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嚴防招投標評委專家在評標過程中出現徇私舞弊行為,影響招投標工作的公正性、公平性,河北省成安縣財政局采取強化日常管理、全程監控評標過程、嚴肅投訴制度、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建立激勵機制等五項措施,加強了對政府采購專家評委的管理,防范了專家評委不良行為的發生。
一是實行評審過程的錄像監控,將有關錄音錄像資料作為采購檔案嚴格管理。二是完善評審專家日常考核制度,實行動態管理,定期結合日常招投標工作的表現,對每個項目評審專家的業務水平、工作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具體表現和有關情況,連同評審報告等材料一并上報上級財政部門。三是進一步完善投訴制度,規范投訴處理工作,并引入信用機制對項目評審專家進行信譽管理。四是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凡屬違法違規行為的,不論是否造成損失均須追究相應的責任,決不能姑息遷就。五是定期對某一階段如一年或兩年參加評審的專家進行點評,并將表現優秀或不良的評審專家情況反饋到相關管理部門。
(安兵齊 楊 青)
一是公開責任動態落實。建立健全村級財務公開各項制度,切實落實工作責任制,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動態責任落實制度,使財務公開有“擔子”,“擔子”有人擔。
二是公開方式動態拓展。根據公開的內容、時間等不同的要求,除以村務公開欄、村組公開點等為媒介進行書面公開的方式外,還拓展了廣播、短信、村民會議等多種有效的公開方式。
三是公開時間動態變化。根據村級的實際,實行事前、事中、事后不同的公開時間。一般村級財務逐月進行公開,每月10日前公開上月村財數據。如遇重要的需公開的項目或群眾反映強烈的事項,公開時間則前移至事前、事中。
四是公開內容動態增減。村務公開的主要內容為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的經費支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三資”管理情況等。村內的其他重要事項,如項目建設、投資等,根據事項的進程,適時進行公開內容的增減。公開的內容,需經村理財小組、鎮“三資”代理中心審核后,方可公開,確保真實可靠。
五是公開管理動態運行。對財務公開的時間、方式、內容、責任落實、檢查、信息反饋及問題處理做到全程動態監管,嚴格每個環節的管理,促使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
(郭荔萍)
為確保惠農補貼數據正確無誤,讓農戶公平、公正享受國家惠農政策,湖北省棗陽市從最容易出問題的公示環節入手,推行“一戶見全組”公示模式,最大限度減少補貼數據差錯。
“一戶見全組”公示模式就是將公示范圍確定為以組為單位,將全組惠農補貼情況張貼在每戶農戶家中,通過一戶可以觀看全組各農戶享受補貼情況,并將全組本次登統面積變動情況注明在公示表下方,讓農戶一目了然、查詢方便。同時,把財政所電話、專管員電話、聯系領導電話留存在公示表下方,搭建專管員與農戶直接對話的平臺。
由于以往的惠農補貼表張貼在各村組的公示欄上,風吹日曬容易損毀,造成有些村民看不到公示情況,引起猜疑和誤解。現在變一處公示為每戶公示,變短時間公示為長久公示,使農戶對本組種植面積了如指掌,消除了疑惑和誤解。
(唐漢東 文 訪)
為加強對鄉鎮財政預決算監管,山西省澤州縣財政局成立了專門檢查小組,對柳樹口鎮人民政府2010、2011年度財政預算執行和決算情況進行了檢查。重點選取了柳樹口鎮財政所、政府機關、教學區、衛生院、計生辦、民政辦等涉及教育、衛生、救災、撫恤、計生等社會關注的重點資金的管理單位作為檢查對象,對其2010、2011年度財政、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重點檢查。
從檢查情況來看,2010、2011年度柳樹口鎮財政及預算執行單位在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財務收支活動中執行國家財政、財務秩序總體情況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如:預算資金分配不夠合理、單位內控制度不夠健全、票據管理不夠規范、設備購置未進行政府采購、工程決算未經審計等問題。同時,作為村賬代理部門的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中心工作不到位,村賬沒有進行基本的收支分類,專項資金在賬面無法體現,并存在大量白條、無明細等不合規票據入賬現象,沒有起到應有的監督管理作用。目前,柳樹口鎮各單位正按照檢查小組下達的檢查報告和整改通知書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鄧瑞峰 何萬昆)
