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會蘭,戴如蓮,杜錦文
(遵義師范學院馬列部,貴州遵義 563002)
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創新研究
梁會蘭,戴如蓮,杜錦文
(遵義師范學院馬列部,貴州遵義 563002)
本文主要探討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以期指導和完善當前的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師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創新
首先,當前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呈滯后狀態,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研究者積極探討改變這種模式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創新研究。高校的思想政治研究工作既應該有理論政策的灌輸,又不能缺乏思想情感的互動和交流,同時認真分析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問題出現的原因,并積極探討應對策略。
其次,當前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與方法也相對滯后,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研究者探討如何改變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模式。任何一項工作都需要將形式與內容緊密結合,思想政治研究工作同樣如此。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充分認識形式與內容緊密結合的重要性。“當前的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應該注重方法,同時注意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然后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來貫徹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及其要求”[1]。
最后,當前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的教學手段和設施相對滯后,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想政治研究工作的進展。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互聯網的普及為思想政治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個新的推廣媒介和載體,但在部分師范院校中,這些新的傳播媒介并沒有得到有效應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教學手段和設施的相對滯后問題亟需改進。
首先,要堅守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教學主陣地不動搖。
對于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應積極拓寬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在實際教學中認真貫徹和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新方案,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并針對學生思想現狀積極進行課程改革,不斷改進課堂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使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夠不斷延伸和拓展。
其次,努力克服“重視不夠,建設不足,管理不嚴”的教學矛盾,不斷強化師范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管理并積極進行課程改革。
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課長期以來都不受廣大學生的歡迎,究其原因,還是由于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重視不夠,建設不足,管理不嚴”的現象。要想改變這種現狀,讓思想政治課真正成為學生所喜愛并且終身受益的課程,首要任務就是不斷加強對思想政治課堂的建設和管理,合理配置課程資源,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首先,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滲透要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和生活實際。
在滲透形式上,可以組織一些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既要不拘一格,又要讓大學生喜聞樂見。具體可以按以下方式來操作。
(1)積極組織學生進行一些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當地的歷史文化古跡和革命文物遺跡資源,對學生開展一些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例如在每年的清明節、“五四”青年節等節日,組織團員青年祭掃烈士陵園、舉行入團宣誓儀式等愛國主義教育專題活動,積極引領大學生的精神生活,使之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規范和價值追求。
(2)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學生社團是學生自我培養的重要課堂,同時也是學生成長的第二集體,是當代大學生團結友愛、共同進步的重要載體和依托。因此,學院應該支持幫助團員青年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社團活動。
(3)積極組織一些校園文化藝術類的活動。豐富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能夠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大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健康的生活態度,激勵學生對美的追求和向往,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其次,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范圍上要積極面向社會開放,并且加強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這些實踐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滲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指在校園內,還應該走出校園,積極面向社會開放,創造機會讓大學生參與到廣泛而深入的社會實踐中去,接收到書本以外的學習體驗。
最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總結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并且充分分析和認識這些問題,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加以彌補。
(1)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上應堅持真理
當前一些高校所開展的課堂教學以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上大多比較浮泛,很少能夠顧及大學生的實際需要,嚴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量實踐證明,當前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順應當代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廣大學生的積極響應,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教育形式上注意形散而神不散
學生的業余生涯本身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在學生的業余生活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讓學生覺得形式零散,這就要求廣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重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做到在教育形式上形散而神不散,充分保證教育的內在主旨和內涵,增強各種活動的主題性和針對性。
(3)積極利用互聯網來對學生實施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對當前面向基礎教育的師范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時,先進的教學手段和互聯網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2]根據這些大學生接受信息的新途徑,師范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們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工具的作用,使互聯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推廣載體,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1]王偉,韓琳琳.淺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才智,2009(13).
[2]顧洪英.論青年流行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變革[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09(1).
G651
A
1008-178X(2012) 05-0139-02
2012-02-17
2011年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1SZK020);遵義師范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11ZYJ008)。
梁會蘭(1970-),女,貴州遵義人,遵義師范學院馬列部副教授,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