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敏
(新鄉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新鄉 453000)
基于中原經濟區建設的開放型外語人才培養
張利敏
(新鄉學院外國語學院,河南新鄉 453000)
開放型外語人才是中原經濟區建設中的重要因素。隨著河南與世界的交流與合作不斷發展,開放型人才越來越重要。本文通過走訪調查外語專業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了解社會對開放型外語人才的需求,提出培養的建議。
中原經濟區;開放型外語人才;培養方法
國務院在2011年9月28日作出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戰略決策。要想實現中原崛起和河南振興,人才資源是第一要素。中原經濟區發展建設及河南與世界的合作交流的不斷擴大需要多元化、開放型的外語人才。
開放型融合了“復合型”和“創新型”的內在特征。復合型要求外語人才具備寬厚扎實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還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創新型要求外語人才具備較強的應用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外語人才隊伍的質和量至關重要。對河南省開放型外語人才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既能深化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更可以為政府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決策提供理論和事實依據。
為此,筆者選取河南省三所不同級別的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對其就業情況、用人單位的需求現狀與面臨的問題進行調查,并對獲取的數據仔細分析,歸納總結開放型外語人才培養方面的問題和原因,力圖探求適合河南省情的開放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
課題組選取的調查對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首先,學生畢業的高校類型和級別不同,分別為歷史悠久的河南名校河南師范大學(一本)、新升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新鄉學院(二本)和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三本)。其次,被調查的畢業生包括這三所高校外國語學院歷屆畢業生各100名。再次,參與調查的就業單位30家,涉及不同性質和不同行業,其中,學校占26.7%,國有事業單位占22.4%,企業占36.4%,其它行業占14.5%。
本調查分為兩個方面,即畢業生調查和就業單位調查。前者有一定的實際工作經驗,對自己需求的外語知識比較明確并切合實際。筆直希望通過對其需求的調查和分析,對開放型外語人才的培養提出建議和意見,使得人才培養的模式符合大多數畢業生的實際需要。就業單位對外語人才的要求可以直接反映出整個市場和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狀況。
課題組自制了《中原經濟區建設緊缺的開放型外語人才培養研究調查問卷》,分為兩部分,前者供畢業生填寫,后者供用人單位填寫,分別包含12和10道選擇題以及三個問答題。筆者按每個選項的被選數量除以總人數,得出百分比進行統計。另外,課題組成員還對受訪者進行深入細致的訪談。問卷的調查結構主要以圖表的形式展現,而訪談的結果主要以論述的方式來總結。
調查自2011年7月開始,至10月中下旬結束。共發放畢業生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83份;發放用人單位問卷30份,收回有效問卷28份。經過認真的整理和統計分析之后,結果如下。
1.畢業生對開放型外語人才培養的需求
首先,開放型外語人才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并不為大多數人所了解。20%的受訪者對其聞所未聞;64%的受訪者聽說過這個概念,但了解程度不夠;只有16%的受訪者對其非常了解。
其次,受訪者對現有英語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評價不一。總的說來,大多數畢業生對課程的設置滿意。通過深入訪談,筆者獲知不滿意的受訪者希望多一些實用性較強、專業性突出的課程,這樣能使他們更容易找到工作,并且能更快地適應工作。對于教材,只有57.6%的學生感到滿意或較滿意。對教材滿意的學生比較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而不滿意的學生希望教材更貼合實際,多一些實際操作訓練和親自動手能力的培養。對于教師授課,大約有63.9%的畢業生滿意或較為滿意。通過訪談,我們得知有些教師不能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足夠的新知識和新信息,理論講述多于實踐操作,課本知識終于實訓聯系。
再次,畢業生對現有的社會實踐活動不甚滿意。在組織和參與社會實踐方面,學生比學校更為積極主動。雖然大多數高校給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機會,但由于崗位相對較少,大多數學生不能參與到學校提供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去。這說明高校的教學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
最后,參與調查的同學認為影響其成為開放型外語人才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考試制度的單一性和不合理,認識不到位和缺乏適當的科學指導是主要因素。另外,學校對人才培養的研究和改革不太重視,教師沒有給予合理的指導和幫助,這些都是制約學生成為開放型人才的因素。
2.用人單位對開放型外語人才的需求
隨著高校數量的不斷增加及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英語專業的畢業生人數持續上升。但是,傳統教學指引下的應試型高分英語人才越來越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首先,由于當今社會對外語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高要求,單一語言背景的英語專業畢業生不太受用人單位的歡迎。用人單位要求畢業生既有寬厚的基礎知識和扎實的基本技能及熟練的外語語言運用能力,同時也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較強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與社交溝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各級各類高等院校必須調整課程設置,改變人才培養模式,按照市場的要求進行訂單式培養,服務于中原經濟區的建設。
其次,通過調查,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外語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凸顯的問題。25.9%的用人單位認為畢業生專業知識欠缺是其在工作中的主要障礙。隨著河南商品市場和旅游市場的逐步開放,各類用人單位需要大量既能熟練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又能通曉涉外文秘、涉外法律知識、涉外導游的人才。30.4%的用人單位認為學生所學的知識和實際工作的要求相脫節,難以勝任專業性較強的工作。聘用員工之后,用人單位必須對其進行培訓之后才能上崗,這意味著用人單位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和物力。26.4%的用人單位認為畢業生的創新能力不足。當今信息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專業技能發展迅速。用人單位需要不斷接受新思想、吸收新知識、開拓新思路、開創新方法的人才。17.3%的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缺乏管理知識不滿意。隨著中原經濟區的建設,必定會有大量的外商、游客來河南投資經商、旅游觀光。河南的企事業單位也需要走出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因此外語專業的畢業生需要通曉國際商務管理和旅游管理。
在課程設置方面,首先保留傳統的加強語言知識的基礎課,這是培養外語人才的基石。其次,增加專業課數量和種類。再次,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解決課程理論和實際操作相分離的矛盾。
內容陳舊滯后,知識的輻射面較窄,抽象空洞是大多數教材的問題所在,而學生青睞更實用的教材。我們建議一線授課教師、用人單位參與到教材編寫中,以增加教材的實用性、針對性和科學性。
中原經濟區建設需要大量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偏重單純語言知識的授課模式受到了提高能力要求的沖擊。教師應該思考如何更好地把課堂知識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教學應該由單一的教授法轉為討論法、啟發法和小組學習法等等,以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外語專業教師隊伍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專業建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當前的師資隊伍無論從知識結構還是技能結構上都不盡如人意。對于現有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高校要加強培訓,可以有計劃地分批安排其到重點院校進修,到用人單位掛職鍛煉,參與企業經營管理,使其了解社會所需。
在校內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模擬環境,增加實踐機會。在校外,學校加強和用人單位的聯系,不斷擴大實習基地。高等院校應轉變思路,實施開放式辦學,與用人單位建立產學結合關系,增強辦學活力。
以服務河南省社會發展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己任的河南高校,必須加強與社會的結合,改革外語人才培養模式;社會相關行業也要為外語人才的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只有這樣,中原經濟區建設才能成功。
[1]劉鳳梅.與時俱進,培養21世紀復合型外語人才[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10).
[2]賈栗傈.論復合型外語人才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0(2).
[3]趙友巖.高校復合型外語人才培養方法探析[J].人才培養,2010(4).
G64
A
1008-178X(2012) 02-0127-03
2011-11-20
張利敏(1978-),女,河南新鄉人,新鄉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從事英語教學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