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成/財政部駐江蘇專員辦副專員
推進支出聯動監管應突出“三大共同”
李元成/財政部駐江蘇專員辦副專員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財政監督工作。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逐步建立健全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相互制衡、相互協調的新機制。謝旭人部長和劉建華紀檢組長也多次強調,要積極構建財政“大監督”工作格局和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充分發揮財政監督效能,建立健全覆蓋所有政府性資金和財政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在新的形勢下,強化財政支出上下聯動監管,應以貫徹財政部加強基礎工作和基層建設為主題,以強化中央政府公共投資預算執行監管為主線,以推進縣鄉財政監管為主導,緊緊圍繞“三大共同”,著力構建財政系統內部的上下聯動機制,從而從全局的高度全面深化中央財政支出監管工作。
中央財政專項支出是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制度安排,對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區域協調發展,都具有不可或缺的獨特功效。加強中央專項支出監管,既是全國財政系統的共同使命,更是服務中央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共同需要。《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對此已作出明確規定,《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還提出共同檢查的項目不少于總數10%的具體要求。2011年8月,財政部領導在部分省市支出監管座談會上再次突出強調,對中央專項支出實施就地監管是地方財政部門和專員辦的共同職責,在管好用好中央專項資金、落實好各項財政政策等方面,有著共同的目標,雙方在監管手段、監管方式上既可相互借鑒,又能優勢互補。今年,財政部在部署財政監督和專員辦工作時,進一步強調要不斷拓展中央公共投資預算執行、監督檢查的上下聯動機制,密切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專員辦與地方財政之間的工作關系,加強工作配合,形成監管合力。為此,專員辦應結合中央政府公共投資預算執行情況和中央專項撥款管理使用情況的專項檢查,積極推進與地方財政部門的聯動監管,并逐步將地方財政專項支出一并納入聯動監管范圍,拓展財政支出監管覆蓋面,增強與地方財政部門聯動監管的凝聚力,從整體上提升支出監管成效。
制度是提高組織協調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行為規則,既是規范組織行為的基礎,也是構筑運行機制的基石。專員辦應按照中央專項支出監管雙向互動的基本思路,加強與地方財政部門的溝通協商,積極推進聯動監管機制建設。一是建立三級對賬制度,定期與省、市、縣級財政部門進行專項支出對賬,逐步實現對賬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實行支出監管工作分片聯系人制度,逐步與地方財政部門建立起支出監管信息聯絡體系。三是探索建立鄉鎮財政支出監管聯系點制度,實現聯動監管縱向到底。
“機制”是指采取一定的運作方式把事物的各個部分聯系起來,使它們協調運行而發揮作用的體系,其運行的基礎是體制和制度。對專員辦與地方財政部門而言,以職能職權為主要內涵的體制已比較明確,強化中央專項支出監管是雙方共同的職責,因此,推動支出聯動監管機制有序運行,關鍵在于完善并全面落實以工作規章規定為主要內涵的制度。一是進一步健全支出監管制度。以現有制度為主線,根據財政部授權和地方財政部門的建議,逐步補充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工作考評通報制度、聯合監督檢查制度、區域性自查與重點抽查制度等,拓展制度覆蓋面,充實制度協調與保障功能。二是進一步加大支出監管對賬制度的執行力。專員辦應健全與地方財政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強化財政支出情況及監管信息的相互交流和動態溝通。三是進一步加強聯動監督檢查。在總結現有做法、加強信息溝通的基礎上,重點做到檢查過程聯動、落實整改聯動和動態跟蹤聯動。同時,還可根據財政部新近制定頒發的《財政部門監督辦法》規定,定期或不定期委托市、縣乃至鄉鎮財政部門,對轄區范圍內開展特定項目的支出專項檢查,并對其檢查安排及進展情況進行協商、指導、督促和抽查。
(本欄目責任編輯:羅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