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亞平
1.成立以主管副校長為傳染病防治的領導小組。
2.制定專人或兼職人員為該學校或幼兒園的疫情報告人。
3.建立疫情管理工作檔案,配備傳染病登記本,晨檢制定登記表、疫情主動監測旬報表、電話記錄等資料。
1.校醫負責收集、分析各班因病缺勤的學生情況并存檔。
2.按照傳染病屬地管理的原則,在校內發現《中華人民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規定的甲、乙、丙類傳染病應該按照衛生部相關規定時限(甲類:2小時,乙類、丙類:24小時)和要求按程序(發現疫情報疾控中心校報中心校-報教育局)逐級上報屬地中心校和醫院防保組。報告內容:學校名稱、患者姓名、發病時間及診療情況、就診醫院和報告時間。
學校(托幼機構)學生缺勤缺課登記制度
1.各班要備有學生或幼兒登記本,內容包括:日期、姓名、缺課原因、報告給校醫時間、備注、由專人負責每天學生的缺課登記、因病缺勤要調查核實。
2.傳染病應在備注欄中填寫病名、發病時間、診斷、診斷醫院、目前治療情況,未明確診斷的應在備注欄中填寫狀況。
3.因病或傳染病缺課的學生情況,班主任應及時報告校醫,如發現甲、乙、丙類傳染病和群體不明原因病例應及時上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縣教育局。
學校(托幼機構)晨檢制度
每天第一節課前10分鐘,由班主任負責檢查班級內學生身體狀況及教室環境衛生,負責全校的異常情況排查。
1.班主任發現各類傳染病或疑似病人,不得讓其與其他病人接觸。
2.向校醫報告,有校醫診斷為疑似病人后,及時向傳染病工作領導小組匯報。
3.通知學生家長,送病人去指定醫院就診,同時電話追蹤醫院診斷結果。
4.學校發現傳染病患者或突發不明原因發熱病例或其他群體病例時,應立即上報疾控中心醫療機構和教育局。
5.對疑似患者或病人去過的地方進行消毒。
6.加強宣傳教育,安定人心,穩定學校次序。
7.如發現傳染病。除隔離病人外,要對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病人去過的地方要消毒。
8.堅持定期消毒制度。
9.堅持開窗通風制度,每天派專人負責教室開窗。
10.是傳染病病人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要在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課,停課學生痊愈后要出示醫院證明并經學校同意后方可回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