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喜生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成都611731;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社科部,廣西桂林541001)
關于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的思考
黃喜生
(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四川成都611731;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社科部,廣西桂林541001)
由于國內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從表面上看它的教學內容具有不確定性,但是,從教學內容的實質來看,它的教學內容必須把握好政策性和時效性,這是它的相對穩定性,也是《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闡述了《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的政策性和時效性的含義,其次論述了政策性和時效性在教學內容中的地位及其兩者的關系,最后提出了把握好政策性和時效性的辦法。
《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政策性時效性
在我國所有的高等學校,每學期都要對大學生進行關于當前形勢與國家政策的教育,我們通常把這門課程稱為《形勢與政策》課,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由于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形勢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加上國際社會風云變幻、紛繁復雜,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也要隨著國內國際情況的變化而變化。由此,從表面上看,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具有不確定性,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論課那樣具有相對的確定性。盡管如此,經過多年的教學,筆者認為,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還是有它自身的規律可循,具有相對穩定性,即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一定要把握好政策性和時效性,這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雖然具有不確定性,但是它必須具備政策性和時效性的特征,那么對于政策性和時效性怎么理解呢?
要理解政策性,先要理解“政策”的含義。所謂政策,就是國家政權機關、政黨組織和其他社會政治集團為了實現自己所代表的階級、階層的利益與意志,以權威形式標準化地規定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應該達到的奮斗目標、遵循的行動原則、完成的明確任務、實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驟和具體措施。由此可知,政策具有導向性和規范性的功能。國家機關、政黨組織等所制定的政策都具有導向性和規范性的功能,在它的導向和規范下行動就具有政策性。在我國,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機關所制定的政策都具有導向性和規范性的功能,因而具有政策性。當然,這里指的是狹義的政策性。廣義的政策性是指黨和國家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基本政策所形成的導向性和規范性,甚至包括憲法和法律所形成的導向性和規范性。我國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別重要的課程,它必須具有導向性和規范性功能,因此,它的教學內容必須貫徹黨和國家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基本政策及憲法和法律的精神,這就決定了它的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取舍,這就是《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政策性。
一般而言,時效性是指信息的新舊程度、行情最新動態和進展。對于高校《形勢與政策》課來說,它的時效性一方面是指有關國內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情況,另一方面是指國際范圍內發生的有關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最新情況,主要包括最新出現的政治格局發展變化狀況、經濟格局發展變化狀況和國家之間的軍事關系及其變動狀況。國內和國際的這些情況都必須是最新出現的。按照《形勢與政策》課的開設周期來看,這個“最新”應該指的是半年之內發生的情況,最多不能超過一年。而且這些情況具有重要的關注度和參考價值,屬于國內國際極其重要的重大事件、事情和問題。因此,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是指,教學內容必須反映或者探究在近半年之內、最多一年之內發生的國內國際重大事件、事情和問題。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期,大學教育必須把大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要成為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須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養,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的提升正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擔負的重要使命。其中,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正是通過教會大學生懂政治、識大體和勤觀察、會思考等本領,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使命。要懂政治、識大體,就必須領會黨和國家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甚至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要勤觀察、會思考,就必須敏銳觀察國內國際重大事件、事情和問題,分析國內國際社會基本走向。這兩者正體現了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政策性和時效性。那么,政策性和時效性在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中的地位怎樣,兩者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
首先,政策性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靈魂和根本。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教會大學生懂政治、識大體,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任務。這就要求,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重要課程之一的《形勢與政策》課必須擔負起這個使命。因此,它的教學內容必須把握好政策的導向性和規范性,始終關注黨和國家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以及憲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離開了這些基本方面,就不是《形勢與政策》課了,而是講故事或者聽新聞了,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或者違背基本的原則,也就不能很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些基本方面體現了教學內容的政策性,也決定了政策性成為《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靈魂和根本。
其次,時效性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的生命和活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與時俱進,這對于《形勢與政策》課來說尤為重要。《形勢與政策》課要教會學生懂觀察、會思考,這個觀察就是觀察國內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這個思考就是思考國內國際當前出現的重大事件、事情和問題。國內國際每天都有新的情況出現,《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如果沒有關注并采用這些最新的情況,它的教學就會成為死水一潭,沒有生命和活力。關注國內國際最新發展態勢,就會給《形勢與政策》課注入新鮮的營養和血液,因而就會帶給它以生命和活力,而這正是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所帶來的功效。因此,時效性就成為《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生命和活力。
最后,政策性和時效性在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中是辯證統一、相互依存的關系。由上可知,政策性是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靈魂和根本,而時效性則是它的生命和活力;靈魂和根本有如事物的本質,而生命和活力有如事物的現象。本質的外在體現就是現象,現象的內在根據就是本質。本質是現象的本質,現象是本質的現象,兩者辯證統一,相互依存。政策性依時效性賦予生命和活力,時效性靠政策性給以靈魂和根本。政策性和時效性在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中是缺一不可、形影不離的。
盡管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在表面上看具有不確定性,每學期都有一些變化,但是由于政策性和時效性,它具有相對穩定性,而且我們可以采用一定的辦法,把握好它的政策性和時效性,使之落到實處,具體辦法如下。
首先,《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師要認真研讀中央和教育部的有關文件,把握好它的政策性。每學期開學初,中宣部和教育部都會下發關于《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要點,教師一定要研讀,從中理出教學內容應該遵循的重大原則和高度關注的重大問題,這是教師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政策性的關鍵之所在。教師還可以參照《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相關內容,特別是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大理論和政策的相關內容,確定《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的基本方向,以此選擇與取舍教學內容。只要采取了這個辦法,就可以把握好它的教學內容的政策性。
其次,《形勢與政策》課教師要時刻關注最新發生的國內國際重大事件、事情和問題,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可以說,政策性變動不大,而時效性卻經常發生變化。我們要時刻關注國內重大會議、重大決策、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比如,我們現在可以關注每年上半年的兩會、黨的代表大會、重大體育賽事、神舟飛船上天、和諧社會和小康社會構建、文化發展與繁榮問題、食品安全與產品質量等民生問題,等等。同時,我們還要時刻關注國際重大會議、國家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動、國際軍事問題、核危機、環境問題、國際食品安全問題,等等。只要我們關注了這些,就能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時效性。
最后,《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取舍上,既要注意政策性又要注意時效性,做到兼顧兩者、恰到好處。教學內容要體現主旋律,抓住有代表性的材料進行正面教學,增強政策敏感性。同時必須對最新發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事情和問題進行適度的分析和批判,增強時效敏感性。一方面,不能為了強調政策性而不顧時效性,另一方面,不能為了強調時效性而不顧政策性。總之,《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要引導學生把握事物發展規律,認清社會發展方向,提升自身政治素養,做到寓政策性于時效性之中,引時效性于政策性之中。
總之,在國內國際形勢不斷發展變化,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內容不斷更新的情況下,只要把握好了政策性和時效性,這門課程的教學就能做到既有堅持原則的堅定性,又有發揮策略的靈活性;既堅持思政教學的正確方向,又關注形勢發展的最新特點。這正是《形勢與政策》課的目標之所在。
[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胡錦濤.在全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1-19.
[4]羅殿宏,田翠英.高職院校開好“形勢與政策”課所應注意的六個問題—以濱州職業學院為例[J].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08,(11).
[5]黃啟明.略論“形勢與政策”規范教學中的創新[J].學術問題研究(綜合版),2009,(1).
[6]王南山.淺談形勢與政策教育對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性[J].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10,(3).
[7]譚件國.增強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實效性的對策研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