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中牟縣水利施工總隊)□鐵艷麗(中牟縣井站管理所)□吳建方(河南華水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目標、人員、現場、管理等方面的問題。
受國有經濟體制的影響,施工單位對建設目標管理不嚴,目標考核不認真,成本管理不落實或控制不到位;質量管理重結果輕過程、或重形式輕本質;安全管理憑經驗、少科學、缺系統管理;進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約定是一套、現場施工又一套,隨意性大而缺乏嚴謹的計劃、缺乏系統的控制手段,簽訂合同時對工期的承諾為迎合業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學性,實施時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直接導致水利工程工期延長,工程成本上升,工程效益得不到及時發揮。
有部分具有施工管理和組織經驗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不高;具有理論知識水平的大學生經驗又不足,還不能理論聯系實際;具有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及成本管理經驗的復合型人才不多。這直接約束了項目管理的發展。
現場缺乏科學、系統的組織、安排與監督,自主性、規范性管理少、應付性大,從而使目前為數不少的施工項目現場管理混亂不堪。
目前,國內許多施工企業,由于項目管理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和責任心的原因,各項管理制度和方法還不能有效地貫徹到項目管理的全過程之中。由于工程項目管理責任制得不到落實,缺乏獎勵制度或落實不到位,施工隊伍的選擇,人員、機械的調配及工程款的使用等因素,都約束了項目經理工作的開展,大大限制了項目部管理職能的履行,與項目管理科學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2.1.1 組織管理
抽調高素質人員組成項目管理機構,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合理化資源配置,迅速組織勞動力、設備和材料進場;組織管理人員進行現場調查,編制并實施施工組織設計,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編制作業計劃,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實行平行流水作業,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合理的施工組織和科學的施工方法,強化現場管理,提高施工進度。
2.1.2 資源管理
加強資源管理,事先準備好每一道工序所需的材料、構件、配件、設備以及人力資源等,并做好各種物資的質量檢驗、試驗、見證取樣復試等各種的準備。根據已經編制的工程總進度計劃制定物質采購的數量、質量要求、供貨時間、地點等詳細的材料采購計劃。
2.1.3 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
在工程開工之前,做好施工調查,包括施工現場的情況調查、圖紙的會審工作,對于圖紙中有疑問的地方,及時與設計單位進行聯系加以解決;組織技術人員在掌握好本工程質量標準和施工工藝的前提下做好工程組織設計,根據施工的總進度,做好月、旬、周的施工計劃,并根據制定的計劃對施工實際情況進行完善管理,及時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解決問題,促進施工;加強技術管理和工序管理,杜絕因為工作失誤造成的返工或者貽誤工期的現象發生。
建立一個團結的領導班子,樹立“干一項工程,帶一批人才,創一片天空,占一方市場”的經營管理思想,科學組織合理安排,凡事超前考慮不等不靠。在接到中標通知書后,立即進行施工動員,從速選調先遣施工隊伍及機械設備進入施工現場,修建臨時工程,為后續人員、機械設備、材料早日進場做好準備,爭取早啟動早開工。
2.3.1 人的管理
要加強人員資質審查要求,明確必須持證上崗。項目經理應是從事工程建設多年有一定的經驗,且具備相應工程要求的項目經理證書。各專業技術工種,應具有本專業的資質證書,有較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并加強對技術骨干及一線工人的技術培訓。
2.3.2 材料的管理
對于工程中使用的材料、構配件,承包人應按有關規定和施工合同約定進行檢驗,并應查驗材質證明和產品合格證。材料、構配件未經檢驗,不得使用;經檢驗不合格的材料、構配件和工程設備,承包人應及時運離工地或做出相應處理。
2.3.3 機械的管理
設備的選擇應本著因地制宜,因工程而宜的原則,按照技術先進、經濟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維修方便的原則,使其具有工程的適應性。舊施工設備進入工地前,承包人及時提供該設備的使用和檢修記錄,以及具有設備鑒定資格的機構出具檢修合格證,經監理單位認可,方可進場。機械設備的使用操作應貫徹“人機固定”原則,實行定機定人定崗定位責任制的制度。
2.3.4 施工工序的管理
工序管理是事中控制的重點,要確立每道工序合格的標準,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并執行每道工序驗收檢查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對不合格工序堅決返工處理。
2.3.5 環境因素的管理
對環境因素產生的影響,要予以充分重視,根據工程特點及具體情況,靈活機動的進行動態控制,把影響減少到最小程度。
目前施工企業承攬的任務,基本上是通過招投標獲得,而最低價中標又是國內發包方普遍采取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施工企業的盈利空間縮水,相互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殘酷。工程材料成本是工程項目直接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影響利潤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加強工程材料成本的管理必然成為工程項目成本的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工程中標后,公司和項目部組織施工技術人員編制施工預算,經過審批后的施工預算作為項目部編制材料需求量計劃的依據,同時也是項目部對操作層限額領料的依據。施工預算報材料部門,由材料部門根據項目部編制的采購計劃和企業的資金情況采購材料,如施工過程中發現超額用料,材料管理人員必須立即查核原因,如屬工程變更造成,必須有工程變更證明材料方可領用,強化材料計劃的嚴格性。公司材料采購實施招投標,同時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加強供應商的合同管理,避免或減少經濟糾紛給企業帶來損失。與供應商建立直接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本著“利益共享、風險自擔”的原則,建立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保證優質及時的供貨,從而有效的降低材料采購成本。設立專職人員,負責進料點收、定額發料,周轉料具及小型機具的租用管理,組織材料的回收、修舊利廢,及時進行現場清理,做到工完料盡。
要認真貫徹“安全第一”和“安全生產、預防為主、防管結合”的安全生產方針,按照合同和有關規程規范的要求,并針對工程項目的特點,強化施工安全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保證安全目標的實現。建立健全安全組織保證體系,貫徹國家有關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定期不定期地召開安全生產會議,研究項目安全生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逐級簽訂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級明確自己的安全目標,制定好各自的安全規劃,達到全員參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充分體現“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按“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原則組織施工生產,做到消除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死亡率、重大設備事故、火災事故和交通事故為零,施工重傷率控制在萬分之五內,加大反習慣性違章力度,加強班組安全管理,做到崗位無隱患,個人無違章,創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
總之,項目管理是企業管理之基,效益之本。抓好項目管理勢在必行,只有明確了項目管理的核心目標,項目管理的其他方面才能發展。因此,項目管理如何實現制度化、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就成為當前水利工程施工企業管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