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 飛(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四川 汶川 623002)
在乒乓球的正手攻球的使用中,需要進行全身協調用力,并通過前臂、上臂及手腕動作來攻球,在教學中,大部分初學者由于對動作概念的理解不夠,且球感不好,經常會出現一些錯誤的技術動作,像全腳掌著地,臀部后墜,上體后仰,重心太高或靠后,不彎腰、不屈膝,起動太慢,用力不協調;判落點不準確,引拍不到位,擊球的位置及時間判斷不準確,正手攻球的時候,肘部抬得過高,導致擊球無力,擊球的瞬間手腕松動,揮臂的路線出現由右向左或者右后向前橫打的現象;擊球后身體的重心及姿勢不能夠及時地還原,擊球后還會出現停滯不前,導致擊球落空或者擊球無力的現象。
在正手攻球技術教法中,出現技術動作常見問題的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一是技術原因,當學生的動作技能處于形成階段時,其動作技能在空間、時間及動作細節的區分更為細致,并大體形成了運動力定型,可穩定性還不夠,當出現連續攻球及快速移動等動作時就會受到干擾,并出現一些錯誤動作或者多余的動作,導致正手攻球技術不規范。二是知覺因素,在正手攻球中,球速是比較快的,且運行的方向、高度及距離是個三維空間,很多學生初學時會顧此失彼,致使擊球的位置及時間判斷不到位。三是心理原因,很多學生剛上球臺進行打球時,會擔心自己的技術水平比較低,擊球之后害怕球沒有落到對方的臺面上,感到不能很好地控制球,這樣就會出現心理害怕、緊張及發慌的不良情緒,致使動作變形,無力擊球,當學生越害怕越擔心時,往往越打不好。
正手攻球技術為乒乓球技術的核心技術,當教師為學生講解及示范正手攻球技術動作時,要給學生樹立良好直觀的正手攻球技術動作表象,并重點強調這種攻球技術的正確動作及握拍方法,從而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技術動作,且達到球線路及落點的準確,學生進行正手攻球時,要求他們結合腰及步伐轉動來做徒手會派動作練習,樹立正確正手攻球技術的動作概念,能夠有效地防止錯誤出現,并為進一步正手攻球打好基礎。
對正手攻球技術動作練習時,可以運用以下幾種練習方法,一是徒手模仿的練習,當對各種正手供求技術有了較為準確概念后,就可以對擊球的揮拍路線、引拍位置、拍形角度、方向及身體各部協調等步伐進行掌握,這種練球法是正手攻球技術動作規范標準的關鍵練習,教師應該針對每個學生特點進行手把手幫助練習,并給予指導,并要求學生在練習時,把注意力集中到揮拍及引拍的方向上,讓學生能夠感到肌肉動作運行中的發力點;二是輔助練習,可以進行自拋自打的板球練習,運用快點、快拉及快攻等動作,就是攻自己所拋在臺面上的球,還能攻別人發出的上旋球,當對方平擊進行發球時,練習者進行正手攻球,并再發球,且逐漸增加發球力量、旋轉、落點及速度等變化,從而進行各種攻球動作的練習,對于擊球的部位、時間及用力方法進行掌握,同時保持適合的擊球點;三是進行多球練習,當有了球感及揮拍技術后,就能夠進行正手攻球的練習了,練習者可通過對攻球落點及速度的控制,進行密度、難度、強度及運動量方面的加大練習,從而改進并掌握動作技術,提高身體素質,剛開始時,可以由教師及發球器進行供球,以此鍛煉學生擊球動作的準確性,并讓學生對自己攻球練習的肌肉感覺進行回憶與模擬;四是進行單球練習,當多球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可以進行單球的練習了,當教師或者陪練有著比較高的技術動作水平時,能夠發出不同速度、力量及落點的球,再依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練習,對學生正手攻球技術掌握及提高都是很有幫助的。
在乒乓球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采用豐富教學內容及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形式,開展乒乓球課的教學,像啟發式教學、合作式教學及認知教學等方法的運用,臺上練習的雙人對練、多球對練、乒乓球的集體游戲及競賽法等多種教學內容形式的開展,增加了教學的游戲性及趣味性,從而增加了學生學習乒乓球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在進行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教學中,應該依據學生特點及差異性,進行適合教學內容及方法的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快速準確掌握乒乓球正手攻球動作,在乒乓球運動中能夠靈活運用這項技術,為以后乒乓球技術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1]朱偲偉.乒乓球正手攻球技術的教法與研究[J].華章,2011(05).
[2]趙雙河.淺談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