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惡性腫瘤病人焦慮和抑郁心理疏導的意義
王宏
目的探討心理疏導對惡性腫瘤病人抑郁、焦慮情緒的影響。方法應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于自己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病人情緒狀況,并給予心理疏導,包括對病人的宣教、放松內心意象、加強社會支持、中西醫藥物治療等,然后比較心理疏導前后的SAS、SDS評分。結果研究發現惡性腫瘤病人臨床中存在明顯的抑郁、焦慮心理,評分與國內常模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心理疏導后抑郁、焦慮評分與疏導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惡性腫瘤病人存在明顯的抑郁、焦慮心理,給予心理疏導后抑郁、焦慮程度明顯改善,對治療結果能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
惡性腫瘤;焦慮;抑郁;心理疏導
1.一般資料:我院腫瘤中心2011年10月~2012年4月124例住院惡性腫瘤病人治療康復的情況做統計報告:胃癌44例,肺癌38例,乳腺癌30例,惡性淋巴瘤12例;年齡40~70歲,平均55歲,其中女性48例,男性76例。臨床統計標準:①病人診斷均經我院醫學影像學及病理學檢查確診;②年齡40~70歲之間;③無文化程度上的區別;意識反應清楚,智能無障礙;④自愿并能認真配合完成量表SAS和SDS檢查工作;⑤無既往精神病史以及任何嚴重軀體疾病者。
2.方法及依據:采用目前國際醫學界通用的公平公正的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來評定惡性腫瘤病人出現的焦慮抑郁癥狀。由受試者進行自評,然后由統計者將原始分換算成標準分,與我國現用的常模標準比較,SAS標準分>50分為有焦慮癥狀。SDS標準分>53分為有抑郁癥狀。
3.評定結果:SAS、SDS自測124例住院惡性腫瘤病人并收回有效問卷124份。病人抑郁焦慮的總發病率高,SAS陽性者為25%,SDS陽性者為32.25%,同時陽性者為11.29%。本組住院惡性腫瘤病人SAS、SDS評分結果為:(45.31±8.72)分、(47.70±9.37)分,國內常模的 SAS、SDS 評分標準分別為:(37.23±12.58)、(41.88±10.57)。124份有效問卷證明本此自測我院住院惡性腫瘤病人SAS總分均值明顯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顯著性(P<0.01);SDS總分均值明顯高于國內常模,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本組病人均經醫生護士心理疏導2周后自測:SAS陽性者為17.74%、SDS陽性者為28.22同時陽性者為7.26%。經心理疏導3周后自測:SAS陽性者為13.70%、SDS陽性者為24.19同時陽性者為5.64%。
1.健康教育:護士應實行心理疏導性護理,做好入院評估,詳細向住院病人介紹住院環境、主管醫生及護士的專業技能情況,并多向病人介紹我院臨床同病的成功病例,以及各種檢查前的常規知識,如: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鼓勵病人敢于面對現實。態度和藹、語言親切。使病人盡快接受檢查并產生安全感、信心感,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心理。
2.心理疏導過程輔以動感音樂:觀實際情況制定患者感興趣的音樂,節奏、音感、聲音大小。達到使患者頭部放松、四肢放松和腹部放松的目的。
3.爭取單位及家屬的支持:在做好病人自身的心理護理同時,也要做好患者家屬的工作,爭取家屬的支持和配合,爭取單位的支持和幫助。這在一定程度上可大大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4.做好思想工作強化動靜意識:病人士氣平和,持有良好的心態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療及恢復。動態靜態同是健康的工程師。運動和安靜這兩種狀態既有對立性又有統一性,但對惡性腫瘤患者臨床治療及預后恢復具有同等的作用。對于出現坐立不安、煩躁易怒的焦慮癥患者,醫護人員除準確、及時的給予藥物治療外,配定一套靜坐養神功意義非凡。對于出現思慮過度、憂愁善感的抑郁癥患者同樣根據發病的位置及時間不同分別制定一套運動療法如:太極拳、五禽戲法等臨床意義同樣非凡。
5.飲水健康教育:常言說:水是萬物的命脈。惡性腫瘤患者臨床中出現抑郁焦慮癥狀時,常常會出現茶不思飯不想的癥狀。及時要求患者合理飲用開水以協助氣血平衡,心態穩定。對于惡性腫瘤患者臨床意義重大。
6.回歸自然教育:人來源于自然最終同樣要回歸于自然。根據惡性腫瘤患者臨床中出現抑郁焦慮癥狀的程度不同及發病的位置不同制定早晨或下午樹林、河邊運動或靜坐。在運動或靜坐中觀賞日出或日落與樹木花鳥為友創造良好的心態驅逐抑郁焦慮癥狀。
7.飲食健康心理疏導:人一日三餐少一頓都不可,常言道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充分說明飲食的重要性。但是每人的體質不一樣、心態不一樣,雞鴨魚肉制品好吃但并非適合每個人,飲食不當同樣會加重惡性腫瘤患者臨床中出現的抑郁焦慮癥狀的程度。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一套飲食方案意義非凡:痰濕者多食清淡健脾助陽的食品茄子、山藥等,忌食魚肉制品。胃病患者多食多食清淡食品大米稀飯、玉米飯等,忌食辛辣食品辣椒制品。氣血虛弱患者具有益氣養血作用的食物紅小豆、黑小豆等。
