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峰,盧萬合,孫瑩悅,余 延
(1.吉林師范大學,吉林 四平 136000;2.英山一中,湖北 英山 438700)
旅游酒店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的重要就業渠道,酒店職業技能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們酒店就業的成功率及就業層次。因此,酒店實訓課程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師隊伍仍是制約酒店實訓課程的突出環節,實踐證明,只有打造一流的酒店實訓教師隊伍,才能夠保障酒店實訓課程的效果。加強酒店實訓教師的繼續教育,能夠不斷更新實訓教師的存量知識和實踐技能,是保證酒店實訓課程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院校一般并沒有專職的酒店實訓教師,酒店實訓教師往往都是由酒店相關理論課教師兼任,而這些教師的專業存量知識往往來源于其大學期間的學習以及專業實習,大學期間專業課程較多,單純的酒店實訓課程畢竟有限,進入酒店的專業實習時間也有限,實踐證明,僅僅靠這些知識對學生進行酒店實訓是遠遠不夠的,必要的繼續教育對于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訓教師來說是勢在必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酒店業發展迅速,管理和服務理念不斷更新,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我國大型豪華旅游酒店不斷增多,成為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學校教育也必須適應就業市場的不斷變化,不斷提高實訓教師的教學水平。
所謂“綜合化”繼續教育模式是吉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總結出的一套專門針對酒店實訓教師的繼續教育模式,具體來說就是突破傳統單一的“集中培訓式”繼續教育模式,結合學校實訓教師的現狀,整合各類繼續教育的優勢,動員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頭并進”的策略,走出了一條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訓教師繼續教育的新路。
1.校內酒店實訓教師“走出去”。第一,酒店實訓教師直接到酒店去頂崗實習。教師的這種頂崗實習與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頂崗實習形式上是一致的,頂崗實習的實訓教師直接到酒店的前臺、客房等一線部門工作,這樣實訓教師就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勢必保證他們的實訓課程的講解和訓練中能夠應對自如。吉林師范大學針對實訓教師頂崗實習專門制定了《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實踐培訓的暫行規定》,明確了頂崗實習的目的、參與對象、實踐時間、實踐內容、實踐管理與考核等,使得酒店實訓教師頂崗實習有了明確的指導文件,該規定對旅游管理其他相關培訓也有了較為詳細的說明。酒店實訓教師的頂崗實習不僅鍛煉了一線實訓教師的實踐技能,而且加強了與相關企業的聯系,深化了校企合作。第二,酒店實訓教師通過“嫁接學習”,到更高層次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學習。所謂“嫁接學習”就是讓本校酒店實訓教師教師到高層次的院校和科研院所去“插班”學習,有針對性地學習酒店實訓的相關內容,這種“插班”的自由度較大,可以直接和本科生一塊學習某一學期,也可以專門學習一門課程或多門課程。“嫁接學習”使得實訓教師繼續教育的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2.外聘專家“請進來”。第一,邀請酒店培訓專家到學校,聘任他們為兼職教師。各大酒店的人力資源部門都有專門的培訓專家,負責新進員工的培訓工作,他們的酒店實踐技能很強,實訓經驗豐富,如能將這些專家請到學校,為學生授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實當中,因工作等原因,請到這些培訓專家是十分困難的,授課時間就是很難解決的問題,吉林師范大學在不斷摸索中總結經驗,形成了一整套聘任這些專家的技巧,其中充分利用酒店選拔實習生的時間,就能夠很好的解決專家的時間沖突。第二,邀請知名研究學者來校授課。大中專院校互聘學者講學已經非常普遍,如果能要求領域內著名學者為廣大實訓教師授課,不但能提高實訓教師的業務水平,而且通過與學科領域內的“大家”充分交流,還能夠培養實訓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真正起到拓展和提高的作用。
