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琪
落實增量獎勵政策 規范涉農貸款管理
——關于某省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情況的調研
■楊鳳琪
為了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涉農貸款投放,支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持續發展,促進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按照財政部要求,對某省部分市州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申報資料進行了檢查。檢查發現多報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問題突出,涉農貸款管理亟待規范。
一是涉農貸款統計標準不一致。由于涉農貸款在各金融機構貸款總量中占比較小,金融機構大都沒有建立嚴格的涉農貸款統計制度,人行關于涉農貸款的分類標準在縣域金融機構中也未能有效執行,導致金融機構之間對涉農貸款的認定上寬嚴不一,統計結果存在較大差異。二是涉農貸款統計方式不統一。由于統計方式不統一,不僅導致金融機構之間統計結果不一致,甚至出現在同一金融機構內信貸部門和財務部門統計結果不一致的情況。
檢查發現,部分金融機構對于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不了解,對涉農貸款增量獎勵工作重視程度不夠,缺乏有效的指導。截止到審核日,部分金融機構省級分行及地市級分行尚未完全掌握縣域分支機構申報涉農貸款獎勵情況,導致金融機構內部各縣域分支機構之間填報的數據口徑不一致,數據準確性差。
人民銀行自2007年起建立了 《涉農貸款專項統計制度》,但接收的僅是各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匯總報表,未能細化到對每筆貸款實施監控,對各金融機構填報涉農信息的真實性也沒有考核或制約機制。同時,縣級財政部門作為涉農貸款的初審機構,受人員、時間以及地方利益的影響,對縣域金融機構申請獎勵資金數據審核不嚴,匯總上報的數據整體質量不高,后續審核難度大。
檢查發現,部分金融機構為了獲取更多的獎勵資金,故意虛報甚至篡改涉農貸款數據:通過虛減上年貸款余額,增加涉農貸款增量;通過篡改臺賬數據,虛增當年貸款余額;偷換概念,將貸款金額作為貸款余額統計上報,虛增當年貸款余額。
一是針對縣域金融機構填報涉農貸款數據時容易發生混淆的情況,進一步細化涉農貸款的范圍和口徑;二是針對各家金融機構信貸管理系統的異同,明確涉農貸款臺賬數據提取的方式、要素和路徑,確保基礎數據的準確性。
金融機構應根據《財政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及其他相關政策,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加強指導,統一口徑,確保臺賬數據、報表數據、申報數據的一致性,規范轄內縣域分支機構涉農貸款申報工作。
逐步建立涉農貸款統計信息考核制度,對金融機構虛報涉農貸款數據騙取獎勵資金,以及人行、銀監等部門審核出現重大疏漏的,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處罰,取消獎勵資格,追回獎勵資金,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確保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政策落到實處。
集中報送審核點多面廣,時間有限,工作量大,審核質量難以保證。建議改進縣級財政部門審核方式,建立縣域金融機構按季上報,財政部門動態審核的審核機制。一方面,可以延長縣級財政部門審核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強對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的動態監管,提高審核工作質量。
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