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 王 鋒
(一)基本概念和適用范圍。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是指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此費用的加計扣除,一般分為兩種情況: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攤銷期不低于10年。并且只要是財務核算健全并能準確歸集研究開發費用的居民企業都能享受這一優惠政策。
2008年4月,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頒布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及《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明確了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以依照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企業所得稅法》,減至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作為通過高新認定的工業企業,上述兩條優惠政策是企業研發的強大后盾,能促使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拓展研發領域,有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因此,通過對政策的學習掌握,來加強企業研發管理、健全研發核算體系,確保滿足政策條件,是每個高新企業的一項核心管理工作。
(二)高新企業研發費用支出范圍與稅收差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中對企業研究開發活動確認及研究開發費用歸集,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對各項費用科目的歸集范圍有具體的劃分,共八項,包括:人員人工、直接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設計費用、裝備調試費、無形資產攤銷、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其他費用。各項費用定義和具體內容說明很詳細。日常工作中,高新企業一般按照以上八項費用標準,來正確歸集、核算當期的研發費用支出。
稅收政策中的研發費用,與企業財務中的研發費用的區別,關鍵在于“準予”,準予加計扣除的部分,是符合稅收政策規定的支出,換言之,雖然符合高新企業八項費用定義的研發費用,但不是八項都能加計扣除,只有研發的項目符合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標準,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和《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2007年度)》這兩個文件規定條件,才可扣除。
(三)需要關注的政策中關鍵點
1.研發方向和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企業必須關注研發及產品技術領域是否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符合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標準。
企業必須通過政策允許的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最低標準為6項實用新型專利或一項發明專利。同時注意知識產權與主要產品(服務)的關聯性以及知識產權的獲得方式、范圍和有效性。
2.研發費用準確核算與歸集。企業要設置研發費用科目,同時建立研發費用支出輔助賬,以各個研發項目為基本單位歸集企業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費用能夠按照研發項目劃分準確,范圍符合政策規定,研發費用占銷售額比例符合最低標準。
3.科技人員占比及高新收入占比。工業企業同時又是高新技術企業,除了研發工作外,企業還有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人員和銷售收入會經常變動,應當予以重點關注: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C/C-SiC復合材料,是對C/C復合材料進行基體改性后獲得的復合材料。C/C復合材料在高溫下強度高,但抗氧化性差,用SiC陶瓷對其進行基體改性可提高 1 400 ℃ 高溫下的抗氧化性能[7],而且SiC在 2 000 ℃ 高溫氧化后形成熔融的玻璃相[8],表現出較好的表面浸潤性和愈合性能,由此提高了C/C-SiC復合材料的高溫抗氧化性。
4.科技成果轉化等研發管理能力。企業研發管理能力包括:科技成果轉化、研發組織管理水平、成長性等指標,核心是成果轉化能力。
(一)落實管理組織結構,明確分工。企業應成立科技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研發方向、審核研發項目立項及企業整體的科技體系建設;科技部門負責研發具體立項工作、審核監督研發項目實施、成果鑒定和專利申請具體申報;財務部門負責研發歸集核算;人力資源部門負責科技人員管理。
組織機構核心是建立企業專門的研發機構 (技術中心),專門承擔企業研發具體工作,根據研發項目可劃分成具體協助部門或研發小組。同時加強管理和建設,獲取國家相關部門認定的專業資質,這樣更有利于研發項目實施以及外部監管機構對研發費用的認可;有利于準確、完整歸集研發費用并不斷提高企業整體的研發實力。
