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
維護憲法權威即維護黨和人民意志權威
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只要我們切實尊重和有效實施憲法,人民當家做主就有保證,黨和國家事業就能順利發展。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我們要堅持不懈抓好憲法實施工作,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一是要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理念,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行使國家權力,共同建設,共同享有,共同發展,成為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二是要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以憲法為最高法律規范,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進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三是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切實保障公民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憲法的根基在于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憲法的偉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只有保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憲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眾,憲法實施才能真正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使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憲法不僅是全體公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權利的法律武器。四是要堅持黨的領導,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真正做到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帶頭守法。要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違法要追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仇保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
城鎮化轉型刻不容緩
傳統城鎮化模式積累的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城鎮化轉型刻不容緩。城鎮化要改變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定勢,轉而更加重視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發展,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新型城鎮化要實現六個方面的轉型,即由城市優先發展向城鄉互補協調發展轉型,由高能耗的城鎮化向低能耗的城鎮化轉型,由數量增長型城鎮向質量提高型城鎮轉型,由高環境沖擊型城鎮向低環境沖擊型城鎮轉型,由放任式機動化城鎮向集約式機動化城鎮轉型,由少數人先富的城鎮化向社會和諧的城鎮化轉型。
潘功勝(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促進科技金融結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家將科學技術創新置于重要的戰略地位。科技的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持,科技創新必須與金融創新有機地結合。推動我國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加大對科技創新以及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支持,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第一要建立創新導向的金融政策體系,加大貨幣信貸政策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拓寬財政資金的使用范圍,創新財政科技資金的投入方式。第二要建立多層次的金融機構體系,逐步實現金融機構體系的科學配置、差異定位、合理分工、專業發展,形成商業銀行、證券、保險、風險投資、產業投資基金等多樣化的金融業態。第三要建立多樣化的金融產品體系,積極創新推廣符合科技企業特點的多樣化的金融產品。第四要建立多元化的金融市場體系。第五要建立專業化的服務體系。
胡存智(國土資源部副部長):
土地管理制度需更深層次改革
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需要更深層次的改革,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要以統籌協調、積極穩妥的方式推進。首先,要深化完善現行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更好地按照國家確定的主體功能區規劃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建設美好家園,為生產、生活、生態的空間留下足夠余地,形成協調搭配美麗的宜居城市和鄉村。其次,要形成集約、節約的用地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進行土地空間轉換的征地制度改革和集體建設用地制度改革。最后,要加強對土地權益的保護。
張育軍(證監會主席助理):
基金公司應加快向現代財富管理機構轉型
創新和發展的責任主體首先在于機構自身,基金公司要在管理團隊、客戶對象、產品設計、風控機制等各個方面實現全面升級,努力建設專業精良、治理完善、誠信合規、運作穩健的現代財富管理機構。一是要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時刻把客戶權益放在優先位置,把投資人的價值增值作為公司發展的基礎;二是要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三是要探索特色化發展道路;四是要樹立正確的精神和文化。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受托文化,強化勤勉盡責和對標意識;五是要加強人才團隊建設;六是要高度重視風控機制建設,風控能力和創新能力必須齊頭并進。
楊元元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安監執法要增強抵御誘惑意志力
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行政執法必須依法規、按程序、重廉潔。要增強抵御各種誘惑的意志能力和自控能力,深刻汲取近年來系統內反面典型帶來的教訓,切實加強思想和作風建設,創新執法工作廉潔自律的制度與辦法,確保嚴格執法、規范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