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好芳
艾灸關元穴對晚期肺癌患者化療骨髓抑制的護理
鄭好芳
目的總結艾灸關元穴預防晚期肺癌患者化療骨髓抑制的護理要點。方法對30例化療后白細胞下降病人,用鮮姜切直徑2~3 cm,厚0.2~0.3 cm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孔將姜片置于關元穴,再將艾炷點燃施灸,每次3炷,隔日1次,2周為1個療程。結果28例有效,1例無效,1例放棄。結論艾灸關元穴預防晚期肺癌患者化療骨髓抑制有較好的療效,具有簡、便、廉的特點,尤其對肺癌化療后脾腎陽虛的患者療效較好。
艾灸;關元穴;晚期肺癌患者;護理
1.一般資料: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數年前就倡導和堅持“治未病”的中醫學理念,積極推行和改進中醫療法。2011年5月~2012年5月對在院的30例晚期肺癌患者,檢查白細胞化療前為正常值,化療后白細胞降至(2.0~3.0) ×109/L,其中男12例,女18例,中醫辨證屬脾腎陽虛,主癥為形寒肢冷、面色白、腰膝疼痛、舌質淡嫩、苔薄白、脈細弱;未使用集落刺激細胞因子等升白治療藥物。
2.方法:用新鮮老姜,沿生姜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0.3 cm的薄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以刺數孔。將姜片置于關元穴,再將艾炷點燃施灸,每次3炷,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1次,持續2周。
3.注意事項:期間注意病人面色、體溫、腰膝疼痛以及白細胞值。灸部皮膚要保持清潔無損,注意保暖勿受涼;注意安全,對昏迷、感覺遲鈍、小兒病人,施灸時操作者食、中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以測知病人局部受熱程度,防止燙傷;凡發熱者,有大血管的部位,孕婦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灸部有小水泡無需處理,出現大水泡時用無菌注射器抽吸后外涂燙傷膏,用無菌紗布覆蓋,防止感染,1周后自行愈合。皮膚過敏者禁用艾灸療法。灸后未用完的艾條應投入滅火筒滅火,以防復燃。施灸部位朝上呈水平狀,防止艾絨脫落燒傷皮膚和衣被。
4.療效標準:血檢白細胞比原來上升或恢復正常水平則有效;白細胞沒有上升或下降更低則無效。
30例經艾灸關元穴后,3周有效為28例,1例無效,1例放棄,有效率達到93%。其中,12例艾灸關元穴1周后,白細胞恢復正常范圍,8例艾灸關元穴2周后,白細胞恢復正常范圍。8例艾灸關元穴3周后,白細胞較之前接近正常范圍。其中1例無效,其原因為肺癌化療后出現上腔靜脈壓迫癥,不能長期平臥而改變體位,縮短艾灸時間,患者移動體位,肌肉的牽動而改變位置而影響艾灸治療效果;1例放棄,因艾灸后皮膚過敏停止使用。
艾灸具有以下優點:①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經濟實用,藥源豐富,易被患者接受;②對患者有益無害,能激發、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③鞏固手術或化療后的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現代科學證實,灸法能加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種特異性和非特異性抗體的產生,提高其免疫效應,增強人體免疫功能[2]。同時灸法還能改善人體各個系統的功能,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從而有利于多種疾病的康復。而對于晚期肺癌化療患者,欲改善其身體狀況和生活質量,直接的關鍵之一就在于減輕其治療期間產生的系列反應,如改善其食欲、爭取提高其機體免疫力,而中醫艾灸護理則是簡單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隔姜灸在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既有記載,治療咳喘癥有顯著療法,肺癌病人化療后免疫功能低落,預防和控制感染可以使化療順利進行[3]。中醫學認為肺主氣司呼吸,上連喉嚨,開竅于鼻,外合皮毛,通過經絡與五臟六腑相聯系,肺易受外邪侵襲和五臟六腑失調的干擾,引起肺失肅降。
關元穴歸屬于任脈,為小腸募穴,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處,是統攝元氣之所。取穴方法為由臍中心至恥骨聯合上緣,作為五寸,仰臥,當臍下三寸處。主治元氣虛損病證,少腹疼痛等腸腑病證,有回陽、固本及強壯作用。灸關元,才能起到暖丹田、壯元陽、補腎精、益骨髓的療效.由此可見,艾灸關元穴的護理對于晚期肺癌患者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提高免疫力、改善生活質量的護理方法。
1 王聯慶,畢曉林,王坤.艾灸作用淺談?J?.陜西中醫,2006,27(6):713-714.
2 鄧宏,龍順欽,吳萬垠,等.艾灸防治化療后骨髓抑制的臨床觀察?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6,12(15):2009-2010.
3 陳芬榮,汪敏,薛潔,等.隔姜艾灸對老年晚期腫瘤病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中旬版,2011,25(11):2951-2952.
530023 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血液病科
對于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目前以化療為主。但化療后大多數患者出現骨髓抑制、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艾灸關元穴具有溫經散寒,扶陽固本、益氣生白的作用,對晚期癌癥患者化療后出現脾腎陽虛的病癥、骨髓抑制等有較好的護理效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