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芳英
(周口市體育運動學校,河南 周口 466001)
皮艇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方法探析
軒芳英
(周口市體育運動學校,河南 周口 466001)
采用文獻資料和調查法,結合多年的訓練和比賽經驗,系統分析了皮艇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專項力量訓練方法和手段,以此促進皮艇運動成績的提高,從而為皮艇訓練和比賽提供有價值的理論依據與參考。
皮艇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方法;分析
皮艇運動是一項有氧與負荷強度較高的速度耐力項目,對運動員肌肉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及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眾多的研究表明:運動員的專項力量水平是決定專項動作速度和專項運動技術的關鍵因素。也就是說,專項力量訓練水平是衡量運動訓練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指標之一,因此,在運動實踐中,只有很好地發展和提高皮艇運動員的專項力量訓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皮艇運動員的競技成績。然而,在實際運動訓練和比賽中,針對皮艇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方面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筆者希望通過自己多年來對皮艇專項力量訓練方法的總結,提出在訓練和比賽中應注意的問題,旨在為提高皮艇運動員運動成績和皮艇訓練提供借鑒和參考。
2.1 皮艇運動員力量訓練的傳統性
傳統意義上講,皮艇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大都采用傳統的力量訓練方法,主要依靠負重杠鈴施加給肌肉一定的重量負荷;或采用綜合的力量訓練,從力量訓練的組數、次數、負荷重量、組間隔和力量練習頻率等以提高運動員肌肉力量,然而,結合國外皮艇運動專項訓練的理論和實踐效果,他們注重強調力量訓練與加強專項技術相結合的力量訓練,對提高皮艇運動成績有明顯的的作用。顯然,我國傳統的力量訓練方法在指導思想以及實際運作過程中,均忽視和限制了力量與專項技術、用力特點相結合的這一重要環節,因此,這樣的肌肉力量訓練方法對提高皮艇運動員的專項力量作用不大。
2.1.2 單調、枯燥的訓練形式和訓練氛圍
在發展肌肉力量訓練中,重復性肌肉力量訓練是發展運動員肌肉力量的最基本的訓練方法,通過反復多次枯燥的訓練形式,來達到提高肌肉力量的目的。然而,這樣的訓練方法,忽視了運動員本身訓練的潛能,使得運動員的力量潛質沒有充分發掘出來。依據心理學與運動訓練學理論研究表明,靈活多變的訓練形式和適宜的訓練氛圍,可以提高運動員對負荷刺激的敏感性,使大腦皮質喚起更多的運動單位發放有效的刺激,激發運動員訓練的興趣與積極性,進而提高訓練的效果;另外,變換訓練形式與環境氛圍,還體現在可模擬運動比賽場景和氣氛,盡可能消除不利于運動成績發揮的競技狀態,如賽前冷淡和賽前起熱,以此提高運動員比賽的“戰斗準備狀態”和適應性,有利于運動成績更好地發揮。
2.1.3 專業力量訓練與理論學習脫節
皮艇運動員大都經歷了早期化訓練,他們的成長背景、知識結構、思維方式都在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接受上有局限性,由于運動員的文化功底不夠牢固,訓練理論基礎不夠扎實,就會導致他們在力量訓練時趨于盲目性,目的性不明確,只能沿襲和重復教練已有的訓練方法和理論,從個人認知程度上講,對技術動作分析不透徹,很難理解相關技術理論的內涵及關聯度,加之,平時參加技術訓練占用的時間較多,技術理論的學習和理解較少,運動員主動學習的時間不具備,這對于一個皮艇運動員要想在較短的時間內訓練出優異的成績,是有難度的。
皮艇運動是一項有氧與負荷強度較高的速度耐力項目。根據皮艇運動員機體能量代謝的特點,專項力量訓練內容應選擇較高有氧的負荷,并在練習的有氧、負荷強度和量的安排或不同練習內容的組合練習。從皮艇運動的肌肉用力結構上看,皮艇專項力量的訓練必須和劃槳過程中所產生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有機聯系起來;另外,皮艇訓練還包含運動員的有氧代謝能力,即最大吸氧量。皮劃艇專項力量訓練方法在范圍和手段上是相對廣泛和發展的,具體在訓練上,要因人而異,突出個性化訓練,處處體現專項力量訓練的效果,更好、更快地提高運動成績。
