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和/財政部駐青海專員辦監察專員
舉世矚目的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了。這次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歷史時期召開的盛會,為中國今后一個時期的全面發展規劃了更加科學的宏偉藍圖。作為肩負著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及財稅政策貫徹落實“站崗放哨”光榮使命的財政監督隊伍,全面貫徹和落實好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不斷推動財政監督事業科學發展,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
黨的十八大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也是一次高舉旗幟、繼往開來、團結奮進的大會。黨的十八大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回顧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奮斗歷程及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確立了科學發展觀的歷史地位,提出了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對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了全面部署,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提出了明確要求。報告博大精深,內涵深刻,高屋建瓴,實事求是,催人奮進,是指導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和行動指南。
認真學習和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是專員辦全體黨員干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按照黨中央、財政部黨組和駐地省委的部署要求,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認真開展傳達學習活動,及時傳達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結束時的講話、黨章(修正案)、中紀委工作報告等重要文件,深刻領會精神實質,切實統一思想認識,強大聲勢,形成高水平、多角度、立體式的學習格局,迅速掀起學習和宣講十八大的熱潮;二是深入學習十八大報告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大力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人大工作不斷前進,進一步增強新時期新階段做好財政監督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三是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把十八大精神轉化為推動財政監督的具體行動。進一步深化財政及財政監督工作總體思路,以財政監督特有的方式積極參與經濟社會建設,切實找準發揮作用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增強大局意識,發揮財政監督主體作用,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貢獻。
黨的十六大以來,全國財政系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有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財政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財政宏觀調控不斷加強,財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顯著成效,財政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不斷加大,財政支持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顯著成效,公共財政體系進一步健全。公共財政收入由2002年的1.89萬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7萬億元,年均增長20.82%。全國公共財政支出由2002年的2.21萬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0.89萬億元,年均增長19.39%。財政實力的不斷壯大,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有力的物質基礎和財力保障。
作為財政重要職能的財政監督工作,也和其他財政工作一樣,通過不斷創新、不斷改革、不斷實踐,逐步建立健全了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實現了由事后監督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全覆蓋的轉變,基本構建了實時監控、綜合核查、整改反饋、跟蹤問效的財政監督工作體系,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和進步。財政收入監督、支出監督、會計監督、金融監督和內部監督職能不斷加強,財政監督法制建設不斷完善,財政監督社會影響不斷擴大,較好地發揮了宏觀效應、規模效應、震動效應、規范效應和管理效應,在規范和整頓經濟秩序、加強財政管理、嚴肅財經紀律、推動源頭防腐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保增長、惠民生、促和諧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和財政部黨組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廣大財政干部求新求變、勇于開拓、積極進取、努力奮斗的結果。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把取得上述成績的經驗歸納為“堅持五個注重”,即:注重服務大局,推動科學發展;注重以人為本,保障改善民生;注重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注重強化管理、提高財政績效;注重建設隊伍,提升干部素質。這些經驗是我們必須長期堅守和繼續發揚光大的寶貴財富,也是新時期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具體作為和體現。我們要在堅持和發展原有經驗的基礎上,與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緊密結合,百尺竿頭,再進一步。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加強對財政全口徑預算決算的審查和監督”,這是繼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快公共財政體系建設,改革預算制度,強化預算管理和監督”要求之后,黨和政府對財政監督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命題。面對這一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財政監督部門和廣大財政監督人應該進一步認清形勢,明確方向,與時俱進,積極進取,創新發展,不斷推動財政監督事業科學、健康、快速發展。
新時期,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科學的“大監督”理念,從就財政論財政、就資金查資金和“一人一事”的舊觀念和老模式中解放出來,立高看遠,著眼全局,圍繞中央重大決策部署、重要財稅政策貫徹落實等中心和大局任務,對財政監督工作職能進行科學準確的定位,始終圍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決策”這一根本任務,理清思路,科學規劃,把財政監督貫穿于財政資金運行的全過程,貫穿于財政管理的全環節,抓重點,找關鍵,積極開展工作。
當前,專員辦監督工作的核心職能包括收入、支出、會計、金融、綜合和內部監督六個方面,《財政部門監督辦法》把這六個方面的工作又細分為九項內容,圍繞上述核心職能,要進一步打好三個方面的基礎。一是以精細化、科學化為重點,打好內部管理基礎。各專員辦人員少、業務全,行政管理力量相對單薄,只有加強這方面的管理,才能保證監督業務的順利開展;二是以提高人員綜合業務素質為重點,打好隊伍建設基礎。專員辦的職能定位和工作性質,決定了需要一支政治素養高,同時在經濟管理、財稅政策、金融業務、會計核算、政策理論水平和協調公關等各方面綜合能力都很優秀的干部隊伍,這既是財政監督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三是以提高監督工作實效為重點,抓好業務機制建設。目前,專員辦在實施各項財政監督業務時,工作流程、內部制約機制、監督檢查方法和手段、管理文書及行文格式規范、處理處罰、監督檢查結果執行和運用等方面還不太規范和統一,還未形成比較科學的工作模式,需要我們在新的時期以完善和規范業務機制建設為目標,不斷進行新的探索。
對財政預算和績效實施監督是黨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明確提出的要求,是專員辦今后一個時期財政監督工作的重點任務,圍繞“重中之重”,要進一步創新思路,深化監督。一是積極探索和逐步完善監督檢查方法,善于借鑒,善于思索,敢于創新,不斷提高監督檢查的工作效果;二是要加大科技手段在監督檢查工作中的應用,建立監督工作模型,完善監督信息資料庫,引進、吸收和開發相關監督檢查軟件,設立政策落實和重大財稅問題預警指標,進一步提高監督檢查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三是密切配合內部業務管理司局,積極協調其他外部監督部門,加大監督業務成果的應用范圍和力度,不斷增強財政監督的法律威懾力,進一步擴大財政監督的實際影響;四是在深入貫徹和落實《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和《財政部門監督辦法》的同時,以理論的探索和實踐的創新,積極推動財政監督法制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為更加有效地開展財政監督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制度和法律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