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廣益農業開發集團股份公司(417600)廖美新
1962年出生的羅保明是婁底市新化縣人,少年時的他體驗了農業難、農村窮、農民苦的滋味,他想改變這種窘境。1982年羅保明進入湖南金竹山煤礦工作,1988年轉入西河雪峰水泥廠當工人,1997年毅然辭職回鄉,承包了村里的五一水庫和4公頃荒山,簽下了20年的合同,開始走養殖之路。
白手起家談何容易?羅保明一邊摸索一邊苦干。為了學習養殖知識,他常常步行十余公里到縣城或周邊養殖場參觀請教;為了籌集資金,他四處奔波,遇到困難,他總是迎難而上。就這樣,他建起了1000多平方米的欄舍,購進了母豬、種豬,聘請當地農民來當“豬倌”。養豬3年后,羅保明初戰告捷,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他心里有個目標,要把養殖場做大做強。經過幾年打拼,他不但有了豐富的養殖經驗,而且對市場經濟有了比較清醒的認識——豬價由高峰跌入低谷的周期是三四年。每到低谷期,他養精蓄銳,該圈養時就圈養,該出手時就出手。
2008年6月,羅保明開始做“大動作”。這個大動作分為三步走:第一步,他把“新化五一養殖場”改名為“新化廣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第二步,擴建生產場地。羅保明投入大資本搞建設,欄舍由過去的幾千平方米擴增為高標準化新豬舍36棟,總面積1萬多平方米,并建造了一個全省最大的沼氣池,實現了現代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第三步,打造精品“梅山土豬”。羅保明邀請國內著名育種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孫宗炎教授親自主持品種選育,引進湘西黑豬、懷化黑豬等優良種豬,對本地土豬進行改良,進一步提高其品質。經過改良后的梅山土豬肉質細嫩滑爽、鮮美醇香。因為豬種品質好,加上飼喂過程中,盡可能地遵循原生態的環境,用農副產品和青綠飼料,不添加任何激素、抗生素及有損人體健康的藥物。梅山土豬肉上市后,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和好評。
“梅山土豬”美名遠揚,羅保明的公司也越做越大,他建立了新化最大的核心養殖場,收購了新化縣博泰農業養殖基地,參股湖南湘西牧業有限公司,新設廣益食品開發有限公司。核心養殖場集種豬、子豬、育肥豬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可年產優秀種豬2.5萬頭。為保護環境,養殖場實現了糞污無害化處理,沼氣池可年產沼氣50萬立方米、沼渣肥4000噸,年增產值100萬元,形成農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2010年,羅保明的養殖企業被評定為“國家標準化示范場”和“一級原種擴繁場”。2011年6月,公司一躍成為“湖南廣益農業開發集團股份公司”,注冊資金7360萬元。集團下設博泰農業、廣益食品、廣益農貿大市場、廣益物流、廣益園林、湖南湘西牧業等子公司和廣益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
羅保明的“廣益集團”姓“廣”名“益”,寓意為他要把集團的“利益”“廣入”農民群眾。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為當地養殖戶提供種豬,發放種豬補助,開展免費培訓,實行保護價收購,讓廣大農民能夠學習先進的養豬技術,引導他們飼養無公害、高品質豬,推動農民致富。到目前為止,企業解決了當地600余位農民的就業問題,發展養殖專業村72個,帶動農戶8400多戶,年出欄湘中梅山商品土豬40萬頭,專業農戶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同時,公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和公益事業,捐贈救助資金上百萬元。
“十二五”期間,羅保明立志要建成湘中地區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現代化肉聯加工基地、蔬菜水果保鮮基地和最大的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總資產和年產值將分別達6億元和22億元,員工達到1200人,成為婁底市第一家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上市企業,為新化乃至婁底的經濟發展、市場繁榮、產業升級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