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德/黑龍江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認真貫徹落實《財政部門監督辦法》深入推進地方財政監督工作的規范化
■劉玉德/黑龍江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財政監督是國家經濟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障財政職能作用發揮、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嚴肅財經紀律、推動源頭治腐、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財政監督工作的規范化是財政監督職能得以有效發揮的基礎保障。2012年3月,財政部在總結財政監督實踐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 《財政部門監督辦法》(財政部令第69號,以下簡稱 《辦法》),并于5月1日正式實施,從而以法規的形式對財政監督主體、監督對象、監督機構和職責、監督范圍和職權、財政監督方式和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這必將顯著加快推進我國財政監督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為此,在新形勢下,我們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辦法》精神,緊密結合當地實際,不斷改進和加強財政監督工作,進一步推進財政監督工作的規范化。
明確財政監督主體和財政監督對象是做好財政監督工作的前提。《辦法》在嚴格遵循上位法的基礎上,對財政監督主體予以具體化,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和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派出機構,并針對財政資金管理“終端”環節,首次明確鄉鎮財政機構在規定職權范圍內或者受上級政府財政部門委托依法實施財政監督。對于財政監督對象,《辦法》明確,既包括財政部門自身財務收支行為,也包括財政管理的對象。為此,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進一步理順監督主體之間的關系,逐步形成相互協調、緊密銜接的綜合監管機制,并依法對鄉鎮財政所除法律明確規定的職責范圍外的事項進行授權,充分發揮鄉鎮財政機構的監管優勢,強化監管職責,實現對管轄范圍內所有財政性資金執行情況的全面監管,確保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近年來,黑龍江省財政廳黨組著眼推動財政監督工作創新發展,建立財政同步監督機制,實行專職監督機構與業務管理機構同為監督主體,財政業務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切實規范了財政監督主體和監督對象,實現了管理中有監督,監督中有管理,以監督促管理,以管理促監督,管理和監督均融入于日常工作之中。
明確財政監督機構和職責是做好財政監督工作的基礎。財政監督機構是財政監督工作任務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辦法》在明確財政監督主體的基礎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確認財政部門內設的專職監督機構和業務管理機構應當共同承擔財政監督職責,突出強調了專職監督機構在監督工作中的牽頭組織作用和業務管理機構的日常監督作用。同時,《辦法》還明確規定了專職監督機構和業務管理機構各自的監督職責,并要求其相互配合,共同協作。為此,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進一步細化財政專職監督機構和業務管理機構之間的具體職責,嚴格落實職責分工,并按照“統一歸口管理、統一組織實施、統一規范程序、統一行政處罰”的原則,切實發揮財政專職監督機構在財政監督中的主導作用,著力建立高效順暢的工作協調機制和信息共享制度,形成相互協調、緊密銜接的綜合監管機制。近年來,黑龍江省財政廳在實行財政同步監督機制過程中,以制度建設為切入點,出臺了《省財政廳財政同步監督職責分工 (試行)》、《省財政廳各處室同步監督具體崗位職責分工 (試行)》、《黑龍江省財政同步監督工作考核辦法 (試行)》、《省財政廳財政同步監督工作問責辦法 (試行)》,圍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編報等財政業務為主線,劃分了各業務管理機構與專職監督機構的同步監督職責分工,使財政監督落實到處室、落實到崗位、落實到人頭,什么樣崗位就負什么樣監督責任,為規范、有序推進財政監督工作奠定了扎實基礎。
明確財政監督范圍和權限是做好財政監督工作的關鍵。《辦法》明確財政部門應當對財稅法規、政策的執行情況,預算編制、執行、調整和決算情況,稅收收入、政府非稅收入等政府性資金的征收、管理情況,國庫集中收付、預算單位銀行賬戶的管理使用情況等方面依法實施監督,并為保障財政監督職責的履行規定了檢查權、調閱權、復制權、證據保全權、查詢單位銀行賬戶權、糾正違法行為權、處理處罰結果公開權等權力。為此,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權限范圍內對財政監督對象實施財政監督,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有關規定,依法對處理處罰情況進行公開,提升財政監督的權威性、嚴肅性。在這方面,黑龍江省財政廳將財政業務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及所有財政資金全部納入監督范圍,財政資金運行到哪里,財政監督的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既強調各業務管理機構要加強制度約束和對預算單位的日常監督,又強化專職監督機構的審核權、參與權、檢查權、處理處罰權和糾錯權,實現對各業務管理機構資金分配管理的再監督,使財政監督范圍和權限步入了規范化軌道。
科學合理的財政監督方式方法和程序是財政監督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辦法》規定,財政部門實施監督可以采取監控、督促、調查、核查、審查、檢查、評價等方法,采用專項監督和日常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并明確實施監督應當遵守的有關程序。為此,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當因地制宜,創新監督方式方法,并繼續通過財政監督法制化建設,對檢查工作的各項程序、處理處罰的標準等做出明確規定,使監督工作有法可依。近年來,黑龍江省財政廳充分利用業務管理機構直接管理資金和專職監督機構參與預算編審及監督預算執行的便利條件,建立健全“統一計劃、統一組織、統一文書、統一程序、統一處理”的監督工作機制,努力做到財政監督全員參加、全面覆蓋、全程監控,堅持監督與日常管理同步,監督與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編報同步,監督與資金流向、流程和使用結果同步,使財政監督真正實現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監督,切實提升了財政監督方式和程序的規范化水平。在今后的財政監督工作中,將更加注重改進監督方式,突出監督重點,嚴格規范程序,大力推進依法行政、依法監督;樹立“精品”意識,針對監督檢查發現的問題和管理的薄弱環節,提出高質量的財政檢查報告,并充分利用監督成果改進和加強財政財務管理,增強財政監督的計劃性、前瞻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基礎管理工作是開展財政監督工作的基石,直接影響業務工作的持續性和效率。《辦法》規定,實施監督應當堅持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督相結合的原則,明確財政監督人員基本要求,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為此,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充分利用“金財工程”的應用支撐平臺,通過建立財政監督信息庫,開發應用財政監督監控軟件等舉措,不斷建立健全實時動態的網絡監控預警機制,及時發現、糾正財政運行偏差,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并要借鑒先進做法,主動作為,通過增加編制、升格機構、高配干部、提升素質,多管齊下,進一步增強財政監督機構力量,以適應新形勢對財政監督機構和人員提出的更高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黑龍江省財政部門將在加強財政監督機構和隊伍建設的基礎上,借助“金財工程”,大力推進財政監督信息化建設,著力構建覆蓋所有財政資金的“三橫一縱”監督網絡系統模式。從橫向上,省、市、縣三級財政部門各自負責對本級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決算編報及資金使用結果的監督,確保橫向到邊;從縱向上,建立完善上下聯動的監督工作機制,對財政重點資金和監管項目進行統一部署、統一實施,形成省、市、縣三級財政部門之間上下互動、協調配合、緊密銜接的立體監管體系,確保縱向到底。同時,引進和推廣使用財政監督檢查軟件,進一步夯實財政監督基礎,實現對預算資金的同步監督,不斷提高財政監督工作的整體效能。
編者按:《財政部門監督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1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辦法》的發布實施,是規范財政監督行為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全面推進依法理財、保障財政資金安全規范有效使用、維護國家財經秩序;對于進一步規范地方財政監督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期論壇特邀黑龍江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劉玉德,圍繞如何全面貫徹落實《辦法》、深入推進地方財政監督工作的規范化提出對策建議,旨在為各地財政監督部門學習、把握《辦法》提供有益借鑒。
(本欄目責任編輯:阮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