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方紅
(貴州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加上特殊的氣候條件,水土流失便成為貴州公路建設工程項目中不可回避的問題。隨著貴州交通事業的迅速發展,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措施也得到不斷的完善,大大降低了公路建設導致的水土流失。但由于在工程項目設計理念、資金、施工、監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公路建設質量及公路建設過程中的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是公路建設項目最為常見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設置:①邊坡防護;②截、排水溝、邊溝;③急流槽;④沉砂池;⑤土地整治。
植物措施主要包括:(1)骨架植物護坡;(2)噴播植草;(3)喬、灌、草結合。
臨時措施主要包括:(1)臨時擋墻;(2)臨時截、排水溝;(3)臨時覆蓋;(4)臨時撒播草籽;(5)剝離表土。
(1)臨時工程不明確
臨時工程主要包括施工便道、施工場地以及棄渣場、取土場等,限于主體設計的側重點不同,導致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在編制過程中均為類比和估算,不能進行針對性具體設計,其水土保持措施的可行性受到一定影響。
(2)臨時工程選址不合理
受限于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以及初步設計階段水土保持設計的深度等因素,臨時工程選址不合理造成的問題主要有:①棄渣場不能滿足工程棄渣的需要;②距離較遠,交通不便,不利于施工中棄渣;③占用水源保護區、景區等生態敏感區;④地形、地質等因素不能作為棄渣場。
(3)措施不統一
由于水土保持與其它環保的側重點不一致,導致水土保持與其它環保措施在目標、措施、要求等均存在不統一的情況。
施工期是公路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的主要時期,路基、隧道、橋基等的開挖以及棄渣的運輸、堆放等過程會破壞大量的植被,擾動地表,造成水土流失,因此施工期是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實施階段。但根據調查,目前貴州省內高速公路在施工期對主體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落實較為到位,但對于臨時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實仍不完善,主要表現為水土保持措施落實不到位。
水土保持措施落實不到位是施工期水土保持的主要問題,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未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及設計中提出的相關水土保持要求和措施進行落實,造成嚴重水土流失,危害公路沿線生態環境。
(1)植物物種過于單一,對生態環境的恢復較為不利;(2)管理不善,多數植被生長緩慢,未能及時成林,同時所種植草死亡率較高,土壤裸露嚴重;(3)臨時工程占地未能及時恢復或進行防護;(4)主體工程和其他臨時工程的截排水溝、沉砂池等沒有及時采取清理、整修等維護措施,使其降低或喪失水土保持功能。
(1)細化工程設計。主體設計單位應盡量細化主體工程量,以便在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和水土保持設計中能細化臨時工程,更進一步明確臨時工程的數量等,以保證所設計的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發揮作用。
(2)加強工程區域的實地調查。由于公路建設項目為線性工程,跨越區域范圍較大,因此所涉及的環境狀況也極為復雜,因此,在設計期應對公路沿線進行詳細的調查,對工程線路、棄渣場、施工便道、沿線設施、施工場地等盡量對生態敏感區域進行避讓,降低對沿線特殊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和影響。
(3)加強環保措施的協調設計。在設計沉砂池、截排水溝等水土保持措施的同時,與環保措施的事故應急池、截污管等相結合考慮設計,避免造成設計沖突與資源浪費。
施工期的水土保持主要的問題是因為缺乏管理等造成的,因此,為降低施工期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必須加強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測單位、監理等單位的宣傳和管理。同時,建設單位應在合同中明確施工單位的責任并及時根據監測監理單位的調查情況作出相應的反饋進行督促和管理。
(1)加強對施工單位及人員的教育及管理,讓水土保持理念深入施工人員的意識;(2)加強對工程的管理,尤其是對臨時工程的水土保持管理;(3)落實好施工期間的水土保持監測和監理工作;(4)嚴格要求施工單位落實各項水土保持措施,組織好設計單位對臨時更改的棄渣場等工程及時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
營運期水土保持問題主要為水土保持措施的后續維護和管養,因此在營運期,建設單位或營運單位等公路管理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水土保持措施如截排水溝、沉砂池、邊坡防護、植物措施等進行定期維護和管養,以保證水土保持措施能有效發揮水土保持功能,促進公路沿線生態環境的恢復。
調查研究表明,通過科學設計、認真施工和嚴格監管,貴州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措施得到逐步完善,較好地解決了公路建設中的水土流失問題,實現了公路建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1] 張路,李超.高速公路排水邊溝水土流失防治[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7卷)[C].2007.
[2] 羅時新.略論山區公路建設與水土保持[A].水土保持監督管理論文選編[C].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