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宇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空中乘務學院,四川廣漢 618307)
語域分析視域下的特殊用途英語教學
——以航空英語為例
劉 宇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空中乘務學院,四川廣漢 618307)
語域研究的目的在于發掘控制語言隨情景類型不同而改變的情況,進而了解什么樣的情境因素決定什么樣的語言特點。本文在韓禮德多功能語言觀語域理論的觀照下,試圖揭示特殊用途英語中語言運用的功能特點以及形式與功能的關系,并以航空英語為例,闡釋在不同的情景變量中,對特定的語篇進行全面的語域分析。
語域分析;特殊用途英語;語場;語旨;語式
系統功能語法的研究視角既觸及微觀的情景語境,同時也包含宏觀的社會文化語境。任何語篇,都跟一定的情景相關聯,由此構建的語篇類型又隨不同的社會文化體驗而呈現出差異性。情景類型與語言的“意義潛勢”相聯系,從而在語言使用中形成了語言變體,我們稱之為“語域”。國外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關注語域理論與外語教學之間的關系,但多以理論探討為主,教學應用研究較少。本文從系統功能語域理論入手,探析情景語境與特殊用途英語之間的內在關聯,并以航空英語課程為例,剖析基于語域分析的教學法,促使學生具備語域意識,形成專業領域的語域常識,并能隨情景的變化學到適當的、有特征的語言。
韓禮德認為語言的使用隨語境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根據不同的語境所選擇的不同語言變體就是語域。可見,不同的語域基于不同的語境。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構成了語境的兩大范疇。文化語境決定著講話者在這一文化語境中能夠說的話,而情景語境則決定著講話者在某一具體語境中實際說的話[1]。情景語境的因素很多,韓禮德等人把它們歸納為語場(field ofdiscourse)、語旨(tenor ofdiscourse)和語式(mode ofdiscourse)三類。
語場是話語在其中行使功能的整個事件以及說話人或寫作者有目的的活動,其中語言活動是最核心的部分[2]。語場由發生的事件、言語主題、談話參與者的目的活動等組成,體現了語境中的交際功能和目的。
語旨是指參與者之間的角度關系,即話語的參與者之間的一種永久性的或暫時性的相應的社會關系,體現的是語言的人際功能,并由語氣(mood)系統體現。語旨可以從正式程度、禮貌程度、非個人化程度和可接受程度這四個方面進行描述。
語式是指語言交際的渠道或媒介,包括修辭方式、事件中的話語發揮功能的方式,因此它包括語言采用的交際的媒介和渠道。特殊用途英語有確定的專業而且還要根據不同的交流對象把握交流的內容,重視的是各種表達程式。語式強調語言在交際中所起的作用,即口頭的還是書面的,它影響著主位結構和銜接手段,并通過語言的語篇來體現。
韓禮德的系統功能語言學對外語教學的主要貢獻之一是其激發了特殊用途英語教學理論和方法的產生,其理論基礎是功能主義語言觀。特殊用途英語并非一種特別的語言形式,而是專門供特定的社會文化群體所使用的一種語言范圍[1],是一種“語言學習為目的服務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特殊用途英語中詞句的意義可以說是由具體的語域特征所決定的。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學科領域,詞義也會大不相同。結合不同的領域研究語境不僅有利于語境的研究向縱深發展,而且能拓寬特殊用途英語研究的范圍,對特殊用途英語的研究者和使用者提高語言的規范性和準確度,豐富語言的創造力和表現力,增強語言美感和言語修養有著積極指導意義和學術價值。
Halliday認為“特殊用途英語教學可以使學習的目標更加精確和明確,而不是像普通語言課程那樣什么都學”。這就要求教學過程中應從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出發,強調語言的個性,著重分析語言的變體在不同場景中產生的效應。下面針對航空英語這一特殊用途英語,運用系統功能語言學中的語域理論進行分析,試圖對ESP教學帶來啟示。
The pilot controls the forces offlight and the aircraft’s direction and attitude bymeans offlight controls.Conventional flight controls consist ofa stick or wheel control column and rudder pedals,which control the movement ofthe elevator and ailerons and the rudder,respectively,through a system of cables or rods.In very sophisticated modern aircraft,there is no direct mechanical linkage between the pilot’s controls and the control surfaces;instead they are actuated by electric motors.The catch phrase for this arrangement is“fly-by-wire.”In addition,in some large and fast aircraft,controls are boosted byhydraulicallyor electricallyactuated systems.In both the fly-by-wire and boosted controls,the feel ofthe control reaction is fed back tothe pilot bysimulated means.
(一)語場:該語篇是對飛行操縱裝置的基本介紹,其文體歸屬事實性說明文。為適應語篇主題,語言選擇上有如下的特點:5句話中共使用了4個被動語態,是因為語篇的主題是對操縱裝置的介紹,屬于客觀對象,而非主觀的參與者。各小句的主位以說明操縱裝置的說明性詞匯為主,避免了主觀色彩濃厚的人稱作為其主位。為了體現較強的專業性,實義詞多為與飛機操縱裝置相關的專業術語,從而建立起了話題的歸屬范圍。由此可見,航空英語語篇在詞匯上的選擇多數是由語場的變化引起的。
(二)語旨:基于語篇是對客觀的飛行操縱裝置的介紹,形同在作沒有交際對象的獨白,只是向專業領域的人士介紹操縱裝置的情況。作者和讀者之間也就沒有任何人際交往的關系,他們之間沒有情感互動,從而是有距離的、平等的關系。所以該語篇自始至終使用了陳述語氣,語言也相對正式。被動語態和物質表意詞匯的運用也是為了盡顯對說明對象的客觀描述,而非表達作者的感情和態度。
(三)語式:該語篇所用詞匯屬于典型的科技領域書面用語。因而所用的語言具有一般書面語的三大特征:實義詞項密度高;名詞短語的頻繁使用,篇章更加概念化、抽象化,符合特殊用途英語專業性、學術性的特點。科技語域的交際渠道可以是面對面的口語交流,也可以是書面的交流以及知識的傳播。這種客觀語言無論以口語還是書面語形式出現,都是比較正式的。
“進行語域分析有一定的學術意義,但更多的還是教學意義”。在特殊用途英語教學中,語域分析可以幫助ESP教師制定出一個針對性更強的教學大綱,重點突出參加特殊用途英語課程的學生們在各自的專業學習和在將來的工作中常用的語言知識、語言技能的教學。教師應將ESP教學視作體現不同語域特征的情景教學,在不同的情景中,促使學生掌握合適、得體的語言特征,使特殊用途英語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進而提高其教學效果。
[1]Halliday,M.A.K,McIntosh,A.&.Strevens,P.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
[2]Halliday,M.A.K.&R,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H319
A
1008-178X(2012) 05-0170-02
2012-02-20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青年基金資助項目(Q2008-39)。
劉 宇(1975-),男,四川成都人,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空中乘務學院講師,碩士,從事特殊用途英語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