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敏
(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016)
“新時期”是指金融危機之后,整個世界經濟呈現低迷狀況,美國經濟復蘇的腳步緩慢,歐債危機至今仍未得到解決。在此影響下,中國的外貿受到嚴峻考驗。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上半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8398.4億美元,同比增長8%,增長速度低于預期的10%,僅為個位數增長。其中,一月份的出口為負增長,為-0.5%,令全年外貿增長壓力增大。
企業員工的忠誠度是指員工對于企業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指向和心理歸屬,即員工對所服務的企業盡心竭力的奉獻程度。依據員工積極與主動性的強弱,員工忠誠可分為主動忠誠和被動忠誠。前者是指員工主觀上具有忠誠于企業的愿望,這種愿望往往是由于企業與員工目標的高度一致,企業幫助員工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等因素造成的。被動忠誠是指員工本身不愿意長期留在企業里,只是由于一些約束因素,如高工資、自身經驗、交通條件等,而不得不留在企業里,一旦這些條件消失,員工就可能不再對企業忠誠了。
外貿企業員工忠誠度的重要性體現在企業里各部門員工的特殊地位。外貿企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外貿企業中的各個部門員工都具有其特殊的地位,下面對業務人員、財務人員、單證人員和技術人員等的特殊地位做個一一介紹。
1.外貿業務員與客戶零距離接觸
外貿企業對于業務人員忠誠度的要求要遠遠大于其他類型的企業。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外貿企業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外貿企業針對的是國外客戶,從尋找潛在顧客到最終成交,業務人員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在展銷會上,外商因為業務人員開始認識這個產品,這家企業;在交易磋商中,外商會因為業務人員的專業介紹而下單;在生產的過程中,外商一般會通過郵件與業務人員進行交流確認生產和發貨的情況;最后發完貨,一般也是經由業務人員與外商進行催款與售后服務。因此在外貿的整個流程中,由始至終,業務人員是與客戶聯系最緊密的一個,其程度往往超越了老板與客戶接觸的頻率。
2.外貿業務員擁有外貿企業的特權
一家外貿企業中,一般都是以外貿業務員為核心的。業務部門往往也就是一家外貿企業最核心的部門,其他部門都需要跟它配合,前面有技術部門、財務部門等,后面有跟單部門、生產部門、單證部門等。因此,一位出色的業務人員,他必須是既能獨立核算,報價,也懂產品和業務的人。在與客戶的磋商過程中,業務人員,特別是手中有大客戶的業務員,也就相應地擁有了能單獨報價、安排優先生產,優先出貨等特權。
3.財務人員是外貿企業的“財神”
外貿企業的財務相對復雜,特別是有出口退稅一塊。在當前中國出口還是主要依賴成本優勢的情況下,出口退稅成為了眾多外貿企業盈利的“唯一法寶”。財務人員及時有效地辦理各項退稅手續是及時取得退稅的唯一途徑。此外,一位經驗豐富的財務也是公司的“守護者”,能夠及時發現外商的資信問題或是及時提醒業務員催款等等,都是外貿企業平穩度過的保證。
4.單證部門是“后勤”保障
或許,并不是所有的外貿企業都有單證部門,不過只要有外貿企業就必須要有單證員。國際貿易中單證員所繕制單證質量的高低決定了外貿企業收款速度的快慢和收款金額的多少,特別是在信用證付款方式下更是如此。此外。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在未來的不久,單證將進行標準化制作,到時不符單據恐怕連海關都過不了,更不用說能達到客戶手中了。
5.技術部門是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法寶”
在外貿企業中,產品的更新換代歷來都很重要。在當前外貿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技術部門的任務就不僅僅是設計出新式樣或是新功能,還需要讓這些新產品的性能能夠符合貿易合作國各式各樣的標準,否則就連合作的機會都沒有。因此技術部門往往需要跟業務部門緊密配合,及時準確地把握外商意圖,提供合適的產品。
外貿業務員與其他員工相比,其忠誠度的問題最為嚴重,也就是說外貿業務員的“被動忠誠度”是最高的,因此接下來就針對外貿業務員來說明外貿企業中忠誠度存在的問題:
1.行業誘惑大,跳槽頻繁
“老外的錢最好賺”,外貿企業歷來都是以“出力少,賺錢快”而為大家所熟知。金融危機之前,國際貿易專業是最熱門的專業之一,外貿企業是最熱門的單位,不怕找不到人。而且外貿行業比較特殊的一點就是,它的客戶是外國人,因此作為外貿業務人員能夠出國談判,參觀交流的機會就比較多,外貿業務員中有一部分就是因為出國機會的多少而選擇“跳槽”。另外,在業務人員熟悉了整個業務流程之后,在不同行業間都可以較快地熟悉上崗,能夠在總體上把握交易的流程。因此,當一家產品不好做了,業務人員就能較快地做出決定,選擇進入另一產品領域的幾率就較高。
