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
Braden評分表在神經內外科的臨床應用
徐英
目的 研究Braden評分表在神經內外科的臨床應用。方法 應用Braden評分量表對神經內外科病人進行壓瘡風險評估,對高風險患者及時采取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護理人員能自覺采取壓瘡預防措施,壓瘡發生率下降。結論 正確評估,積極護理干預,增加了患者的舒適度,增強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提高了基礎護理質量。
Braden評分表;神經內外科;壓瘡;護理干預
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的軟組織壞死和潰瘍[1]。神經內外科患者是壓瘡的高發人群,常伴有意識障礙、躁動、全身多發傷、軀體移動障礙、感覺喪失等,加之病情危重、病程長、自主活動能力較差、營養攝入不能滿足機體需要,有時需制動或約束,造成皮膚受損,易發生壓瘡。通過2年多的臨床實踐,筆者發現準確評估、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壓瘡護理的關鍵。筆者將Braden評分表應用于神經內外科患者,護士主動行使護理干預措施的行為大幅提高,收治的2000多例患者,僅1例發生Ⅰ度壓瘡。因此,使用Braden評分表評估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程度,及時采取護理干預措施,降低了壓瘡的發生率?,F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0年1月~2012年3月入住江蘇省常熟市中醫院腦科中心進行常規入院Braden評分的患者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齡23~86歲,平均48歲。輕、中度風險Braden評分≤16~13分16例,高度風險Braden評分≤12~10分5例,極高風險Braden評分≤9分的40例。院外帶入壓瘡者4例,院內發生1例,發生率僅為1.75%。該類患者的意識情況運用格拉斯哥評分(GCS)評分量表8分以下45例,9~11分13例,12分以上3例,其中躁動不合作者7例,合并腹瀉患者有9例。
1.2 方法
1.2.1 Braden評估表是國際上常用的壓瘡評估量表。評分表包括認知能力、潮濕度、活動能力、移動動能力、營養攝取能力、剪切力和摩擦力6個參數。除摩擦力和剪切力外每項參數的壓瘡危險度由輕到重,分值依次為4、3、2、1分,摩擦力和剪切力的壓瘡危險度由輕到重依次為4分、3分、2分,最高合計23分。Braden評估表計分結果判斷:總分≤9分為極高危,總分≤10~12分壓瘡發生危險度為高危,13~14分壓瘡發生危險度為中危,15~16分壓瘡發生危險度為輕危。
1.2.2 護理部成立壓瘡指導小組,制定Braden計分結果判斷和預防壓瘡的指導原則,分發給各科室,科室內組織大家學習并掌握標準和要求??苾瘸闪⒂勺o士長、護理組長組成的壓瘡小組。護理部不定期對壓瘡組成員進行壓瘡知識培訓和更新,使其能掌握壓瘡知識的新進展、新觀念。
1.2.3 壓瘡評估流程 新患者入院后,由床位護士全面評估患者情況,如果Braden評分≤12分立即匯報護士長。護士長、護理組長組成的壓瘡小組詳細閱讀患者資料,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各項檢驗、檢查結果,針對壓瘡評分表的逐項內容進行評估、分析、討論、評分、統一認識并做好記錄。分值的高低反映壓瘡發生的危險度,分數越低危險性越高。評分≤9分為“極高危險”,須填寫壓瘡預警報高單并當日上報護理部、大科壓瘡指導小組,護理部派小組成員到科室協助指導各項壓瘡預防措施的落實和開展;每周評分2次;分值12~10分定為“高危險”,科內重視,采取相應護理措施,每周評分兩次;分值在16~13分,每周評分一次。Braden評分低于12分的患者在床頭安放壓瘡預警標識,警示護理人員此患者為壓瘡高危人群,應嚴格規范執行各項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各班次加強床邊交接班,了解全身皮膚情況。同時護士長、護理組長每日檢查護理措施落實及壓瘡轉歸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修訂護理措施,同時做好護理記錄?;颊叱鲈?,將患者轉歸情況匯報護理部。
1.3 措施
1.3.1 根據不同的評分分值段采取措施
