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妍
(焦作衛生學校,河南 焦作 454001)
職校新生入學教育初探
劉冬妍
(焦作衛生學校,河南 焦作 454001)
職校;新生;入學教育
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職校學生素質差異逐步顯現,思想狀況日益復雜,給教師教學和管理帶來一定難度。為此,結合近幾年教育、教學實踐,職校對新生進行心理適應、紀律、專業思想、教法及學法等一系列入學教育,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其積極性,促進其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其調整好心態,愉快、順利地接受職業教育。經過半學期的教育,新生就能順利度過專業學習適應期,為完成職高階段學習任務做好準備。
社會上對職業教育存有偏見,如“一流學生升普高,二流學生上專科,三流學生進職校”,這對職校學生心理刺激很大,從而產生較強的自卑感,很多新生抱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因此,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心理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自立、自強、自尊的信念,使他們明白進入職校照樣能成才。
1.1 教育新生正確認識職校
當前國家進行大規模改革,特別是國家教育、人事、用工制度等,對大、中專學生實行收費上學、不包分配政策,職校畢業生與大、中專畢業生享有同樣的競爭、就業機會,通過人才市場擇業更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
1.2 請優秀畢業生回校現身說法
優秀畢業生介紹創業具體事例,增強了教育的可靠性、可信度和親切感,有助于幫助新生調整好心態,樹立自尊、自愛、自強、自信、自立精神。
1.3 教育新生勤奮刻苦、百折不撓
教師要教育新生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放棄對人生的追求,不好高騖遠,從實際出發,選準適合自己的目標,并為之努力。介紹一些學歷不高但事業成功,同樣能對社會作出杰出貢獻的名人事跡,激勵新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通過以上教育,可消除新生自卑心理,使他們丟掉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學習中。
1.4 優化學校環境,幫助新生適應新生活
良好的校園環境,是一部立體的、多彩的、無聲的“教科書”,不僅能給新生提供身心愉悅的感官刺激,而且還能為知識傳播創造良好的條件。如校園里綠草如茵,鮮花飄香,樹木蔥郁;校舍造型別致,窗明幾凈,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新生一入校園,就有新鮮感、愉悅感,營造出的催人奮進的氛圍,對他們產生較強的吸引力,激發其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求知欲;利用校園黑板報、宣傳窗、圖書室、閱覽室、廣播室等,渲染出濃厚的職業文化特色;帶領新生參觀標本室、模型室、練習室、生產實習基地等,擴大新生視野,使其產生重新開始、爭取良好開端的愿望,參與職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此外,教師端莊大方、文質彬彬的形象和風趣幽默的語言也能對新生產生異樣的吸引力。職校工作人員熱情、周到的服務,也會使新生感到溫暖。
職校新生大多文化基礎薄弱,學習成績較差,行為散漫,紀律松懈。如果入校時不及時教育,他們就會在思想上認為學校要求不嚴格,紀律松懈,給職校管理帶來很大的困難。鑒于此,職校必須從新生一入校,就開始進行教育。
2.1 軍訓
新生入校首先接受的一段時間軍訓,可幫助其嚴格要求自己,增強自我控制力,培養集體觀念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樹立組織紀律意識。
2.2 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班主任在開學時要結合新生思想實際和專業特點,圍繞新生共同關心或有爭議的話題,選擇有針對性的主題,盡早進行學風、班風、校風建設。如在新生入學后,召開“怎樣做一名合格的職校生”主題班會,要求新生寫出今后的打算和奮斗目標。召開“遵紀守法”主題班會,對新生進行校規、校紀、日常行為規范教育;會上讓新生發言,講述遵守校紀校規的益處和必要性,列舉違反校紀校規的事例,使新生認識到,不遵守校紀校規會影響班級形象建設、個人學習及生活,情節嚴重的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最后,要求新生表態,人人嚴格要求自己,大家互相監督。另外,也可把思想政治教育與量化考核結合起來,制定《職校學生一日生活行為準則》,包括職校生的思想、學習、團結、遵紀、公益活動等,與職校生品德操行、獎學金、助學金、特困生補助相掛鉤。這樣新生不論是在課堂、宿舍、圖書館、食堂,還是上操、聽課、自習、集合,都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借此激發新生求學上進的熱情和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嚴格的規章制度、團結向上的校風將在新生的心中產生一種情感內化力和自我約束力,使其積極追求崇高的思想境界,樹立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信心。