(二)制定完善的研發管理各項制度。完善的制度是研發管理體系建設另一項重要工作,具體制度包括:科技項目立項管理辦法、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技術中心技術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制度、科研獎勵制度、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科技人員管理(培訓、考評等)、研發費用會計核算辦法等。
(三)加強管理,確保研發工作的前瞻性、先進性、完整性、可持續性。通過機構健全、制度完善,企業應抓好管理落實,做好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科學規范的研發管理體系建設。
要做好研發費用準確、完整歸集,要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財務核算部門及財務核算人員要與技術部門(項目組)加強溝通,掌握研發項目完整信息。包括:
開展的研發項目名稱、技術關鍵、創新性、研發小組成員等項目信息,來區分研發活動和非研發活動,確定研發活動的主體,確定研發費用歸集的主體。相關部門應提交的資料有:研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報告、查新報告、企業總經理辦公會或董事會關于自主、委托、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立項的決議文件等。
開展的研發項目的其他相關信息,包括檢測報告、為研發采購的設備、材料合同、研發人員變動情況、委托外部研發或合作研發情況等,以便準確核算歸集費用。
開展的研發項目成果信息,包括:成果描述報告、成果鑒定報告(證書)、專利證書、項目獲獎信息、項目成果轉化證明材料等。
第二,建立規范的“研發費用”核算體系,設立輔助賬。對研發費用分項目、分費用類別核算。在具體核算時,應注意的要點包括:
一是準確劃分研發費用,一年有多個研發項目的,必須分項目核算,對于跨期研發項目費用要進行合理分攤到每個年度;生產企業在研發費用歸集時,要分清是為生產活動發生的費用,還是為研發活動而發生的費用。
二是人工費用要嚴格按照項目研發人員名單進行費用歸集,同時參與兩個以上項目的,按一定比例(工時)分入各項目。研發同時承擔生產任務的,要嚴格統計研發工作時間,只能歸集研發時間段的人工費用。
三是直接投入中原材料部分,原始憑證中應有研發領用材料的相關證明(如:領料單注明為研發領用、領料匯總表有研發部門確認、購買研發材料的審批表注明為研發用等),租賃費按設備租賃合同或租賃發票歸集。其他相關費用注意一定要保持和項目研發預算中明細一致,費用單據一定有研發人員的確認和簽字。
四是折舊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及無形資產攤銷要注意必須在多個研發項目之間進行分攤,并且嚴格和生產用明確區分,固定資產折舊費和無形資產攤銷歸集必須按照研發項目實際使用時間計算,按月編制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表來核算。
五是裝備調試費要注意為大規模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性工裝準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
六是委托外部研究開發發生的費用按獨立交易的原則確定,按發生額的80%歸集。在具體核算時,要注意“委托開發”和“合作開發”的區別,判斷的關鍵點是:知識產權的歸屬。只有是委托開發,研發費用才能由委托方加計扣除,同時受托方必須提供具體的研發費用支出明細情況給委托方。
七是辦公費、通訊費、差旅費、專利申請費、研究保險費等屬于其他費用,但費用總額不超過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10%,費用報銷及歸集核算要注意費用的發生人員、報銷人、審核審批人均應屬于項目研發人員。
八是集團公司發生的研發費用可以在成員單位之間分攤并扣除。集團公司在分攤研發費用時,分攤企業要有收益關系或未來要有收益關系,即:研發項目、成果要與收益成員有關且與其收益大小有關。
應該看到,對工業企業而言,為保證產品升級、產業領域拓展、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需要,一定會開展研發活動,對研發加強管理、加強研發費用歸集核算,并且能夠充分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應該成為每個企業重點工作之一。
處于發展期的工業企業,受客觀條件限制,無法立即成為高新技術企業,也應該按照上述研發費用政策要求,加強研發管理的各項工作,準確、完整歸集研發費用,一是有利于研發工作的規范,促進研發水平提升;二是經過加強管理,最大程度享受加計扣除政策,補貼研發投入;三是經過科學管理逐步完善,為盡快申請高新技術企業奠定基礎。
對已經通過高新企業資格認定的工業企業而言,應該注意三年一次的高新復審工作以及稅務機關對研發費用核定、加計扣除審核等,政策越來越明確,要求越來越嚴格,不注意政策的學習、正確運用,風險會越來越大。因此,嚴格按照政策要求,健全完善研發管理體系,準確歸集核算研發費用支出,合理合法享受優惠政策,顯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辛向國.2007.基于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會計處理的思考.會計之友(中旬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