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韓山師范學院,廣東 潮州 521000)
輔導員工作之勤工助學管理的探索
劉雪梅
(韓山師范學院,廣東 潮州 521000)
勤工助學是高校資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方式之一,既能解決貧困學生經濟上的困難,又能鍛煉學生的能力。本文較為全面的闡述了勤工助學的現狀和問題、重要性以及對輔導員做好勤工助學管理工作進行了深入地思考。
輔導員;勤工助學;大學生
近年,高校貧困生人數在不斷增多,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大學生思想的沖擊在不斷加大,特別是對貧困生心理發展的影響,使勤工助學的管理工作變得日益復雜。
首先,很多高校沒有專門的部門或人員專管勤工助學工作,對其重視程度不夠。大多高校的做法是將勤工助學工作交由輔導員管理。然而輔導員的本職工作就較多,較繁重,也沒有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深入研究開展勤工助學工作。其次,高校的勤工助學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也不完善,缺乏對勤工助學學生工作績效的考核,很多高校勤工助學的工作流于形式,只要學生到崗即可,對學生勤工助學工作質量沒有明確要求,學生工作好壞都一樣,這不僅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會使學生養成懶散的工作態度和習慣,對以后走入社會產生消極的影響。此外,很多高校的勤工助學崗位缺乏,資助力度也較小,遠遠不能滿足貧困生的需求。再次,部分貧困生對參加勤工助學的認識存在很大偏差,認為參加勤工助學是件丟臉的事,怕被同學看不起,甚至也有些貧困生吃不了苦,受不了累而不愿意參加勤工助學。最后,也有一些貧困生處理不好勤工助學和學習的關系,影響了學習成績。因此,輔導員在從事勤工助學管理工作時,一定要重視對貧困生的心理,工作態度,工作和學習關系等等的教育,正確引導貧困大學生做好勤工助學,使勤工助學達到助人和育人的目的。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不斷加劇,高校又實行收費制度,貧困生數量在不斷增加,解決貧困生的問題已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一項重要課題。國務院也先后頒發了一系列文件,強調對貧困生的資助,社會各界包括高校在內也都組織了一些力量以多種形式來關心高校貧困生的成長。但這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特別是大多數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再者,高校也不是慈善機構,對貧困學生的資助不等于補助,不是學生有經濟困難就可以領取生活補助。研究發現,勤工助學是高校資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的很好形式,不僅解決了貧困生的生活困難而且在培養大學生實際工作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上發揮積極作用。勤工助學,是指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的,以獲得勞動報酬或培養能力為主要目的各種勞動或服務。它是大學生熟悉社會、走向社會的重要實踐方式之一。對一些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勤工助學緩解他們的經濟負擔,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也可以通過勤工助學增長實踐經驗。勤工助學也是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高校通過勤工助學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毅力和獨立意識,鍛煉大學的意志,提高大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包括表達、管理、創造、社交等等能力,同時勤工助學還是理論聯系實踐的一種形式。目前,由于高校勤工助學崗位的缺乏,不少高校勤工助學崗位僅對貧困生開放,輔導員在開展勤工助學工作時,要充分認識到勤工助學的重要性,要充分認識勤工助學的助人和育人功能,特別是育人功能,在實際工作中,輔導員要通過各種途徑發揮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
(一)積極開拓勤工助學崗位
勤工助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需求多,崗位少。一所學校所能提供的勤工助學崗位是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培養大學生的需求,甚至還不能滿足對貧困生資助的需求。因此,輔導員在開展勤工助學管理工作時不能只將眼光盯在學校提供的崗位上,要積極的利用學校提供的平臺和政策,將勤工助學活動推向社會,去發展更大的市場,挖掘更多崗位。例如,與學校附近的企事業單位建立良好關系,為我們的大學生開拓兼職崗位,如擔任宣傳資料的發放,電腦維護,打字,翻譯,短期項目的開發助理等等。利用自己或同事朋友的關系,為學生介紹家教等勤工助學崗位。建立勤工助學信息網絡,利用輔導員常和學生接觸交流的優勢,也可以從學生或學生家長處獲得勤工助學的信息,并將勤工助學的機會向學生介紹,特別是貧困大學生。輔導員在開拓勤工助學的崗位時,不但要注重量上增加,也要注重質上的提高。質上的提高,是指輔導員盡量開拓知識技術性崗位,如企業的研發助理,文件翻譯等等。另外,還要注意維權和安全,輔導員在開拓勤工助學崗位時,應將安全放在考核的首位,保證學生在進行勤工助學時的人身安全,同時要開拓正規的企事業單位,避免學生的工資不能按時發放等等事件的發生,
(二)加強勤工助學活動的監管
由于多數高校勤工助學崗位不足,學校只能將這些崗位向貧困生開放。但是勤工助學,除了能給大學生提供勞動報酬之外,也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多種能力。所以,有不少非貧困生為了提高自身的能力,也主動積極的申請勤工助學崗位。輔導員要認真甄別這類現象,做好非貧困生的思想工作,向非貧困生講清道理,讓他們能真正理解目前的現狀,心甘情愿的將機會讓給貧困生。也有少數貧困大學生在進行勤工助學時,工作態度不端正,敷衍了事。輔導員要認真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懂得珍惜機會,在勤工助學中得到鍛煉。有些在校外單位進行勤工助學的學生,輔導員要積極引導大學生和外單位搞好關系,讓大學生在不僅僅能完成上級主管較高的勤工助學任務,還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展現大學生的風采。大學生在勤工助學權益受到侵犯時,輔導員要積極主動的向學校領導反映,幫助大學生維權。
(三)加強對貧困生的心理輔導
輔導員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不能放松對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特別是貧困生的心理輔導。研究表明,由于經濟壓力、家庭教育因素等等原因導致貧困生心理問題的發生率和復雜性都要超過非貧困生。貧困生往往表現出敏感、自卑、缺乏信心、心理承受能力弱、自我封閉、嫉妒心強、過分自尊等等心理特征。有些貧困生甚至有參加勤工助學會被同學看不起,沒有面子等不健康心理。輔導員在進行貧困生的勤工助學管理工作時,不能僅僅停留在給他們安排工作崗位上,更要注重對他們的心理健康輔導。輔導員要結合貧困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積極引導貧困生正視現實,消除他們不健康的心理問題。輔導員還要積極主動通過多種形式如心理健康調查,為貧困生建立心理檔案,做到心理問題早預警、早干預。
(四)不斷完善勤工助學的制度和運行機制
輔導員在開展勤工助學工作時,要克服種種困難,通過實踐不斷地完善勤工助學的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如建立健全勤工助學的領導機構,建立大學生勤工助學的管理辦法,建立勤工助學崗位管理辦法和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懲罰制度,建立勤工助學信息管理平臺等等。輔導員只有通過實踐的不斷積累,逐步完善勤工助學制度和運行機制,才能保證勤工助學這個系統工程的規范化、制度化和長期性的順利運轉。
[1] 李靖茂,符志剛,邱偉青. 高校勤工助學育人模式探討[J]. 南方論刊, 2005,4.
[2] 張曉琴. 充分發揮勤工助學的育人功能[J]. 中國林業教育,2005,6.
[3] 林燕飛. 開展貧困生勤工助學工作的探索[J]. 高等農業教育,2001,4.
G645
A
1008-7427(2012)05-0051-01
201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