貴州省丹寨縣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專款專用”制度,將新農合基金置于“陽光監督”之下,使其更加惠民。截至目前,該縣參合農民就醫補償47059人次,總費用1717.71萬元,新農合補償1237.98萬元。
一是加強對新農合基金的使用監管,將所有新農合資金全部納入縣財政新農合基金專戶,對每筆資金進行嚴格把關、審核,確保新農合基金實現“陽光操作”。
二是按照“自審、初審、終審”的原則,抓好報銷督查稽核工作,對存在問題報銷的材料,及時入戶核查,并對部分申報不屬實的資金進行扣除。僅今年上半年,共開展縣級定點醫療機構監督和民營醫療機構監督28次,入戶督查24戶次,電話督查30人次,對45個醫療機構審核不合理資金扣減26.46萬元。
三是對補償方案進行兩次調整,實行 “家庭賬戶+門診統籌+住院統籌”的報銷制度。住院報銷封頂線15萬元,補償比例為縣級85%、鄉級90%、縣外75%,州批準的民營定點醫療機構為65%,住院保底補償60%;普通門診封頂線1000元/人/年,補償比例為鄉村兩級 60%、縣級 50%、縣外 40%;慢性病門診封頂線10000元,并將臨床用血納入新農合報銷,20種重大疾病報銷比例上浮10個百分點。
(陳貴旭 吳 勇 肖紅雁)
為構建依法行政、辦事高效、行為規范、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機關,河南省延津縣財政局堅持收支并重、內外并舉、監管結合的思路和理念,完善內部監控機制,防控廉政風險,確保資金和人員安全。
一是加強內部單位效能監察。建立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和行政效能績效考核等制度,每季度對各業務股室職責履行和業務辦理情況進行效能監察。首季度督查223筆業務發現超時6筆并予以處理,同比明顯減少。
二是實行季度對賬制。制定《延津縣財政賬戶對賬辦法》,對財政內部各業務股室資金賬戶實行定期對賬制。每季度終了10日內國庫股和各業務主管股室向監察股提供所管理資金賬戶的相關資料,包括銀行對賬單、總賬、明細賬、銀行日記賬等賬簿,自覺接受監督檢查。
三是防控廉政風險。以股室為單位,針對預算分配權、財政審批審核權、組織人事權、財務管理權等權力和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崗位職責和權限,分析查找崗位履職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點,確定風險等級,制定防范措施,建立有效防控不廉潔行為、切實預防腐敗的工作機制,規范財政權力運行。
四是實行股室季評獎懲制度。完善機關工作激勵約束機制,對各股室履行職責、依法行政、開展服務、創新工作、廉潔從政等情況,每季度進行一次評比排序。季評結果與年度考核、干部使用相結合。
(王志文)
近年來,江蘇省東海縣財政局在建立健全鄉鎮財政內審制度的基礎上,圍繞“嚴”“細”“準”狠下工夫,從源頭上杜絕浪費財政資金的不當行為。
一是在“嚴”字上下工夫。高度重視每項檢查,精心組織,認真工作,查深查透違法違規問題,加大檢查和處理力度。如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中,發現某單位的會計原始憑證中存在不合規票據,數量和金額較大,根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對該單位進行了嚴肅的處理,杜絕此類問題的再次發生。
二是在“細”字上下工夫。進一步樹立依法行政和規范化檢查意識,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全面了解被查單位基本情況,仔細查看每一張原始單據,弄清每一筆款項的來龍去脈,詳細記錄工作底稿,認真填寫檢查報告,完善檢查資料和手續,切實保證檢查和處理處罰的規范化程序。
三是在“準”字上下工夫。在檢查中注重檢查證據的收集和工作底稿的填制,檢查人員填寫完畢,檢查組長進行復核,每一個疑點都由檢查組集體討論、分析,予以定性,對是否采納其意見逐一認定。檢查組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處理處罰建議,經全體人員集體討論、分析,形成統一意見后,下發處理決定書,確保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依據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