2.3 開展多樣化的評比活動
如評比文明班級“九比九賽九看”活動:
(1)比思想、賽奉獻,看誰做得好事多;
(2)比學習、賽進步,看誰成績最好;
(3)比實作、賽技術,看誰技能強;
(4)比紀律、賽風格,看誰出勤率高;
(5)比言行、賽文明,看誰最有禮貌;
(6)比友誼、賽風格,看誰互動好;
(7)比勞動、賽干勁,看誰完成任務快;
(8)比衛生、賽清潔,看誰衛生檢評得分高;
(9)比班風、賽創新,看哪班能評上文明班級。
新生一入校,職校就對其進行理想教育和專業思想教育,讓新生對職校、專業安心。
(1)在每年開學典禮上,大力表彰一批“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專業能手”等或邀請一些專家到校作報告,通過先進事跡,消除新生的失落心理,使新生在今后學習中有榜樣、有目標。讓新生充分認識到,扎實的專業技能是其今后走向社會、立足謀生的本領和手段,在校內形成比、趕、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2)盡早進行人才意識培養。班主任要及時向新生介紹國家尊重知識、愛惜人才的舉措,激勵新生珍惜在校學習機會,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認識到人生價值并不取決于學歷的高低和從事的職業,而在于不斷開拓進取。為適應用人單位要求,實現自己就業愿望,新生必須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
(3)樹立熱愛專業的思想,正確處理專業與擇業的關系,懂得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是擇業的基礎。任課教師要向新生介紹所學專業教學大綱對理論和技能的基本要求及應達到的目標;班主任要介紹職校師資結構、專業設置、實驗器械設備和就業指導機構等,為新生學好專業知識做好思想準備。
讓新生了解職業教育和初中教育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僅教法和學法上就存在較大差別。
4.1 教法不同
初中階段教學采用小容量授課,內容詳細,每節課的新知識容量小,但配以大量例題和習題,反復訓練,以鞏固所學知識;而職校各科均大容量授課,新生剛開始學習時,往往感到不適應。教師要抓好開始階段的學習教育,以免新生對學習產生畏懼感,甚至失去學習興趣。
4.2 學法不同
初中生壓力較大,每天要做大量習題,考前由教師總結,學生復習及參加模擬考試,這種學習方法導致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不會進行系統的總結,自學能力較差。進入職校后,盡管仍在教師的主導下學習各科,但各科教學內容多、知識面廣,重視基礎知識和技能操作訓練,要求新生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學會學習”是職校入學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所以,要對新生開展教法、學法教育,培養新生自學能力。
(1)讓新生了解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性。新生在校學習就像學走路一樣,不能總由教師牽著走,將來離開學校更需要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才不會在獲取知識的進程中停滯不前。
(2)幫助新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教師應及時給予新生贊揚和恰當的鼓勵并幫助他們分析沒有學好的原因,改變不良習慣。
(3)滲透學法指導。有相當一部分新生自學能力較差,沒有預習的習慣。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課堂上要有意識地演示相關專業的趣味學習軟件,激發新生學習興趣,因勢利導,逐步指定某些內容,提出問題指導新生思考,并進行要點、重點提示。
(4)指導新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幫助新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鍛煉學生“四讓”:問題——讓學生發現,疑難——讓學生突破,學法——讓學生歸納,評價——讓學生參與。讓學生將自我提問、自我反思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G40-058
A
1671-1246(2012)09-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