惡性腫瘤病人被臨床確診患有以后,或多或少的會產生復雜的心情,心理消極或情緒過急均易轉變成抑郁焦慮癥狀,隨著疾病的出現,臨床若不及時使行心理干預措施。病人最終會發展為抑郁焦慮癥。惡性腫瘤病人在臨床中普遍出現的抑郁焦慮癥狀,被臨床醫學認為是加快惡性腫瘤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研究以SDS與SAS評分與國內常模分數值對比產生結果高低為主要評估依據,124例住院惡性腫瘤病人問卷自測值與常模值對比統計結果顯示:大多數惡性腫瘤病人存在著明顯的焦慮、抑郁心理。而這種焦慮、抑郁心里對惡性腫瘤的發展、預后均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臨床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一、要第一時間掌握病人的心理變化,對病人的職業、文化、家庭經濟狀況、配偶以及個人生活背景等有所了解,在掌握全面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性的綜合分析,預測病人將要出現的心態及病態變化,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二、持有樂觀態度去影響病人是醫護人員臨床治愈病人的良方,使病人在確定診斷時遭受的心理創傷得以較快地消失,使其對即將開始的或未將實施的治療抱有信心并充滿希望。惡性腫瘤病人臨床不論是藥物治療、放射治療,還是手術治療期間總會用相當長的時間去任忍受精神和軀體受傷的傷害,出現治療反應如果超過病人事先想象的嚴重程度時,病人會急需得到心理疏導和對癥治療的雙重支持,醫護及時調整針對方案并將更改后的治療措施向病人交待清楚,通過心理疏導使病人出現高度信任和密切配合心理更有利于治療和預后效果。如:臨床中出現的惡心、厭食、失眠等不良反應,醫護人員除給予藥物對癥治療外,對于做好安慰和鼓勵并耐心解釋治療中出現的和未將出現的問題的治療和預防方案等心理疏導工作,是解除惡性腫瘤病人的焦慮抑郁情緒的良藥。音樂療法是通過音樂影響大腦半球,增強垂體分泌讓具有止痛作用的內啡呔,從側面調節血壓和心率動態。1999年實用護理雜志上有文章《患者焦慮的評估及處理》說:“音樂療法實施時間因人而異,其方法是根據心理測試的結果將患者分為抑郁型、焦慮型兩組,組織患者分別聽不同的樂曲,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心理障礙得到明顯改善。”[3]心理疏導另一個關鍵環節:鼓勵患者打一場頑強不屈的抗惡性腫瘤持久戰。把“三分治,七分養,十分護”中的每一個要素都化為一個個習慣。溶于自然中在自然中運動在自然中靜坐呼吸自然空氣觀賞花草樹木欣賞日出日落與樹木花草魚鳥為友,合理飲用開水調節氣血平衡,用一顆平常心去征服惡性腫瘤病。臨床中征服惡性腫瘤病的各種手段中最缺的是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堅韌和頑強,只要認真養成就會最終勝利。
醫護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時,同樣不可忽視家屬與病友的作用。因為他們對患者的心理狀態、性格行為、生活習慣更加了解,對患者的心理疏導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有其他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意義。
1 紀小龍.癌癥的真實面目?J?.健康管理,2010,23(4):78-81.
2 張新亮.人類的健康與壽命60%取決于個人的生活方式?N?.燕趙晚報,2012-4-19.
3 華陵莉,王素芬.患者焦慮的評估及處理?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11):46-47.
264000 煙臺市芝罘區眾生緣中醫中藥研究所
惡性腫瘤隨著發病率的提高,越來越深的影響著人類的健康。全世界每年死于惡性腫瘤的患者約700萬。我們國家有200萬的新發腫瘤病例,有260萬人死于腫瘤。“生活方式是腫瘤的主兇,情緒是百病的幫兇,心理因素可以致病,而疾病又反作用于人的心理狀態”[1]。惡性腫瘤自身,作為一種疾病的產物對病人心理會產生嚴重的影響。通過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4月臨床收治的124例臨床腫瘤病人的資料研究顯示:惡性腫瘤病人中約有68.54%患抑郁焦慮癥,10%患神經衰弱癥,8%患強迫癥,因此探討臨床中如何加強和正確進行對惡性腫瘤病人的心理疏導方法是提高惡性腫瘤病人今后的生活質量以及延長惡性腫瘤病人的生存期限的重要舉措之一[2]。世界衛生組織曾向世人宣稱,“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于自己,15%取決于遺傳,10%取決于社會因素,8%取決于醫療條件,7%取決于氣候影響。”因此,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不僅要把8%的醫療條件最充分利用起來,而且要把患者自身那60%的抗癌潛能充分挖掘出來。隨著對心理醫學在臨床療效作用中的認識,社會心理學在惡性腫瘤預防、治療及康復中的作用日益重視。臨床研究表明: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轉化與病人的精神心理因素關系密切。抑郁焦慮情緒將成為最常見的心理障礙之一。臨床發現抑郁焦慮癥對惡性腫瘤病人的預防治療與康復意義深遠,同樣惡性腫瘤又能引起和加重病人臨床抑郁焦慮癥狀的程度。二者之間對立統一。嚴重影響病人情緒質量及預后狀況。臨床上至少約30%的住院病人伴有焦慮抑郁癥狀,需要心理護理者占87.5%以上。做心理疏導必須認識焦慮和抑郁產生的原因及其臨床表現,然后對患者作出深入淺出的疏導,使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得到改善或消失,以便患者能在較好的心態下接受治療意義十分重要。通過124例臨床惡性腫瘤病人出現的抑郁焦慮癥狀進行科學的心理疏導,用以改善或消除惡性腫瘤病人臨床的焦慮及抑郁情緒,為臨床惡性腫瘤治療制定科學有效的醫學方案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