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燕
1.評估臨床實習是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獲得全面發展,最終走向臨床一線必不可少的關鍵一環 ,因此畢業實習是非常重要。2007至2010平均每年有30-40位同學到本科室實習,平均每月4位實習同學,實習生數量不斷增加。2009年有63%的本院實習生留在本院工作。而本樓層護士平均年齡26.8周歲,工作2-5年的占44%,可見床邊帶教隊伍比較年輕,帶教經驗有待提高,制定出一套實習帶教方案顯得十分重要。
2.計劃 即確定目標與選擇對象訪談,制定方法。計劃從兩方面改進以往床邊帶教模式。針對本科室床邊帶教老師,進行開會討論、培訓、授課、規范行為、實施、評價。針對實習生,進行訪談、收集資料、制定新的帶教路徑、帶教路徑資料發放、實施、反饋。
(1)目標確定目標是制定出符合科室特點適用廣大實習同學的實習帶教路徑表格,提高床邊帶教老師的帶教質量,提高科室教學水平。
(2)針對科室床邊帶教老師,制定培訓內容:要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提高床邊帶教老師水平,我們分2個月制定5大課程,分別由資深帶教老師進行科內授課。開設的課程有①角色模范;②評判性思維的培養;③促進角色的社會化;④目標的設立與技能培訓;⑤床邊帶教的教學評價。
3)針對實習生本科采用集體面對面訪談,一對一訪談,書面回訪單填寫的方法,收集資料,通過訪談,收集學生最喜歡的帶教方法,學生認為最能促進學習的帶教方法。
3.實施為具體的帶教模式改進和帶教路徑制定的過程
(1)改進以往帶教方法現每天老師為同學設立目標,每班下班后進行實習當天總結,每班下班后填寫科室制定的帶教路徑表格,每位老師定期總結自己帶教方法。
(2)加強學生管理 制定完善的學生評價反饋系統。
(3)督促床邊帶教老師對實習生進行跟蹤內容是包括環境適應、與老師的人際互動關系的建立情況、角色轉換情況(學生到護士)、學習的投入熱情、學習的效能、對臨床工作的感受(情感反饋)。讓科室帶教和床邊帶教老師都可以感受并清楚目前學生的學習工作和情感狀況,分別給予反饋和指導。
(4)同時對床邊帶教老師的進行跟蹤內容包括在學生帶教中是否體驗到自我價值感、帶教中遇到的問題、需要的資源、對學生的反饋、帶教的計劃。定期的反饋讓床邊帶教老師認識到帶教中自我的價值,提高帶教質量。
(5)制定出科室帶教路徑表格帶教路徑表格分帶教老師版和實習生版,分別給床邊帶教老師和所帶的實習生。實習生版路徑表格包括五大部分,分別為實習同學基本資料,包括實習生曾實習科室;實習同學入科崗前培訓,由科室總帶教老師完成崗前培訓授課;實習生必修科室課程介紹;每周周目標反饋與作業安排;科室出科考核說明。帶教老師版路徑表格除實習生基本資料外還包括目標設立、評判性思維問題、專科知識問題、示范性教學及結果評估、下班前教學總結、帶回家的學生思考題這幾方面,由床邊帶教老師為學生每天填寫并簽名。每位負責當日帶教的老師下班前均須根據當日帶教情況做好填寫及打勾確認和簽名。制定科室帶教路徑表格目的希望能循序漸進,培養嚴謹而規范的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教學習慣。
4.評價即對教學過程和效果的評價。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始終,通過學生教學工作評價表,學生對老師評分表,帶教模式改進前和改進后學生訪談資料,本科以前教學評價與現改進后教學評價比較表,現本科教學評價與現醫院整體教學評價比較表等進行評價。
制定出一套帶教路徑表格后科室每位帶教老師都能按照帶教路徑要求一一完成,并能主動、自覺填寫路徑表格,帶教認真[1-2]。科室學習氣氛濃,帶教氛圍好,帶教積極性明顯提高。學生的反饋質量有明顯提高,不但對各老師有點評,更認同科室的教學管理水平。應用制定的帶教路徑表格不僅能指導實習同學實習流程和實習方法,提高實習效率。也能對每位床邊帶教老師規范帶教方法,提高帶教水平[3]。我們希望通過框架強化,提高科室帶教水平,形成認真帶教氛圍,最終人人受益。本科將通過不斷評估、反饋,加強,將科室帶教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1 金春盆.運用護理程序對孕產婦實施健康教育[J].護理與康復雜志[J].2005,4(4).
2 李繼平.護理管理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156 -157.
3 李琦,閻成美,李蓉.重型腦外傷患者家屬心理狀況調查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