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寧波 唐磊 李景芬(、西南大學體育學院 重慶 北碚 40075 、沾化縣古城鎮中學 山東 濱州 56600)
在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學校體育作為推進全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承擔著增進人類健康以及科教興國的重要使命。然而全國有1040萬的教師,其中就有800多萬的教師在鄉鎮中小學。這一現實使我們不得不關注。鄉鎮中小學占如此之大的比例,其中體育教育既是教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新課改能否成功的重中之重。
體育課是體育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主要是學生掌握體育與保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實現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運動技術水平。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體育課應始終“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興趣”、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古往今來,無論那個時代,何種民族均將健康視為人生的第一需要,毛澤東曾在《體育之研究》中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治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從以前的為溫飽而擔心,到現在吃穿不愁,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加健康。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下了一個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狀態,而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人的健康是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基本蹭面疊加起來形成了健康的三維立體概念,既三維健康觀。
體育教師在學校一直處于被輕視的地位。體育教師平時的課時量比一個普通文化課教師課時量還要多,工資待遇卻與其無法相比。這也是體育教師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教學當中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根據調查還顯示鄉鎮中小學體育老師中有近50%的學校中體育老師不足3人,而且其中還有部分教師不是體育教育專業畢業,這一現實情況也是學校體育發展的一個“瓶頸”。
一個學校的體育發展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學校領導對待體育課程的態度。游戲課是任何一個教師可以操作的,雖然這樣的游戲課可以讓每一個同學輕松快樂的度過,但是由于缺乏運動負荷對身體的刺激,也就無法為學生形成一個強健的身體提供一個必要的基礎。
因此學校領導應該加大對學校體育的關注力度,更加關注學生們的體質,加大對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從而完善體育設施,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氣氛,進一步實現新課改以及陽光體育所要求的事宜,實現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
3.1 、部分鄉鎮體育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個別體育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由于體育教師本身的學歷水平不同導致體育教師對新課改精神領會不到位,快樂體育逐步變成了游戲化體育。
3.2 、由于當地政府部門以及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的忽視,致使鄉鎮學校體育得不到足夠的重視,投入經費不足、體育設施器材不健全等,間接影響了鄉鎮學校體育課的上課形式與質量。
4.1 、我們在體育教師上崗期間應該繼續加強對其考核與評估,經常對其進行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和教學能力的培訓,使其能隨時掌握最新的體育教學動態。
4.2 、同時學校領導要加大對學校體育設施的投入,為廣大師生提供豐富的健身環境。同時提高體育教師的待遇,增加體育教師的人數,從而減少其課時量,提高其地位。讓其在體育教學中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中去。
對于鄉鎮體育教師應進一步深入學習新課改的文件精神,多方面的學習本領域的信息技術以及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尤其是運動技能水平。教學中應該遵循“健康第一”、“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的自主興趣"的指導思想,給學生一個可以實現學習運動技能、感受運動負荷以及快樂相結合的體育課堂。真正達到新課標的標準。同時,重視培養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運動負荷的樂趣。讓”“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觀念在體育課中真正得以體現。
[1]林秀春,徐瑞芳,姜秀英.鄉鎮中小學體育教師師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探析[J].體育科學研究,2011,31(5):87-90.
[2]百度百科.體育課[EB/OL].http://bike.baidu.com/view/814183.htm.
[3]毛澤東.體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79:3.
[4]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