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俊,鐘昌振
(1.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2.常德師范學校,湖南 常德 415000)
對高校社會科學成果評價主體與動機的探討
1徐元俊,2鐘昌振
(1.婁底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2.常德師范學校,湖南 常德 415000)
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是科研管理的風向標,對高校科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起著體制支撐、導向和激勵作用。近期國家出臺一系列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文件,說明了高校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社會科學成果評價主體是多元的,處于不同角色的評價主體會有不同的評價動機。
高等學校;社會科學;評價主體;評價動機
社會科學其一級學科種類繁多,且內涵十分豐富。那么,對社會科學成果進行評價,其評價主體應具有多元性。從社科成果產生的流程來看,一般由期刊編輯(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學術共同體(評價中介機構)、科研管理部門、社會受眾等構成評價主體。評價主體按照一定的標準對評價客體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社會科學成果評價動機的純潔性與目標的明確性,是確保高校社科成果評價質量、評價和科學性與公正的關鍵要素。對于社科成果不同的評價主體來說,其評價動機與目的也是不相同的。
1.高校社會科學成果
指由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在從事社會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時,所發表或出版的學術論文與學術專著,以及從事社會科學項目(課題)研究撰寫的研究報告等成果。
2.動機及評價動機
動機是激勵和維持人的行動,并將使行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內部動因,其產生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內在條件,即需要;二是外在條件,即刺激[1]。從動機理論的角度來看,動機是行為性質和結果的首要決定因素。評價也就是指評定、比較、估量其價值,是人們把握價值的一種精神形式。高校社會科學成果評價動機,是評價者以一定的評價動機和目標為出發點,對教師公開發表的社會科學成果和研究報告的實踐價值、創新程度、影響力度、社會效益等方面做的價值判斷。
我國高等學校是社會科學成果產生的主要陣地,同時,高??蒲泄芾聿块T也是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的重要主體。各高校從自己所處的位置及視角出發,對社會科學成果的評獎、鑒定、社科項目評審與立項,以及對教師科研業績進行考核等,都是從自身需要的內部動因出發,因此,評價主體所處的角色不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評價動機。
1.科研管理者及其評價動機
科研管理者既包括政府社科管理部門,也包括高校科研管理部門和學術組織從事管理的人員。政府社科管理部門是指各級政府從事社會科學管理的機構及部門,運用科學的管理知識與方法對高校社會科學成果實施管理與評價,這里主要是指教師申報由政府主辦的“優秀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高??蒲泄芾聿块T是組織和實施社會科學研究的專門管理機構,可分為社科處(本科院校)或科研處(高職院校),主要對教師年度完成的科研成果進行評價、以及社科研究項目的結題成果組織專家進行評價。
高校社科處(或科研處)作為科研管理和評價主體,其評價動機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功利性。根據本校所設學科和辦學定位,通過評價的導向功能,引導教師提高社科成果的發表量和引用率,以增強本校的社會知名度,使學術成果在同類高校的排名中靠前;通過評價的診斷功能,發現科研管理存在的缺陷,以制定或修改科研社科管理制度,搞好社科成果管理與推廣應用;通過評價的激勵功能,促進教師加強社科研究,以獲取更多社科項目和成果獎,推動社會科學的繁榮與發展。
2.學術共同體及其評價動機
社會科學包含有二十多個一級學科,就某一學科來說,有著共同學術研究目標、專門學術訓練,以學術研究為職業、大體自治的學者組成的團體。即“一群志同道合的學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規范,相互尊重、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推動學術的發展,從而形成的群體。按馬克斯?韋伯的說法,學術共同體的成員,必須‘以學術為志業’,在這里,科學成為了一種存在方式,一種人生態度,甚至是一種精神境界”[2]。學術共同體的評價對同一學科領域來說,具有一定的學術權威性,在高校一般由本學科的同行專家構成,有些由學術委員會、教授委員會的專家或聘請校外同行專家進行評價。
學術共同體的評價是國際通行的同行評議的一種新表述,“由于同一領域或相近領域的研究者熟知該領域的學科發展概況和學術思想,并且遵循的是同一套研究范式,因此他們比外行人更清楚某人或某成果在學術上所達到的高度以及應用前景”[3]。學術共同體評價動機主要是站在學術的觀點與立場上,對重要的社科成果評獎、項目評審做出比較權威的結論,通過評價診斷功能揭示評價客件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評價的激勵功能闡明被評價者的亮點,促使研究人員朝預定的目標努力;通過評價的導向功能發現研究成果的價值與推廣價值,從而達到推動高校社會科學研究工作有序、有效進行的目的
3.社科研究者及其評價動機
從事社會科學研究者可以分為個體和團體,就高校來說個體研究者是以教師個人為研究主體,通常是一些對社會科學有著很深造詣的學科專家、學者或科研愛好者。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與發展,其分類也越來越細,社會科學各大學科之間已經呈現出交叉與融合的局面,這種由個體單獨進行研究已很大少見了。更多的是以研究團隊的形式、集合眾人研究力量進行集體攻克,比如社會科學項目(課題)研究組、學科研究中心等等。
高校教師做為社會科學的研究者,評價動機主要是通過對客本的了解、調研、閱讀,認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將會吸取、采納,并以自己的觀點來評論、評價學術成果的價值與社會效果。同時,也給自己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借鑒及引用。通過評價來調查了解同行們社科研究的動態,比較自己對社會問題研究的層次與研究水平,繼承和發展他人研究成果,推動高校社會科學的進步和繁榮。
4.成果運用者及其評價動機
