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梅
人體中膽囊的功能是負責儲存肝臟分泌的膽汁,并對其加以濃縮,在人們攝入食物的時間,膽囊通過自身的收縮,把膽汁排入十二指腸,進而起到消化脂肪的作用。但是,如今有些膽囊疾病,如膽囊炎、膽囊息肉、膽囊結石、膽囊癌等需要將膽囊切除,那么沒有了膽囊的人們機體里就喪失了膽囊的基本功能,包括儲存膽汁、濃縮、排泌膽汁的分泌等一系列功能,進而引起人體生理狀態的改變。有一種常見的改變就是膽囊切除術后消化不良的發生,患者會表現有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腹脹、腹瀉等[1]。筆者從事多年的臨床消化科工作,對術后消化不良的防治總結了一些體會,具體內容如下。
膽囊切除術后最常見的一種后遺癥就是產生消化不良。將人體內的膽囊切除后,也就意味著喪失了膽囊在人體中的作用功能[2]。那么,膽囊是一個儲存膽汁的場所,它會把肝臟分泌的膽汁儲存起來并加以濃縮,當人們進餐時,由于腸道缺乏足夠數量高濃度的膽汁來幫助脂肪的消化與吸收,人們的消化能力尤其是消化脂肪的能力就會明顯下降。這樣一來,就有一部分乳化不全的脂肪性食物隨糞便排出,這時病人就會出現消化不良的反應。
膽囊切除后,就不會有濃縮的膽汁進入小腸,降低了腸內膽汁的酸的濃度,同時膽鹽的含量也較正常人降低很多[3]。已切除膽囊的患者如果進餐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機體內很難對脂肪進行消化并影響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但是,這種現象并不是持續不消失的存在的。一般在膽囊切除后的3個月后,機體會逐漸適應和代償。因此,在這一段適應期里,對脂肪的攝入量要加以控制。而一些護理方面的注意對降低術后消化不良的發生起到預防的作用。
(1)飲食指導。在膽囊切除術后的3個月內主要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減少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入。嚴格限制食用油炸食品、動物的內臟、肥肉、蛋黃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飲食主要飲用富含高蛋白、膳食纖維、維生素的食物,例如瘦肉、水產品、豆制品、海鮮、水果蔬菜等,滿足新陳代謝的需要。用餐方式以少量多餐為主,禁忌暴飲暴食,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以適應膽囊切除后機體發生的生理變化。消化不良的癥狀會隨著膽總管逐漸擴張部分替代膽囊的作用慢慢緩解。這樣飲食也可以慢慢恢復正常。
(2)正常飲食注意事項。膽囊切除術半年或更長的時間,消化不良的癥狀基本消除,但是在飲食方面也需要加以注意[4]。畢竟膽管不能代替膽囊的全部功能。患者在飲食方面還是要保持低脂肪、低膽固醇、高蛋白、高纖維的膳食結構[5]。飲用油炸、動物肝臟等食物時有所節制,禁忌飲酒,以避免影響肝臟功能。
(3)心理護理。心情的舒暢可以避免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的調節機制發生紊亂。尤其是手術后三個月內,患者可能會因為手術原因情緒低、焦慮、憂郁等負面情緒,這些會影響膽管代償功能的恢復。患者要注意時刻保持樂觀、開朗、積極的心態。
(4)適當的活動運動。尤其是手術后,患者可根據自身情況多走走散步,不能長期坐臥,活動有利于機體功能的恢復。
(5)定期復查。按照醫囑服藥,并定期到醫院做復診。遇有不適應及時就診。膽囊切除后,膽囊疾病的癥狀如上腹不適、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仍然存在,嚴重者可有發熱、黃疸、膽絞痛樣發作,此可能為膽囊切除后綜合征,應及時就診。并根據不同情況,補充維生素B、C、K等,對保護肝臟、防止出血有重要意義。
切除膽囊后機體里就失去了膽囊調節膽汁排泄的功能,也就破壞了腸道的生理完整性和功能的協調性,機體內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受到影響。會導致消化不良的癥狀出現,如腹部不適、腹脹、腹瀉等。因此,膽囊切除后,更重要防治發生消化不良的方法是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避免不良的飲食習慣。其次,多加注意運動,以調節機體的功能恢復,保持樂觀的心情。
1 范嶸.疏肝利膽湯治療膽囊切除術后膽道動力障礙3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18):4365-4366.
2 方盛泉,朱生梁,倪紅梅.疏肝利膽和胃法治療膽囊切除術后膽道動力障礙 45 例?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5,39(3):22-23.
3 趙斌,劉遠,梁佳勐.中西醫結合治療膽囊切除術后黃疸18例報告?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2,8(5):354-355.
4 劉喬平,何玉寧.中藥內服外敷治療膽囊切除術后膽道動力障礙23 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17(5):3-4.
5 王紹明,李力.膽囊切除術后膽道動力障礙的辨證治療?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2000,23(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