2.行業惡性循環不止
飛單,挖客戶,另立山頭壓價搶訂單等已經成為外貿企業“公開的秘密”。外貿業務員位置的特殊性使其與客戶之間的熟悉度要高于其他人,在取得產品資料的基礎上,外貿業務員能夠成為老板也就不是什么難事了。在“付出少,回報多”的情況下,跟隨者就會越來越多,更多的人愿意嘗試,慢慢地,也就成為了一種“習慣”,一家公司里,第一批業務員成功了,第二批,第三批就會跟著用同樣的做法……
3.新手眼高手低,容易離職
這是所有行業共同存在的問題。剛畢業的學生,在學校里,在社會上,都能聽到關于業務人員成為企業老總的經典案例。因此,在他們的意識里,業務人員與高薪,與“白領”自然是劃等號的,而在現實社會中,特別是收到近幾年外貿形勢的影響,其待遇肯定是大不如前,而身為業務人員,了解產品是最基本的職責,如果下工廠是被畢業生認為是與身份不符的事情,那么,離職就在意料之中了。
4.“大環境”因素,較低敬業度
中國人才跳槽頻率高是中國式特色,外貿企業的員工自然也是其中做出“貢獻”的一員。2011年,多家國際管理咨詢機構公布了有關員工“敬業度”或跳槽率的調查。其中中國上班族的多項“指標”居然偏低:敬業度僅稍稍超過五成,1/3的人老想著“另謀高就”。不少在華有分支機構的外國企業的負責人也抱怨,“在中國,難的是留不住人”。研究顯示,2011年全球員工敬業度為66%,而中國員工的敬業度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5個百分點,僅為51%,換句話說,每兩人當中就有一人是不敬業的。
1.加劇外貿企業轉型升級的難度
“十二五”規劃中,國家從宏觀上提出要從“外貿大國”轉變為“外貿強國”。接下來,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就是要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把“加工”、“貼牌”和“廉價產品”等這些商標拿掉,轉變為高附加值的產品,打造出中國企業自己的品牌,提高中國出口產品的品質和價格。而外貿業務員和其他部門員工的低忠誠度造成企業經營管理、資金運轉以及技術升級等等方面的問題,使得企業在轉型升級中背上了沉重枷鎖,步履艱難。
2.給外貿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外貿業務人員的飛單,挖客戶等慣性做法最直接的就是給外貿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最近有個很典型的例子:浙江臺州有一家做節日燈的貿易公司,一開始公司的國外訂單很多。但是由于公司業務經理的飛單行為,令該公司的銷售額從2007年的3300萬元萎縮到2008年的2000 萬元,最后到2009年公司的全部訂單額僅有100萬元,經濟損失高達97%,經營陷入絕境。
3.泄露商業機密,外貿企業損失慘重
“商場如戰場”,無論是業務員或是技術人員的跳槽或是自立門口,或多或少都會將原有企業的一些機密帶出去,流傳開,這些“無形資產”的損失,有時才是最致命的。寧波市民營外貿企業商會2009年對寧波400家中等以上規模企業進行調查,發現100%的企業都有過商業經營秘密被侵害的遭遇,經濟損失在 50 萬元以上的占 1/3。調查還顯示,80%的商業秘密在職工跳槽時被帶走,這些跳槽者大多是企業的業務骨干和核心秘密的掌握者,對企業內部情況了如指掌。2010年9月,《浙商》雜志向100家樣本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發現,被竊取過商業機密的企業占比高達41.6%。
4.造成人才流失,外貿難以“做大做強”
21世紀最缺的就是人才,而人才的競爭歷來都是各大企業競相爭奪的目標。外貿企業的業務人員、技術人員等都是企業的核心力量,如果這些人員不具備較高忠誠度,那么企業就不能有序進行,那么企業的正常運營就成問題,更不用說要“做大做強”。
綜上所述,員工忠誠度的問題在外貿企業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而解決員工忠誠度問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個互動的過程,需要各外貿企業依據自身特色營造合適的企業文化氛圍,用心經營,化企業員工的“被動忠誠”為“主動忠誠”。
[1]鄭建村.員工忠誠度下降原因及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2,(5).
[2]劉晶晶.企業如何提高知識型員工的忠誠度[J].經濟研究導刊,2012,(13).
[3]喬建利.淺析影響企業員工忠誠度的因素及提高對策[J].經濟師,2012,(4).
[4]外貿企業商業秘密保護與維權:飛單、挖客戶、員工跳槽[EB/OL].http://www.chinaru.info/huarenhuashang/eluosihuashang/9842.shtml
[5]中國員工敬業度全球偏低,單靠薪酬留不住員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7/30/c_123495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