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坤
(哈爾濱商業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8)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關部門制定了36項配套措施,各地政府出臺具體措施和實施辦法達200多個,中小企業率先實現企穩回升,在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增長、科技創新與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眾多政策中,由于財稅政策對社會財富具有調節二次分配職能,運用財稅手段既體現了國家對廣大中小企業的關心和支持,也體現了政府扶持市場經濟競爭弱者的責任和作用。因此,財稅政策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基礎性作用。
市場經濟的根本屬性是競爭,而競爭又是保持經濟活力的關鍵。中小企業通過反對壟斷,避免過度集中,保持了競爭的活力,為經濟繁榮不斷注入新的活力。中小企業成為促進競爭與防止壟斷的推動者,同時又是與壟斷競爭的強有力對手。
企業規模越大,資本集中程度和有機構成就越高,吸納每一個勞動力就業所需資金也就越多。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同等數量的投資可以吸納更多的從業人員。組織成本低,經營靈活性大,適應外部環境變化能力較強也是中小企業保持較高就業機會的重要因素。據2011年統計資料顯示,前三季度中小企業全國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94萬人,為全年目標的110%,城鎮登記失業率仍處于2004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
中小企業往往是一個國家技術進步的重要載體,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源泉,是推動科技盡快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力量。由于中小企業經營靈活、高效的特點,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所耗費的時間和經歷的環節也大為縮短。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發揮的作用對高新技術行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生活。中小企業以其機制靈活、貼近市場、規模較小、沉沒成本和退出成本均較低等特點,可以直接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滿足客戶的定制需求,提高消費者的生活質量。
中小企業資金來源仍以自有資金為主,外部融資主要通過銀行信貸,而政府扶植資金不足,直接融資比例低,創業板和中小板的嚴格核準制和漫長排隊,使得90%以上的中小企業無法IPO融資。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風險資本、產業投資基金才剛剛興起,“遠水難解近渴”。
與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主要可以獲得短期貸款融資,中長期貸款比例較低,使中小企業無法進行長期投資,阻礙了中小企業發展壯大。
由于存款準備金率的大幅度提高,加劇了金融資源向壟斷企業和大型企業的傾斜和配給,明顯縮小了中小企業的可貸資金資源。
勞動力價格上升、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對中小企業的經營構成了嚴峻的挑戰。特別是逼近劉易斯拐點使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漸漸吞食了相當部分中小企業本來就微薄的利潤。
據調查,目前中小企業的實際稅費負擔普遍已超過30%,不少企業已超過50%,導致企業自身發展能力不足。雖然表面看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稅率為3%,但由于進項稅額不能抵扣,實際稅負要高于一般納稅人。另外中小企業的所得稅稅率較高,中小微型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多數中小企業無法受惠,中小企業實際承擔了25%的稅率。
1.財政補貼。中小企業振興公司設立了風險投資基金,直接對中小企業進行投資,投資的比例一般在20%~30%之間,最多不超過50%。政府通過專門的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這種貸款還款期長、利率低,風險由銀行承擔。此外,中小企業在成立兩年后,可以通過“地方中小企業培育基金”申請創業資金,期限為8年,利率為7%。
2.政府采購。韓國的中小企業廳規定必須優先購買實行“性能認證”和“性能保險”的中小企業產品,這樣有利于提高中小企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擴大了其銷路。
3.財政投融資。一是通過商業銀行的常規貸款和票據貼現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二是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銀行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三是成立信用擔保體系,為中小企業融資提供信用擔保。
規定資本金不足1億韓元的中小企業,年收入不足800萬韓元以下的部分按28%繳納法人稅,超過的部分按37.5%的稅率納稅,對于商業中小企業則按27%繳納法人稅。對于新創立的中小企業,自經營之日起,減免3~5年的法人稅和所得稅。對于設備投資的投資稅免征10%。為了鼓勵技術創新,規定中小企業每年可以從投入的研究費用中扣除6%,但是不得超過法人稅的15%。
1.加大對中小企業財政資金投入力度。一是中央財政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專項基金等,從無償資助、貸款貼息、資本金投入等方面扶植中小企業發展。二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和引導作用,建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設立企業風險補償獎勵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銀行和金融機構給予風險補償和獎勵,引導并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三是通過財政資金引導扶植融資性擔保機構,規范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擔保機構給予業務補助和保費補助,鼓勵為中小企業提供低費率擔保服務。四是積極運用財政專項資金建立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總體建設,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營造中小企業良好的發展環境。
2.通過政府采購加大對中小企業支持力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政府采購合同授予中小企業的比例僅在15%左右。一是要盡快制訂出臺針對中小企業的政府采購管理辦法,確立政府采購的中小企業采購項目預算總額應在30%以上,對大額采購項目進行適當拆分。二是對小微型企業產品的價格給予6% ~10%的扣除,用扣除后的價格參與評審。三是鼓勵大型企業和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與中小微型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參與政府采購活動。在聯合協議中小微型企業協議合同金額占合同金額30%以上的,給予聯合體2% ~3%的價格扣除。三是采購人應當在與中小企業簽訂政府采購合同時在履約保證金、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等方面給予中小企業適當支持。政府采購人應當按照合約規定按時足額支付采購資金。
3.建立健全財政投融資機制來拓寬融資渠道。國家應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為中小企業提供貼息貸款或低息貸款。一是組建政策性中小企業融資銀行,大力發展城市社區銀行,加快村鎮銀行、資金互助社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的發展;二是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建立以財政資金支持和補充政策性的信用擔保機構,壯大擔保機構的實力,充實擔保機構資本金,增強擔保機構抵御風險的能力;三是推進風險投資與股權基金的發展,建立由財政出資為主,吸引民間資本參與的風險投資公司開展風險投資;四是推進創業板和中小板的新股發行市場化改革,簡化核準程序,推動中小企業IPO融資。
1.加大稅收減免力度。一是增值稅方面將中小企業的起征點提高至60000元,中型企業的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3%,減半征收小型企業的增值稅稅額,免征微型企業的增值稅。二是調整營業稅起征點至國家規定的最高限額,將按期納營業稅起征點提高至20000元,按次納稅的每次或日銷售額提高至500元。三是永久性地免征微型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小型企業所得稅減半起征點標準60000元提高至100000元。四是對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殘疾人就業和靈活人員就業的中小企業給予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教育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優惠。五是對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簽訂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稅。
2.擴大稅收抵扣范圍。一是企業貸款利息的稅前扣除應當按其不超過2~3倍銀行基準利率的實際貸款利率予以全額抵扣。二是擴大小微型企業營業稅和所得稅的覆蓋面,放寬費用標準,允許小微型企業設立經營準備金和員工培訓基金等,并允許廣告費用、利息支出和捐贈支出等在稅前列支或抵扣稅金。
3.加快“費改稅”步伐。對小微型企業的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行政事業性收費等22項免征收費從3年內免征到永久性免征。全面清理整頓工商、環保、質檢和衛生等部門涉及中小企業的收費,重點是免征減征行政許可和強制準入的中介服務費、具有壟斷地位的經營服務費,杜絕對中小企業的各種亂收費、攤派和尋租腐敗,逐步實施費改稅改革。
[1]王建新.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策研究[J].中國財政,2012(7).
[2]嚴衛中.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J].現代企業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