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麗
(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云計算是利用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或超級計算機集群,通過互聯網方式將計算資源免費或按需租用給使用者所提供的IT服務,是繼個人計算機、互聯網后的第三次IT革命。目前,世界很多國家已將云計算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重點發展。2010年10月,我國工信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通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無錫五個城市先行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據專家預測,云計算產業市場空間巨大,我國的市場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1萬億元,產業鏈上下游的多家上市公司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國家云計算試點城市的推出,該行業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北京和上海分別推出了“祥云工程”和“云海計劃”來支持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力圖打造云計算產業基地;福州提出建設中國東部云數據中心、國內云計算產業高端研發以及服務產業核心城市的戰略目標。此外天津、青島、濟南、南京、成都、佛山以及深圳等城市均已建立了云計算相關平臺。
哈爾濱市作為全國軟件及服務外包產業試點城市和全國首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之一,發展云計算產業具有優越的地理條件、雄厚的產業基礎、豐富的人才資源和充沛的能源儲備。這些獨特資源稟賦,為哈爾濱市發展云計算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優勢。黑龍江省副省長孫堯在哈爾濱市云計算產業發展基地啟動儀式上提出,要在哈爾濱市打造“中國云谷”,在哈南新城建設“國際數據城”,構建完整的云計算技術核心產業鏈,用3年時間形成百億規模的云計算新興產業,中長期目標是使其成為國家大型行業數據儲備中心、物聯網數據中心、政府數據中心、新媒體數據中心、電子商務數據中心和地理信息數據中心。目前,哈南國際數據城已建成5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近300余家,初步形成以基礎云為核心,物聯云、政務云、媒體云、公共云、醫療云、游戲云和互聯云等齊聚“云谷”的產業發展架構,表明哈爾濱市云計算產業開局良好。然而,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國際、國內的激烈競爭,哈爾濱市必須率先發展,搶占先機。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哈爾濱市已將電子信息產業列為加快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云計算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在國內外都屬于產業的起步階段,所以發展云計算產業是哈爾濱市產業結構調整的一次重大機遇,應將其提升到戰略高度加以重點扶植。目前,哈爾濱市的云計算產業正處在起步階段,與其他城市相比在某些方面還處于弱勢地位,例如:哈爾濱市在電子計算機硬件生產、網絡運營商發展、經營模式創新以及國家的政策支持等方面還與發達地區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發揮自身優勢,促進哈爾濱市云計算產業健康發展需要從全局的角度、乃至整合全省資源的角度謀劃發展。目前,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計劃”都制訂了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對發展重點、實施步驟、戰略目標等方面都做了統一的規劃和部署,而哈爾濱市僅在哈南新城建設中有所體現,還缺乏全市的統一規劃。要想超前發展,搶占先機,單靠哈南新城是無法實現的,必須盡快制定更加詳盡的云計算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定位、發展目標以及發展政策,引領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云計算應用范圍很廣,幾乎可以應用到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所以哈爾濱市發展云計算產業必須突出特色,應依托哈爾濱市現有的產業優勢錯位發展,重點打造惠及民生、市場空間廣闊的行業及高端服務業平臺。結合哈南新城的發展規劃,哈爾濱市應重點在裝備制造研發、地理信息及災備數據、醫療產品研發與應用、電子政務、物聯網、陽光教育、新媒體及軟件服務、電子商務、金融終端、農業技術及信息服務等領域應用云計算,加強云計算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結合,突出服務這一主題,實現云計算的商業價值,推動產業與產業、行業與行業、企業與企業的有效鏈接與互動,并實現科學的盈利模式。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結合不同的產業特點,研究如何實現與云計算產業的結合方式與盈利模式的創新,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培植一批先導用戶,發展一批中間運營商,扶持一批專業的服務企業,逐步將云計算先進技術推廣到各行各業。構建哈爾濱市完整的云計算產業鏈條,帶動信息技術產業整體提升,促進實體經濟全面發展。
云計算產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和資金門檻,直接面對的是世界范圍的網絡和服務競爭,發展速度與規模是該行業發展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整合資金、管理、人力和上下游資源,搶占技術高地是哈爾濱市惟一的選擇。
從以往哈爾濱市一些產業發展狀況看,很多產業起步較早、但發展慢,一些企業過度強調“自主研發”,市域內的企業間缺乏聯合與溝通,與外地企業在核心技術研發方面的合作也很不夠到位,經常是我們的研究成果還沒有成型,南方的企業已經開始批量生產。為了使云計算產業不重蹈覆轍,必須盡快建立有實質性合作的行業聯盟。由政府主導,通過行業協會對云計算行業中出現的共性難題設立研究項目,集中力量進行科技攻關,同時要強化同行業合作,降低內耗,共同促進云計算產業發展。據悉,我國已成立了“中關村云計算產業聯盟”、“中國云計算技術產業聯盟”等多個聯合體,政府應當鼓勵哈爾濱市的相關企業和組織參與這些聯盟,爭取實現信息與研究成果共享,共同攜手促進云計算產業的發展。
2010年11月在深圳舉辦了“中國云計算標準化研討會”,我國相關標準化組織也啟動了云計算的標準研究及規劃工作。由于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往往掌握著該行業的話語權,哈爾濱市應當組織引導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積極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也可先結合哈爾濱市哈南國際數據城的建設總結出一系列相關的地方性標準,進而再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確立哈爾濱市云計算產業的領先地位。
要通過各種媒體造勢,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同時可以通過專題推介活動,宣傳哈爾濱市云計算產業的發展優勢,例如針對日本等地質災害頻發的國家和地區,突出推介哈爾濱市的災備項目。
開展多層面、多形式的產業交流活動,加強哈爾濱市與國內外云計算領先企業間的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舉辦云計算產業高峰論壇,鼓勵哈爾濱市云計算企業面向全國提供優質的基礎設施服務和成熟解決方案,提高哈爾濱市云計算技術和服務企業的品牌影響力。
要對哈爾濱市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核心技術、關鍵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生產等方面給予資金支持,并出臺有關稅收、融資、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來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持續發展并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的運行中,最重要的資源是電力和水,所以,必須周密設計,確保安全,居安思危,做到萬無一失。同時提檔升級相關通訊等基礎設施,以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隨著云計算產業的發展,未來云安全平臺將用戶和安全廠商通過互聯網緊密相連,組成一個龐大的木馬、惡意軟件監測以及查殺網絡,將為每個用戶提供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從宏觀角度看,云計算網絡安全也面臨新的嚴峻挑戰,一旦受到病毒攻擊可能會給整個網絡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在建設之初就要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通過技術創新與標準的制定加大網絡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