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興(任丘市北辛莊中學 河北 任丘 062550)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性很強的運動項目,技戰(zhàn)術多變,練習場地寬,學生分散,還受器材限制。再加上學生水平低,人數(shù)多,教材內容廣泛,課時又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保證教學任務很好的完成,提高教學質量。不僅需要教師熟悉教材內容、研究籃球技、戰(zhàn)術外,而且更重要的是研究籃球教學中的組織教法,科學地安排練習,以加強密度和強度,一定使45分鐘充分發(fā)揮作用,以時間的量變,求得教學的質量。
對初中學生來講,他們大部分沒有摸過籃球,為此怎樣教學,選學什么,后學什么,就成為我們遇到的實際問題。我認為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1 、身體方面的訓練
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應著重發(fā)展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反應能力和身體柔韌、協(xié)調、速度、靈敏性。在安排教材內容上,要靈活多樣,富于趣味性,考慮他們的心理特點。抓好學年的身體素質訓練,是他們將來攀登技術高峰的可靠基礎。
身體訓練除一般體操外,可安排籃球運動員的一些專項體操。如:反應能力、伸展性、柔韌性、協(xié)調性、手指力量、手腕的靈活性與力量、膝、胯關節(jié)的靈活性、肩關節(jié)的靈活性、身體重心的掌握、腳步動作、腳掌蹬地的各種方向與相反方向的交換等。
跳躍練習:向上跳、反側跳,向側后方跳、深屈蹲突然向高后側躍、空中轉身、空中團身與伸展等。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伸展性、柔韌性等專項素質,不是一天兩天練習就能解決的,應列為每次課的練習內容。
另外也應注意,為避免馬上學習中的枯燥無味,將以上的練習可作為游戲的形式出現(xiàn),也可采用誘導性、技球、對抗的練習方法。
總之,要視學生的不同情況對癥下藥。
1.2 、進行籃球基本技術教學,應建立正確的動力定型,以打好扎扎實實的基本功。
對于一個剛接觸籃球的學生來講,怎樣使他邁開第一步,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每節(jié)課都要安排球繞身體的各種練習(熟悉球性體操45例)運球練習等內容,以增強學生手對球的感應及控制能力,以熟悉球的大小和重量,以及球籃的高度。在學習基本技術上,選擇幾項有突破性的關鍵動作(也可稱為啟蒙動作)。1、原地和行進的高低運球。2、雙手胸前傳球。3、單手肩上投籃。4、兩步急停結合技球揮擺轉身與跨步。當學生掌握以上幾個簡單的動作就會像小孩走路一樣,而能獨立進行練習。
在上述幾個動作的教學練習中,要把兩步急停當作關鍵環(huán)節(jié)來抓。因為它是籃球各項基本技術的橋梁。不會急停,就無法控制身體重心,因而拿球就要走步。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停的穩(wěn),必須注意下列兩點:①急停時軸心腳要跨出一大步,上體稍后仰;②軸心腳落地剎那一定要腳尖落地,然而馬上過渡到全腳掌,同時兩膝彎曲,降低重心。對一般學生來說,三、五次即能掌握。
第二步是胸前傳球的教學。重點是掌握翻腕、伸臂和抖腕三個要領等基本上掌握了動作要領后,就可逐漸結合兩步急停的轉身動作進行行進間的接球練習。
第三步是把投籃的動作結合進去。投籃首先要建立正確的投籃手型(單手肩上投籃)重點使學生掌握持球、翻腕、向上伸臂和指掌壓腕的動作。由近漸遠基本上掌握后,再把急停轉身和投籃動作結合在一起,反復練習。
第四步是教學生先原地持球轉身結合跨步揮擺的動作。這個動作的關鍵是要控制自己的身體重心,同時動作的幅度要做大一些。不改在原地轉小圈子。逐漸加消極防守,直至兩人的積極防守。這個動作要課課練。只有熟練之后,學生才能在半場和全場的教學比賽中才能獲得較多的自由。
上述的幾個簡單動作,僅僅是幫助學生掌握籃球運動大門而必須邁開的第一步。古語講的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此,我認為在中學的籃球教學中,決不能忘掉對學生的啟蒙動作。
上好每一節(jié)課的因素與環(huán)節(jié)很多。但對一名青年教師來說不外乎有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第一,教師嚴格要求,敢教敢管是上好籃球教學課的前提。
中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憑興趣,隨心所欲,甚至有的同學把上籃球課當作放羊式的玩耍。因此,課上首先必須加強組織紀律教育,使學生懂得得籃球運動是一項集體配合很強的運動項目,在練習中培養(yǎng)集體主義觀念,養(yǎng)成聽從指揮,統(tǒng)一行動,認真學習、刻苦鍛煉的風氣。在教學中還要發(fā)揮班干部和籃球技術骨干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分組練習中發(fā)揮骨干作用。
一堂課的效果好與壞,除了在組織教法上應注意隊形調動和練習分組的安排外,整堂課的安排節(jié)奏協(xié)調緊湊也是不可忽視的,由于籃球場地寬,學生多,教學內容每次課各異,練習方法多種多樣。在教學時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練習方法應易于掌握,多樣實效,使課堂不至于單調乏味,使學生學習起來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