的進行,不僅僅是服務于一節課的教學任務,它還服務于整個教學內容的完成,因而在活動時,要從提高學生技能出發,并且有針對性地采取多樣化手段為基本課程做超前準備。使得在學習基本課程時,能夠更加順利,完成的更好,幫助學生更牢固的掌握心學習的教學內容,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準備活動的安排,從形式到內容都應該新穎多樣,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形式的靈活多樣、豐富多彩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熱情和學校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果。因而,準備活動的內容與形式的選擇要在符合學生生理特點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的變化和學生技能的增長不斷創新。使準備活動富有生氣、課堂氣氛活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練習興趣。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合理安排準備活動內容,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效果。
[1]于浩.體育教學中的準備活動[J].成才之路.2008(20).
[2]萬志強.準備活動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考試周刊.2009(26).
[3]曾健.體育課準備活動中的問題及其改進方法[J].才智.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