集中培訓就是由實訓教師所在學校統一組織,所有實訓教師在同一時間參加固定課程的培訓,集中培訓的優勢在于能夠將培訓內容短時間、集中地傳授給實訓教師,但其也有固有的問題,集中培訓費用高,不能反映實訓教師的個體差異等,長期以來,集中培訓都是我國大專院校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形式,酒店實訓教師亦是如此。自主學習就是實訓教師根據自身的特點,選取恰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相關課程,自主學習具有靈活性高,節約成本等優點,但學習效率很難得到保證。集中培訓與自主學習各有優勢,又各有不足,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時間、地域、對象、目標、內容等方面的不同,選擇適合的培訓方式,努力使二者相輔相成,優勢互補,使它們在實訓教師的成長發展過程中發揮最好的作用[1]。
1.實訓教師定期開展專題教研活動。專題教研活動是實訓教師校內互學的重要渠道,吉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具有開展專題教研活動的優良傳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酒店實訓教師專題教研活動開展的最佳時機是在實訓課程前,所有實訓教師及相關的理論課教師集中在一起,針對實踐技能的操作及教學進行反復研討,從而選取最佳方案進行教學。
2.適時組織教師職業技能大賽。教師職業技能大賽就是組織實訓教師針對某一實訓課程或者某一實訓技能組織比賽,其目的是“以賽帶練”,調動實訓教師的積極性,客觀上推動實訓課程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職業技能大賽的評委由業界專家、學者和學生共同組成,通過比賽也可以發現實訓教學中的問題,從而采取恰當措施規避這些問題。
3.構建并完善網絡資料平臺。吉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料,并且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共享,讓每一名教師都能夠從中受益。網絡資料平臺的建立無形中拓展了實訓教師的學習空間,豐富了他們的知識來源,另一方面也為教師們建立了一個展示平臺,讓他們的教學成果、教學發現能夠得以傳播、驗證。
酒店實訓教師應該考取研究生等提高學歷層次,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還應注重教師各類職業資格證的考取,取得一定的職業從業資質,并將兩者結合起來,成長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吉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共有6名實訓教師,全部考取碩士研究生,并順利畢業,其中1名實訓教師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絕大多數實訓教師都擁有各類型的職業資格證書,教學科研能力顯著提高,兩名教師在學校教師講課大賽中獲得“優勝獎”,主持各類教科研項目多項。
繼續教育必然要支出一定的經費,這也是各大中院校酒店實訓教師繼續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制約因素,吉林師范大學在這一方面大膽創新,加大學校在教師繼續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同時采取各種措施,控制不必要的資金支出,以期做到“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產出”,例如,實訓教師頂崗實習中,學校與相關酒店積極磋商,說服酒店方承擔實訓教師的往返路費及食宿開支,這就無形中節約了有限的資金。
繼續教育期間保障實訓教師的收入才能使他們更有積極性,這也是酒店實訓教師繼續教育工作順利實行的保障。吉林師范大學建立了完善的酒店實訓教師考核制度,教師到校外頂崗實習期間,視為完成相應的理論課時數。工資、崗位津貼、交通補貼、誤餐費、工作用餐補貼等福利待遇正常發放。實訓教師在實踐進修期間取得專利、重大科研成果等經濟效益較高、給接收單位和學院帶來重大社會影響,由學校組織審定,并批準進行獎勵。
實訓教師繼續教育的校內外管理也是繼續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問題,這一方面吉林師范大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體系,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首先,申請參加實踐的教師應填寫《吉林師范大學教師下企業實踐申請表》,所在系、學院領導批準,經學校教務處、人事處審核,方可實施。其次,被批準到酒店參加實踐鍛煉的實訓教師必須與學校、企業簽訂《吉林師范大學教師下企業實踐協議書》,內容包括教師實踐鍛煉期間三方分別應履行的責任。再次,教師在下企業實踐鍛煉前要制定個人實踐計劃,明確實踐的具體內容等。另外,成立督察工作組,由所在學院教學院長任組長,系主任任副組長,發揮監督與指導作用,加強對教師鍛煉過程和效果的考核。
國內各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訓教師的現狀具有很強的相似性,因此吉林師范大學的這套“綜合化” 繼續教育模式具有極大的推廣價值。
[1]徐頌列,李更生,姚安娣.集中培訓與校本培訓關系之研究[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