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會計學會 桂新元
會計精神文化由會計價值觀、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基本素質、會計宣傳教育等四個部分構成。會計價值觀是指引導會計組織、會計人員等會計主體有意識地從事會計行為或活動,以體現會計客體對其滿意程度的一種約束標準。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從事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守的、展現會計職業特點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會計人員基本素質包括牢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強烈的敬業心和責任感、崇高的職業操守、注重細節小事的覺悟、較強的內部溝通與協調能力等。會計宣傳教育是指各級各部門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宣傳載體,召開宣傳會議,印發宣傳資料,舉辦培訓學習講座等形式,在全社會營造一種崇尚誠實守信、規范會計核算、強化內部管理的會計文化。
(一)會計行業信譽度明顯降低。無論是在我國,還是其他各國,會計行業均呈現出信譽度不斷降低的趨勢。這里所說的會計行業的信譽度,是指會計行業在國民心中的聲譽和形象。行業信譽度是會計行業在長期發展中獲得的一種寶貴的無形資產。可想而知,在會計行業,倘若無誠信,則必然失去國民的信任,影響到會計行業的持續發展,甚至會影響到會計行業的存亡。基于此,筆者認為,誠信有效地維護了會計行業的尊嚴,是會計行業的發展之道。國民是會計行業信譽度的監督與評判主體,會計行業應該主動地接受監督與評判。
(二)會計職業道德培養體系有待完善。“創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以講求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會計理論方法體系”是我國會計理論研究的中長期總目標。由于以講求經濟效益為中心,國民與全社會對會計行業的會計人員便有著跟其他行業人員不同的要求。這樣我們絕對不可混淆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和國民思想政治教育,因為這兩種教育所包括的內容和所確定的目標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只有完善適應于會計人員自身特點的職業道德培養體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工作水平。與此同時,由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觀念尚未深入國民心中,導致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工作得不到重視。
(三)會計人員缺乏創新精神。新《企業會計準則》頒布實施至今,會計基礎性工作比較薄弱,會計人員基本素質落伍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等等,這些問題導致新《企業會計準則》的實施舉步維艱。會計行業若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求得發展,根本的出路就在于增強自身的競爭力。然而,目前我國會計行業跟其他行業相比在創新方面還處在較低層次,會計人員不敢于、不善于創新,創新的動力不夠,創新的意識不足。
(一)培育共同會計價值觀
1.鼓舞士氣,引導會計人員遵守共同會計價值觀。共同會計價值觀是會計行業內部長期發展形成的職業道德、職業信念和職業理想,它源于會計實踐,融合于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滲透到從業人員的職業意志之中。共同價值觀能夠使會計人員充滿職業激情,能夠極大地鼓舞其士氣,并使其士氣不斷持續,使其職業意志保持專一,使其胸懷為國敬業、為民服務的會計職業遠大抱負,始終如一地規范自我職業行為。
2.立信為本,促使會計人員遵從共同會計價值觀。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將立信作為其會計職業行為的基本操守。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行業的競爭日益加劇,國內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向融合,除了法律、法規、準則之外,立信理念已變成第二大標準,是立信理念將會計人員的職業精神表現在社會責任的眼前,因此,共同會計價值觀就以立信理念作為其核心內容促使會計人員遵從。
3.抵制誘惑,將共同會計價值觀內生化為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在這樣一個變化莫測的世界里,會計人員有必要遵從共同會計價值觀的引導,使其內化為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并將其滲透到會計職業的每一個行為活動中。會計崗位歷來是敏感之地,會計人員必須學會自覺遠離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陷阱,要時刻牢記《會計法》、《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崇尚誠信的職業操守。
4.勇于創新,以共同會計價值觀去領悟會計職業操守。會計人員要出色地完成好會計工作任務,必須學會創新,而培育共同價值觀的方法也必須學會創新。在科技信息社會,會計行業更需要會計創新。共同會計價值觀正是適應了會計人員創新精神的需要,使得會計人員能夠遵守職業操守,創新會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及時發現問題,尋找辦法,解決問題。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