1.3.1.1 Braden評分≤12分的患者 必須使用氣墊床或減壓床墊、三角形翻身枕,翻身枕幾個斜面做成不同角度,可配合患者不同臥位;根據患者皮膚情況定時翻身,拍背,側臥時側傾30°,避免90°直立[2];保持床鋪平整、無屑,穿棉質的寬松衣服;長期臥床者避免頻繁熱水擦洗和使用有刺激的洗液,保持皮膚的自然屏障,避免皮膚過于干燥,保持皮膚清潔柔潤;使用一次性床墊的患者上面用棉質橫單覆蓋,尿失禁者使用棉質松軟尿墊,避免直接與皮膚接觸,污染后及時跟換,防止或減少大小便失禁對周圍皮膚的浸漬,必要時遵醫囑行保留導尿,保持局部干燥清潔;加強病房巡視,掌握患者皮膚的受壓情況,酌情使用皮膚保護膜、減壓貼等新型壓瘡敷料以降低壓力和摩擦力引起的損傷;避免拿捏按摩骨骼隆突部位;注意各種導聯線、引流管位置擺放正確,是否打折或壓于身下;根據病情給予合理飲食,保證攝入,必要時可遵醫囑予胃腸道內、胃腸道外的營養支持;保護好約束部位的皮膚,約束帶內可用襯墊或小毛巾,松緊適宜,定時檢查,防止皮膚受損;班班交接受壓部位;出現難免壓瘡時做好壓瘡登記,床邊建立壓瘡觀察表,班班記錄,同時上報護理部。根據壓瘡分期積極采取相應護理措施。
1.3.1.2 Braden評分16~13分的患者 評估患者各參數的詳細分值采取護理措施,可使用氣墊床、三角形翻身枕,避免損傷皮膚,床檔、便器用毛巾包裹;患者病情危重或體弱無力者,受壓處皮膚給予壓瘡敷料預防性保護;避免一切不良因素對皮膚的刺激,針對肢體活動差的患者,避免增加摩擦力的動作,經常巡視病房,將生活用品放在患者的床旁,滿足患者的需要;保護好約束部位的皮膚,松緊適宜;協助翻身q2h,應隨時檢查皮膚有無異樣,班班交接受壓部位。
1.3.2 針對單項高危參數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 筆者發現單項極高危參數有潮濕、摩擦力和剪切力2項。在臨床護理實踐過程中,筆者發現壓瘡危險因素中存在極高危的個性因素。患者Braden評分計分可能不具有高風險,但因某高危的個性因素的持續影響,也可引起壓瘡的發生。因此,根據不同原因采取相應護理措施,有的放矢,壓瘡的發生可明顯減少。
1.3.2.1 腹瀉時采取相應措施 保持局部皮膚清潔柔潤,清潔干燥后油膏或潤膚膜;禁止用爽身粉涂擦;大便失禁肛周發紅時,盡可能暴露局部,局部使用鞣酸軟膏起到收斂隔水作用,保持清潔干燥;清醒者,指導其排便訓練,注意調整飲食結構;了解腹瀉的原因,注意腹部的保暖;作好心理護理,解除思想壓力。
1.3.2.2 摩擦力和剪切力單項分值高的患者 局部使用壓瘡敷料預防性保護,降低壓力、摩擦力對組長的損傷;保持床鋪平整、無屑;作好心理護理,保持情緒穩定;必要時遵醫囑使用鎮靜劑。
2010年1月~2012年3月Braden評分≤16分且入院時無壓瘡的患者共57例,有1例顱腦外傷合并精神癥狀躁動的患者發生了Ⅰ度壓瘡。
3.1 百分百的避免壓瘡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過護理人員的護理干預措施減少壓瘡的發生。壓瘡的發生不僅增加患者痛苦,影響疾病的恢復,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一經形成難以愈合,壓瘡的預防和護理就成為護理工作重點。壓瘡的預防重于治療。防患于未然是我們護理工作者對壓瘡的積極態度[3]。
3.2 運用Braden評分量表使我科護理人員統一認識,能及時、有效、客觀的評估壓瘡發生的危險程度,根據不同的壓瘡評分分值和單項極高危因素,針對性采取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提高了基礎護理質量[4]。
3.3 摩擦力和剪切力單項分值高的患者,特別是躁動不配合的患者,摩擦力具有不可靠性。因病區內醫生要考慮患者的呼吸因素,不可能使患者處于深度的鎮靜狀態中,一旦發生壓瘡,積極處理后愈合也較快。局部予壓瘡敷料外用,根據滲液情況及時更換,一般3~5d滲液逐漸消失,1周左右就可愈合,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摸索和探討。
[1] 馬桂芳.壓瘡管理流程的應用及效果[J].吉林醫學,2008,29(10):840.
[2] 來文萍.Braden評分在預防ICU患者壓瘡中的護理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8,17(14):2219.
[3] 潘惠蘭,楊文潔,陳英娜,等.老年患者壓瘡的預防及護理進展[J].當代醫學,2011,17(27):123-124.
[4] 陳晨,胡春華.兒科臀部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6):120.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4.091
215500 江蘇省常熟市中醫院腦科中心 (徐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