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夙瓊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高職學生管理工作創新探析
徐夙瓊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在新形勢下,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飛速發展和日趨完善,高職教育學生管理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和新的機遇。如何在新形勢下創新高職學生輔導員管理工作,提高學生管理工作實效,使得學生管理工作發揮有效作用顯得尤為重要。
高職教育;學生管理;工作創新
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質量。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是高職教育育人環節中比較特別的一環,它雖然不是專業教學主干,但充滿了育人的責任。它像一根絲線,串起學校教學、管理、服務各個環節,同時充當了學校工作的橋梁和紐帶。通過學生管理工作,一方面一手資料了解學生學習、生活的現狀,同時也對現階段教學的意見以及建議有所反饋,另一方面還可以了解學生對學校其他方面管理的意見和建議,保證學校和學生之間能夠做好上傳下達的信息暢通工作。
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對象是高職學生,其學生特點也有別于一般的本科院校,他們的入學基礎、培養方向和方式方法都決定了其特殊性,于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因此,在新形勢下如何創新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是做好高職教育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管理工作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也關系著學校秩序的穩定與否和學校未來的發展。
隨著高職教育的蓬勃發展,我們不難看到高職院校在近些年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績,學生管理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為提高高職辦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高職發展歷史短、生源結構相對本科院校更為復雜,加上社會形勢的發展和人們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就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依然還面臨許多難題和挑戰。
1.學生管理工作的體制尚且落后,學生管理工作地位不高
教育迎來了產業化時代,在以人性化教育為本的教育模式中,培養專業技能過硬、綜合素質過高的應用型人才是當前高職教育的首要目標。但在學生管理工作隊伍中不難發現,高職學生管理隊伍年輕化,管理經驗不足,另外,管理機構設置比較凌亂,一般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人員大多是以院系為單位設立輔導員辦公室,由黨總支書記牽頭負責整個院系學生管理工作,這樣一來,輔導員辦公室還將接受學生處、團委、黨務部門以及學校總務后勤等好多個部門的直接或者間接領導。這種體制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工作除了要滿足學生需求之外還需要應付其他學校各大部門的工作安排,協調整個學校相關部門之間的關系,這樣的結果就是作為學生管理的一線工作者,尤其是職業輔導員隊伍始終處于被動狀態,日常工作所要應付的80%左右都是一些日常事務性的繁瑣工作,對學生思政、心理健康咨詢等方面工作所能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則少之又少,不能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也缺少了與學生的深層次的交流,日常管理工作通常會出現救火式管理。
2.學生管理與學生教學脫節現象仍然存在
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管理、學生社團管理、宿舍管理和就業指導等多方面內容。學生管理的各個方面并不是單一的,既有相交又有獨立。而目前兩課教育、日常管理、教學管理各自為政,各種教育活動和學生管理工作的緊密連接度少之又少,課堂教學也緊緊圍繞專業知識,專業教師對于一些課堂問題行為只要做到不影響別人就從不管束,甚至理所當然地認為學生管理工作就是學生輔導員的事,因此學生管理與學生教學兩個分支缺乏了應有的緊密聯系,學生管理工作陷入了缺少系統性和協調性的惡性循環中。
3.網絡時代給傳統學生管理帶來的沖擊
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使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時時處處與網絡相連,網絡正極大地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甚至是語言習慣。對于高職學生工作而言,網絡就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網絡為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陣地和領域,如QQ群、微博、飛信、微信等快速的信息通道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另一方面,機遇的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挑戰,網絡也以其開放、快捷、豐富使得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多元化,并以極其敏銳的感受力調整和更新著自己的觀念,大學生可以憑借網絡獲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捷的信息,龐大的網絡信息,淹沒了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使得學校思政工作者要傳達給學生的信息很難在學生頭腦中沉淀,這樣就嚴重影響了思政教育在大學生身上發揮作用。此外,網絡的虛擬性、隱蔽性使得網絡上有些有害信息也不斷滋生和傳播,對大學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
1.轉變學生管理工作的理念,更新并貫徹落實好“以生為本”的工作理念
理念指引著學生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標。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被人尊重和信任的欲望是人類天性最深刻的沖動”,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更是如此,“以生為本”是以一種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學生在學習、生活、工作、就業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真實的自我,尊重并且信任學生,學生才會用真實的鑰匙打開心靈的天窗,學生管理者才能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與渴望,另外,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樹立教育、管理、服務相結合的理念,形成在教育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務,引導學生樹立愛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激發學生發揮出自己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進行自我管理以求全面和諧地發展。
2.協調、優化和完善學生管理工作體制
體制是工作創新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以生為本”的工作理念作為指導思想下,有效的學生管理工作體制是組織良好運行的保證,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實行校、院二級管理體制,而領導的主要精力多放在專業設置、課程調整和改革以及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上,比較而言學生管理工作系統的投入研究不足,因此,針對龐大的學生管理工作系統要形成一個系統的多中心,加強和推進學生管理過程中直接管理的領導責任制,探索適合三年制的高職學生育人模式,在三年教學過程中有興趣地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分年級分內容塊狀教育,如大一植入自我認知、職業規劃理念,找準方向,樹立目標,大二借鑒企業管理模式培養技能素質,大三植入就業為導向的能力教育等。
3.建立切實可行的激勵機制,創新學生管理工作的手段
理念和體制是方向,而機制則是貫徹落實好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對于處于重要地位的學生管理工作隊伍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長效激勵機制,實現能定期充電培訓,從人員結構、職稱待遇等方面切實有效地提高待遇以激發學生管理工作隊伍的積極性,樂于將此職業當做事業,潛心研究,形成專業、穩定、高效的學生工作隊伍,為學生管理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在工作手段上,首先,融合整體管理與個體管理,勤觀察、勤溝通、勤傾聽、勤記錄,才能有的放矢地針對不同年級、不同類型的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管;其次,融合網絡教育與自我教育,利用網絡的高效便捷性,關注學生關注的網絡信息,及時掌握和了解其思想動態,引導學生在輕松的網絡環境中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務,是一項長遠而艱巨的緊迫任務,只有在新形勢下不斷賦予其新的內容和途徑,才能實現為新形勢下高職教育管理的良性運行和發展。
G71
A
1008-7427(2012)04-0016-01
201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