1.依法保障合法權益。新會計法的頒布實施已經促成會計行業在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方面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持,并為優化會計行業發展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條件。比如新《會計法》第46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的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行為,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這項法律條款有效地保障了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
2.強化依法執法手段。盡管我國頒布實施了新的《會計法》來保障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的合法權益,但是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在職業活動過程中同樣要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長期以來,因我國在會計行業用人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加之司法部門某些人員的瀆職、侵權等,致使新的《會計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屢遭挫折,無法較好地發揮其作用。鑒于此,我們必須掙脫會計行業中裙帶關系的束縛,強化廉政手段,特別是要強化司法部門的廉政手段,加大對違法違紀行為的懲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3.優化會計發展環境。如果存在法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道德意識淡薄、公共意識低下、自我中心突出的環境,就不可能形成優良品質的會計職業道德氛圍。優化會計發展環境,僅僅憑借會計行業自身的能力肯定不夠,必須依靠國民與社會的大力支持。有了良好的會計發展環境,建設會計職業道德就好辦多了。各行各業、社會各界都應增強職業道德意識,以形成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和諧環境。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先將會計發展環境優化了然后來考慮會計職業道德問題,會計人員更不能借口環境不好而置道德修養于不顧。
(三)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1.加強技能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會計技能是指完成會計工作應具有的知識、技能、經驗等,是會計崗位績效突出者必須具有的實際操作能力。在會計職業活動中,對會計人員要加強會計技能培訓,提高業務素質。一是要學習并掌握完成會計工作所具備的基本理論;二是要掌握會計工作所需要的技術,提升會計工作能力。三是要適應會計改革的需要,及時更新會計專業知識,如每年組織1-2次關于《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企業財務制度》等財經法規方面的學習培訓。四是要督促會計人員養成自覺學習、鉆研業務的好習慣,不斷鞏固會計專業知識,提高會計業務能力。
2.完善監督機制,依法管財理財。一是由會計人員監督經濟業務經辦人。會計人員要認真、客觀、公正地做好每一筆經濟業務,以崇高的職業道德處理每個財務事項。二是由社會監督會計人員。由財政、稅務、審計、監察等部門對會計人員職業行為操守的情形時常進行檢查、督促,或由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對其會計行為進行查驗、評估。三是法律制裁。對于玩忽職守、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等不良行為,嚴格按規定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罰,嚴重者還要追究法律責任。四是加強法制教育。增強會計人員依法管財理財的意識和能力,依照有關法規政策,做好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做到依法管財理財。
(四)做好會計宣傳教育工作
1.在日常會計管理中宣傳會計教育工作。一是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斷地學習會計新知識,促進會計專業能力的提升;熟悉最新的會計政策、了解會計管理動態,并將這些信息的宣傳工作滲透進日常的會計服務工作中。二是通過不同的形式進行日常宣傳,如在財政局政策法規宣傳欄中設會計管理專欄,在會計考試期間,將財政局會計網的宣傳名片送到每位考生手里,提高會計宣傳平臺的知名度;在行政服務中心 “財政窗口”,可印制宣傳小冊子,免費贈送給服務對象;把《會計法》確定為一年一度的“法制宣傳周”活動重點,分發有關會計政策的資料,做好有關會計政策和會計管理的咨詢工作。
2.在會計信息化建設中宣傳會計教育工作。一是開放財政局會計網,網站圍繞宣傳會計工作、服務會計人員,開辟法規制度、通知公告、自助大廳、在線咨詢、繼續教育、圖片新聞、招聘信息等欄目,將其作為介紹會計管理動態、宣傳會計政策法規的新平臺。二是創新會計人員教育模式,借助財政局會計網將傳統的面授模式變為“在線學習”模式,學習信息自動生成為電子檔案,以便查閱、管理。三是加強網絡交流服務,通過政府網的“政民互動”、財政局會計網“在線咨詢”等欄目,發揮會計人員的溝通橋梁紐帶作用。
3.在會計監督檢查中宣傳會計教育工作。一是借助于“小金庫”檢查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加強會計基礎工作宣傳。堅持走到哪里就宣傳到哪里,發現問題時主動聯系主管部門,舉辦分行業的會計基礎工作培訓,將具體會計實務與法規政策的宣傳結合起來。二是通過對中介機構的清理規范開展會計政策宣傳。開展對中介機構執業質量的清理規范。工作人員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調查等形式宣傳法律法規。三是通過專項檢查加強《會計法》宣傳。開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機構及人員信息調查,重點宣傳《會計法》中單位負責人的法定職責、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要求部分等有關內容。
1.雷鳴敬.2009.會計文化探討.今日科苑,20。
2.駱昭.2011.試談我國會計文化建設.中國農業會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