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麗 董君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人類的自然規律。但由于產時不正常的心理狀況可導致難產的發生。產婦對疼痛的恐懼,自我控制能力的下降等各種心理反應,會直接影響產程的順利進行。產時心理護理是通過助產人員的態度行為、語言來完成的。助產人員的語言形象直接影響產婦的心理狀態。所以助產人員要有豐富的知識和高度的責任心,態度親切和藹,耐心做好解釋工作。根據產婦的不同心理狀態及分娩不同時期,給予適時的心理護理,對減輕產婦心理壓力,保證分娩順利進行,確保母嬰安全有著重要意義。
(1)第一產程,又稱宮頸擴張期。指臨產開始直至宮口完全擴張即開全為止,約需11~12小時,這是關鍵一環,產程時間長,體力消耗大,產婦有擔心難產顧慮。入待產室后,產婦因對周圍環境陌生,會產生緊張恐懼情緒,由于多數產婦為初產婦,對分娩沒經驗,怕痛及擔心分娩是否順利,害怕分娩時有危險,擔心助產人員的技術是否過硬,常用憂慮和乞求的目光望著助產人員,對助產人員的一言一行很注重。當宮縮頻繁時,情緒更緊張,甚至不能很好地配合,拒絕陰道分娩,要求剖腹產,易導致宮縮乏力,引起宮頸水腫,產程延長,也可引起胎兒宮內窘迫,所以,針對以上可能發生的情況,助產人員以和藹的態度對待每一位產婦,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態,消除產婦的緊張情緒。應關心,體貼,主動與其交談,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了解他們對妊娠分娩知識的掌握情況,使她們了解分娩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增強對分娩的信心,增加安全感,以便在分娩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護理,講解分娩過程的知識,使產婦有安全感。如果產婦由于宮縮而不安喊叫,應指導產婦在子宮收縮時做深呼吸,并進行下腹部按摩,或腰骶部壓迫以減輕不適,宮縮不強或未破膜時,應鼓勵產婦下床活動以分散其注意力,鼓勵產婦利用宮縮間歇時間,少量多次進清淡、流質、營養豐富的飲食,補充水分攝入,為分娩儲存足夠的能量、體力。
(2)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從宮口完全擴張到胎兒娩出的過程,約需1~2小時,此產程時間較短,但發生異常情況較多助產人員密切觀察產程進展,讓產婦了解產程進展的情況,用胎心音檢測儀讓產婦聽到胎兒有力的心跳,以增強產婦做母親的幸福感和責任感。宮口接近開全時應取臥位或側臥位,有些產婦因忍耐力差而大喊大叫、呻吟,助產人員應更加關心體貼,忙而不亂,熟練果斷,給產婦以信賴和安全感,守候在身邊幫助擦汗、喂食,并指導產婦有宮縮時屏氣的方法以增加負壓,先深吸一口氣,然后隨宮縮線下屏氣,以增加負壓。當子宮間歇時,囑全身肌肉放松,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促進產程進展,直到胎兒順利娩出。胎兒娩出后,多數產婦心情激動,提問特多,急需了解新生兒情況。助產人員應根據情況解答,安慰和祝賀,告知新生兒情況,使其放心。如新生兒有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但要避開產婦,以免增加精神負擔。
(3)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自胎兒娩出后至胎盤娩出約需5~15分,當胎兒娩出后,產婦如釋重負。有些產婦對新生兒性別不滿意,會產生焦慮、煩躁、憎恨心理,情緒激動,這樣可直接通過大腦皮層影響子宮收縮的調節,從而導致宮縮乏力,甚至產后大出血。此時應給予子宮收縮劑,加強子宮收縮,預防產后出血,同時妥善安慰產婦,給予開導,減少其顧慮,并應和產房外家屬聯系,傳遞信息,讓親人分享快樂。
分娩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但對產婦特別是初產婦而言,確實是既陌生又恐懼的事情,也確實是一種強烈而持久的應激源。分娩既可以產生生理上的應激,又可以產生心理上的應激,產婦的精神心理能夠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能力和健康,處理不好的話,就可能對產婦和胎兒產生不利影響。產婦產時多有焦慮、恐懼或過度興奮等不良的心理狀態,我們必須結合當時的心理狀態,運用心理學知識,做好心理護理,和實施各種有效措施,以減輕產后出血,降低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率,使產婦情緒穩定,精力充沛,縮短產程,順利分娩。總之,在產科臨床分娩過程中,做好心理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