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慧紅
(遵義市交通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鄒慧紅
(遵義市交通勘察設計有限公司)
介紹了公路工程施工主要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即對路基“彈簧”進行防治、采用石灰來穩定土基層的裂縫、水泥穩定土基層裂縫的防治措施、瀝青混凝土路面不平整的防治辦法和軟土路基施工。
工程施工;主要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第一,不能選擇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數大于18,同時含水量超過最佳含水量的2%的土來當做路基的填料。第二,需要清理碾壓層下的軟弱層,以良性土壤進行替換,之后再進行碾壓。如一些部位出現“彈簧”,可以把濕土進行翻曬,拌勻后再碾壓;也可以將濕土替換成含水量合適的良性土壤,之后再碾壓;如果一些路面急需趕工而且還出現“彈簧”,可以摻雜適當的生石灰粉進行翻拌.含水量適宜之后,再進行碾壓;嚴禁異類土壤進行混填,以免導致水囊的形成。第三,填筑路面上層的時候,要安排好排水溝。
如果施工土質不合要求,可以使用塑造性比較低的土質或者適量的粉煤灰來改善土質;要嚴格控制壓實的含水量,必須按照土的性質來使用適合的還水量;可以在石灰土層與路面之間鋪筑一層碎石過渡層,起到預防裂縫的作用;在石灰土中摻雜適量的粗粒料,比如砂石、碎石、碎磚、煤渣以及礦渣等等;分層鋪筑時,在石灰土強度形成的時候,讓其自行形成收縮裂縫,之后可再鋪筑一層,可以減少新鋪筑層出現裂縫;設置收縮縫,在石灰土層當中,每間隔5~10 m設置一道縮縫。
(1)以塑性指數比較低的土或者摻雜適宜的粉煤灰來提高施工用土的土質。(2)確保壓實含水量,依據土的性質選擇最恰當的含水量,不宜過高或過低。(3)以保證水泥穩定土強度為前提,可采用較低的水泥用量。(4)保證一次成型,盡量使用慢凝水泥,以免水分蒸發太快。(5)確保適合的水泥穩定土配合比,充分拌合,以免發生粗細料離析以及不均勻的狀況。
(1)認真設置及調整攤鋪機與找平裝置,保證其良好的工作狀態,并根據現場施工變化作調整。(2)施工現場應設置專人來指揮運輸車輛,確保攤鋪機能夠勻速連續作業。(3)嚴格控制路面各項結構層的平整度,保證工序之間的交驗制度。(4)根據混合料中瀝青的性能與特點,來選擇壓路機的機型以及重量,并制定出施工的初壓溫度,選擇適合的碾壓速度,油面表層未成型時,不可急剎車以及快速起步,同時確定合理的振頻、振幅。(5)在攤鋪機的前面設置專人清理“滑靴”前的混合料以及攤鋪機履帶下面的混合料。(6)確保瀝青混凝土路面接縫施工的質量。
(1)換填法。軟土與淤泥厚度小于2 m時,可將路基施工范圍中的軟土、淤泥進行挖除,從而使路堤的基底更為穩固或直接填上滲水性較強的土層。
(2)拋石擠淤法。若是土層的厚度小于3 m,且淤泥為流動狀態,表面無硬殼,排水較困難時,可采用投石的方法,從路基中部往外投擲,把淤泥排出路基范圍,從而達到增強路基強度的目的。在進行投石時,應選擇大塊不易風化的石料。
(3)強夯法。近年來,我國通過采用回填夯坑碎石塊石、砂礫等材料排開軟土,使得地基中產生塊狀石墩,這就是強夯置換法,不過相對于飽和度高的粘土,此法效果不是很明顯。
(4)反壓護道法。如果路堤超過極限高度時,可選擇壓制護道讓路堤基底的軟土或淤泥更為穩固,護道的高度一般是路堤高度的0.4倍左右。
(5)木(柴)排法。如果是車輛行駛不太頻繁的路段,可選擇使用木柴捆扎做成柴排狀,將之鋪至路基頂面,可分散路基的荷載力,加大路堤的穩固性。
(6)砂墊層法。如果路堤的高度小于2倍的極限時,可選擇砂墊層法進行補救,即在軟土層頂面鋪設砂墊層,約1 m厚度,使之形成排水層面,可增強路基的穩定性與強度。
(7)設置砂井法。如果軟土層或淤泥的厚度大于5 m,同時路堤的高度極大地超過地基承載力時,可選用砂井法進行補救。通常砂井的直徑在0.2 m左右,井距取約3 m,平面布置呈梅花或矩形。
(8)塑料板、排水板法。采用塑料板與土工布分別為豎向橫向排水,可加快路堤的固結與沉降,增強路基的強度。
(9)爆破法。若是路堤較高且淤泥層較厚,在環境的允許下可采用爆破法排除淤泥。
[1]伍來斌,張沈.公路工程關鍵部位施工技術淺談[J].科技創新導報,2011,(11).
[2]王建忠.淺談公路工程施工中關鍵部位施工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9).
[3]李軍.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關鍵部位施工技術[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12).
U416.1
C
1008-3383(2012)08-0030-01
201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