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磊 王珍奇
(1.棗莊學院,山東棗莊277160;2.中國銀行棗莊分行,山東 棗莊277110)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年均保持9.8%的增長率。但從資本形成的角度來看,全國各地區之間的差異性非常突出。尤其是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省資金投入不足、資本利用率低的現象十分明顯。據統計,2009年云南省生產總值為6169.8億元,資本形成總額為3756.6億元,資本形成率為60.9%。但是,從云南省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看,資本總額為4944億元。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534.5億元,占10.81%;國內貸款1140.9億元,占23.07%;利用外資15.2億美元,占0.31%;自籌資金2401.9億元,占48.58%;其他資金851.5億元,占17.22%。由此可知,云南省的外資利用率不高,遠遠低于國內平均水平。且實際資本總額偏小,與國內其他省市相比其資本規模處于平均水平以下。
1.資本原始積累薄弱,資本利用率低
據統計,2009年我國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為260771.7億元,云南省為46686億元,占全國的17.9%。云南資本形成總額由2005年的1989.93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2666.73億元,年均增長率為8.46%,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2.固定資產投資不足,社會基礎設施薄弱
據統計,2010年全國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278121.9億元。其中,云南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為5528.71億元,占全國比重的1.99%。顯然,云南固定資產投資所占全國資本總額偏低。
3.資本市場不發達,資金存量不足
一是云南經濟發展比較緩慢,企業經濟效益差,經濟組織償付能力弱,從而造成資金流量相對不足;二是云南資本市場規模較小,證券化程度低,資本市場融資力度相對較弱。據有關資料顯示,2010年云南企業通過發行證券共籌集資金46.33億元,比2009年同期減少37.93億元。其中,28家A股總市值2777.68億元,占全國A股市值263221億元的1.06%。總之,云南民族地區證券發展水平相對比較低且證券化程度占全國比重較小。
4.銀行信貸資金使用率水平偏低
云南銀行信貸使用率水平偏低主要表現在商業銀行存貸款額度偏低。據統計,2010年全國商業銀行各項儲蓄金額為718238億元,其中云南商業銀行各項儲蓄金額為13411.49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為1.8%;全國各項貸款額為479196億元,其中云南貸款額為10568.78億元,占全國的比重2.2%。總之,云南存貸款額度相對比較低且存貸款比重基本持平。
5.資金外流現象比較嚴重
當前,東西部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形成了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快、投資環境優越、資本邊際效率高和投資風險整體低的局面。在資本的趨利效用誘導下,造成云南資金大量流向東部和中部地區。
6.吸引外資能力較弱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國外和港澳臺地區投資已成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力。但是,地處西南的云南利用外資明顯不足。據統計,全國利用外資由2006年的670.76億美元增加到1088.21億美元。其中,云南利用外資由2006年的4.29億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3.3億美元,云南利用外資占全國比重由0.64%增至1.22%,4年間實際增長0.58個百分點。云南吸引外資水平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1.基礎設施不完善
云南民族地區的地形主要以山地為主,其中耕地面積僅占16%,這一自然地理環境增加了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另外,雖然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改善了民族地區的交通運輸狀況,但由于一些偏遠地區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從而增加了民族地區開發建設成本。因此,高額的開發成本制約了基礎設施建設,影響了經濟發展。
2.產業結構不合理
從產業結構來看,云南民族地區的產業結構以傳統行業為主。尤其是一些農業、采掘業和原材料加工等。顯然,這些產業處于產業鏈低端,產品附加值不高,不利于地方經濟較快增長。另外,從發展方式來看,云南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資源開發和初級產品加工,因而產品創造的經濟價值比較低。
1.拓寬外部資本市場,促進自我資本積累。(1)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引進外資,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2)促進地區合作和企業合作,構建投融資平臺,多渠道吸引外部資金。
2.開拓內部資本市場,促進原始資本積累。(1)啟動民間資本市場,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速度;(2)培育民間小額資本市場,尤其是政府通過銀行類金融服務機構進行貸款資金擔保服務和資金償還服務,為企業和民間投資提供相應的保障,進而形成以國家和地方為主體的多元投資體系。
1.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2.完善民間融資法律、法規,引導企業、民間進行中長期投資;3.建立社會融資體系,加快短、簡、快小額貸款的發展。
1.適度調整農牧業產品結構,優化區域結構,提高產品質量。根據云南民族地區的區位優勢,發展高效特色農牧業以延長農產品生產鏈條;2.根據云南民族地區的特色植被,大力發展中草藥及半成品加工業務;3.根據云南民族地區原有自然資源,大力發展深加工產業;4.合理利用地方旅游資源,發展旅游業,并完善以旅游業為主的相關配套產業。
1.通過采用“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多元化吸納外來資金,促進地方經濟發展;2.鼓勵、吸引東部民間資本到云南民族地區投資興業。
[1]中國統計年鑒2011[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2]袁珠盈.芻議云南民族經濟發展的難點與對策[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3]云南統計年鑒2011[M].昆明: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