社科成果的運用者是指社會科學成果影響和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一般由個人、團體、部門和組織等構成。社會科學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比如教師通過運用教育科學的最新成果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政府管理部門采納有價值的社會科學成果調整國民經濟計劃與宏觀決策。
社會科學成果最終的目的是要應用到社會中指導社會的管理、發展和進步。教師做為社科成果的運用者,其評價動機主要是發現運用社會科學成果認識和改造社會過程中知識、方法、過程和效果方面的利弊。因而評價有利于提高社會科學成果的應用性,比如經濟學中經濟調節方法,教育學中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管理學中的組織程序等等。通過運用者的評價,達到發現并改進社會科學成果運用過程中的問題和不足,促進高校社會科學發展的目的。
5.成果受用者及其評價動機
社會科學成果受用者是指社會科學成果作用的對象或效果的享用者、承受者和直接感受者。就高校來說,受用者主要來自學生、教師及管理人員,也有產學研合作的直接受益單位和社會大眾。如一個社會科學項目研究的成果或研究報告,可能會對政府的宏觀決策、高校內部管理產生影響,那么被政府采用最明顯的受用者就是社會大眾,而被高校當局采用將惠及師生員工。如南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研制的“CSSCI”引文索引,被政府科研管理機構、高??蒲泄芾聿块T及科研工作者廣泛認可并采用。
教師做為社科成果的受用者,評價的動機主要是通過他們自身的體會,來評價、判斷社會科學成果的有效滿足。受用者所反映的問題就是最直接的社會需求,受用者越廣泛,社會需求就越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也就越具有研究解決的必要。社會科學成果只有面向合適的對象運用時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性,而一般的參考標準就是受用者的需求及評價。社會科學成果的價值由對社會科學受用者的效用性來體現,對受用者有益、有效的作用效果越大,社會科學成果價值就越大,而受用者作用的范圍越廣,則社會科學成果越具有普遍意義。
6.旁觀者及其評價動機
由于每一項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運用所產生效果不同,在一定的社會區域或群體范圍之內受影響,而在此以外的個體或群體就是旁觀者。在社會科學成果運用評價時,往往是第三方或中介機構身份充當社會科學成果評價主體,由于這些旁觀者與所要評價的客體之間沒有利益相關,往往能夠保持中立的評價觀點、遵循社會科學知識和規律本身,能做出有效中肯的評價。就高校來說,旁觀者可以是教師群體,但更多的學生群體以及高校直接服務的地方社會受眾群體。
旁觀者一般屬于社會科學系統組成以外、不受社會科學系統影響的第三方人員或群體組成,旁觀者與評價的主體和客體之間沒有核心的利益關系,因而其評價動機和評價結果更具有客觀性。旁觀者的評價動機是客觀的對社會科學研究成果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以更加客觀的立場去發現、研究、解決社會科學本身及其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判斷社會科學知識及其成果的價值,推廣社會科學知識及其成果的應用,提高社會科學成果應用的效用性、引導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方向,推動社會科學的進步和發展等。
對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由于受視角、視野及所處的角色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同。社科成果的受用者和旁觀者的評價能反映一定的民意,而成果的研究者和運用者的評價能反映一定的水平,社科成果的管理者和學術共同體的評價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學術性。只有將多主體的評價相結合,才可以相互印證、相互補充和相互完善,形成全面、公正、準確的評價結果。假若由院領導或科研管理部門壟斷社科成果評價,極容易導致過度“行政化”而產生學術腐敗,這不利于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因此,高校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活動能否具有公信力,必須制定一套科學的評價機制,接受社會輿論的監督和批評,以防止由高校領導說了算的“為官是舉”的情況發生,也能預防評價活動中“認人為親”、“學術腐敗”和“道德出軌”現象的出現。
[1] 趙文軍,等.虛擬團隊中的知識共享動因探析[J].情報雜志,2011,(7).
[2] 韓啟德.學術共同體當承擔學術評價重任[N].光明日報,2009-10-12.
[3] 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局.美國人文社會科學現狀與發展[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Assessment Subject and Motivation of Universities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s
XU Yuan-jun, ZHONG Chang-zhen
Universities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s assessment is the weather van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it plays a supporting, directing, and stimulating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universities’ leve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ore competence.The subjects of social science achievements are diverse, and different assessment subjects will have different assessment motivation.
universities; social science; evaluation subject; evaluation motivation
G644
A
1008-7427(2012)08-0122-02
2012-05-15
湖南省省情決策課題《湖南地方高校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2BZZ95,主持人:徐元俊。
作者徐元俊系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鐘昌振系常德師范學校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