3.1 陸地力量訓練法
針對皮艇專項力量訓練的特點,要想使專項力量要達到較高的水平和境界,大力量負重練習作為基礎力量,必須優先發展。其次,是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的發展,這可服務于皮艇訓練的專項力量。進行專項大力量(85%以上)練習時,在負荷安排上可采用逐漸遞增強度和負荷,同時減少重復次數的練習方法。這樣的安排可將增大肌肉體積的練習與改善肌肉協調功能的練習結合起來;第三,可通過小負荷25%~35%的力量練習,使有機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同時還可防止肌肉拉傷及運動損傷的發生。最后,對于體能主導性項目皮艇運動來說,耐力素質的發展水平對運動員的專項競技水平起著主導的作用,因此,在訓練中,還要提高運動員的呼吸系統耐力、肌肉耐力及全身協調耐力等,以著力發展能量供能中的有氧耐力和無氧耐力,全面發展運動員的專項訓練水平,加大皮艇專項力量訓練專項化程度。
3.2 水上負重力量訓練法
我們在實際運動實踐中,要積極提倡專項力量訓練是提高專項成績的關鍵,應盡可能減少陸地上的杠鈴性質的力量訓練,同時也能避免傷病的積累和發生。堅持以水上訓練為主,向“每一槳劃槳的效果”要質量,做到技術訓練與負荷訓練統一。同時,水上負重劃是發展皮艇專項力量最為直接有效的訓練手段。其具體方法是:如在單人艇的訓練中,可采用在船體上增加阻力的方法。訓練手段采用一是采用85%以上的劃槳力量進行100m至250m的距離,進行抗阻速度力量重復劃;另一種是采用每分鐘60~70槳的槳頻速率,用65%~75%的劃槳力量進行2~6km的力量劃。這種訓練手段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把陸上的輔助訓練能力較直接地轉換到水上去,引起肌肉力量訓練很好的遷移,從而更好地提高皮艇專項運動成績。
3.3 水陸力量訓練法有機結合
在皮艇專項力量訓練中,根據專項技術特點,盡可能增加水上力量訓練比例,教練員要積極思考訓練方法和手段,尋找有針對性的、與專項技術最相似的用力方式,考慮動作的相似性、肌肉的用力方向、力量訓練的肌肉群及關節與專項動作協調配合等,也就是說這些輔助性力量練習對技術提高最有影響力,特別是用增阻形式提高訓練效果的訓練,注意一定不要破壞動作的正確技術和肌肉用力。
只有這樣,制訂的訓練方案和訓練計劃才有針對性和可塑性,才能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
3.4 皮艇測功儀的力量訓練
利用皮艇測功儀提高皮艇運動員專項力量是訓練的又一方法,它是與皮艇劃行中動作非常相似的模擬練習器。優點是便于控制練習過程中的訓練強度,其阻力的大小隨訓練的需要而進行隨機調整,在做專項力量時,一般采用較大阻力、中等頻率的重復劃來實現,這樣的效果最好。如頻率為每分鐘60~70槳,10分鐘時間,劃3~4組的全力劃槳。教練員還可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身體狀況、比賽周期等,掌握訓練的負荷和重復組數。這種訓練手段可有效地訓練運動員在劃槳時身體各部位肌肉的協調用力能力,能夠保證運動員專項力量和心血管機能發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皮艇運動對人體各器官和系統功能的要求。
3.5 加強協調肌肉力量訓練
《運動生理學》研究表明,肌肉完成用力做功時,既有分工又有協調,其中主動肌是肌肉收縮做功的主要發力者,對抗肌放松舒張,協調配合,其他肌肉做好固定和支持工作,他們之間功能協作,密切配合,只有這樣的共同協調,才能有效地發揮肌肉的最大力量。因此,協調肌肉力量訓練是現代力量訓練非常重要的特點之一,試想,如果一個皮艇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時肌肉僵硬,不能協調好運動所需的肌肉群,即便是高水平的力量素質也不能有效地得到利用和發揮;同時,現代運動訓練學研究表明,皮艇運動對全身肌肉力量的協調要求很高,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一定要重視肌肉的協調力量訓練,從而更好地為提高訓練水平服務。
4.1 突破傳統力量訓練的格局和禁錮,大膽借鑒和嘗試新的訓練方法
在實際皮艇力量訓練的安排上,教練員和運動員應積極探索,解放思想,敢于創新,重視專項力量訓練,提高力量訓練的針對性。這就要求教練員和運動員認真鉆研、研討、學習和借鑒新的訓練方法,例如:美國隊在賽前訓練中,很少采用杠鈴器械進行力量訓練,主要采用保持快速力量能力和專項力量協調發展的訓練手段,更多的強調全身肌肉的協調用力和眼、手、腿的協調配合,倡導以較小強度的力量訓練發展快速肌肉力量,在快速中強調肌肉的協調用力和與專項動作一致性,這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4.2 提高教練員和運動員認識程度
教練員是運動訓練方案的制訂者,運動員是運動訓練的執行者,因此,教練員應轉變訓練模式,講清專項力量訓練的重要性,加強對運動員認識和理解的引導和教育,使他們明白專項力量訓練與提高專項成績之間的關系。在訓練中采用靈活多變的訓練方法和手段,以此提高運動員對專項力量訓練的興趣和態度,徹底改變以往訓練中的隨意性、無目的性和機械重復的狀況,把專項力量訓練落到實處,提高訓練效果。
4.3 重視運動員文化教育,促進訓練成績提高
教練員和運動員是運動實體中很重要的單位個體,因此,應營造濃厚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加強學習,尤其要加強文化知識和技術理論的學習,重視運動訓練理論的學習和積累。另外,作為教練員要了解隊員的特點、性格和特長,便于與運動員進行交流和溝通,像制定訓練任務一樣給隊員提出學習要求,培養運動員良好的訓練和比賽動機,努力把個人學習進步與運動訓練水平提高有機地結合起來,立志成才,為社會做出貢獻;同時,教練員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真正意義上做好運動員的“衣食父母”。
4.4 教練員靈活掌握測功儀或水上負重劃的量和強度
利用測功儀或水上負重劃,只是為訓練提供了輔助練習,但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員應從運動員身體條件和狀況、比賽周期以及體力上的反應來制定切實可行訓練計劃。全年訓練計劃、半年訓練計劃和每一次訓練計劃應針對皮艇項目的供能特點,科學合理地設計練習強度和練習動作,盡可能與水上動作保持一致性,以保證專項力量在水上運動的動作遷移,這樣的訓練才能接近專項接近比賽,符合實戰要求。另外,在訓練中還要建立科學的檢測、分析和評價系統,積累運動員訓練和比賽的信息材料,為良好的力量訓練創造條件,確保力量訓練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4.5 安排力量訓練要重視全年的系統性
運動訓練研究表明,經過系統力量訓練的運動員,肌肉力量有很快的增長速度,一旦停止訓練后,肌肉的力量消退也很快。因此,為使肌肉保持和發揮較好的力量作用和效果,在保證恢復和不出現肌肉損傷的前提下,應堅持力量的系統訓練和全年訓練,根據訓練和比賽的需要,使機體局部的力量練習與整體的力量練習結合起來,使大肌肉群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練習結合起來,靜力性肌肉練習和動力性肌肉練習結合起來,從而防止局部肌肉、韌帶、關節負擔過重而引起的運動損傷,或小部分肌肉得不到應有的力量增進。
4.6 皮艇運動員柔韌素質不可忽視
在加強以上肌肉力量訓練的同時,還要加強皮艇運動員身體各部位的柔韌訓練,尤其如肩關節、腰部周圍關節、韌帶和肌肉的伸展性,可以通過拉伸、延展、牽拉等動力性和靜力性練習,以保證專項力量能最有效地利用和發揮作用。
5.1 皮艇運動專項力量訓練存在著傳統肌肉力量訓練的“痕跡”,訓練形式單一枯燥,運動員練習興趣不高,效果不明顯;教練員應努力學習并積極引進先進的訓練方法,大膽嘗試創新,使肌肉用力形式和結構更符合皮艇運動專項技術的需要,突出訓練的針對性和專項性,最大限度提高皮艇運動專項訓練的實效性。
5.2 皮艇運動員常年訓練和比賽,平時用于學習的時間少,知識結構和理論學習匱乏,其學習引導和教育亟待解決;教練員應引起高度的重視,提高思想認識,結合運動員成長和生活進行有目的的引導和教育,提高他們理論指導實踐的水平和能力,快出成績,早出成績。
5.3 教練員在制定皮艇訓練和比賽各周期的訓練計劃時,要統籌安排,科學合理,既要考慮皮艇運動員專項力量增進的系統性,又要注意在肌肉力量增進同時,提高運動員肩部、腰部周圍關節和韌帶的柔韌性;重視協調肌肉的力量訓練,同樣是有效提高皮艇運動員專項力量訓練水平重要的環節。
[1] 王建江,等.我國國家皮劃艇項目高原訓練的探索歷程[J].浙江體育科學,2006,6.
[2] 劉丹.足球體能訓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3] 畢紅星.闡述游泳項目專項力量訓練的新理念[J].浙江體育科學,2006,4.
G808
A
1008-7427(2012)03-0154-02
201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