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瑞霞
(鄭州新登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我國在國民經濟中有這樣一個數據:產值60%,就業70%,稅收60%,這是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可見中小企業對國家保增長、擴內需、穩就業的主要宏觀調控目標的實現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與大企業和國有企業相比,市場拓展能力活,效率高,發展潛力大,對我國經濟轉型,以及實現經濟的科學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然而在資源分配上,卻享受著與自己的貢獻極不平衡的資源,由于體制、歷史等原因,我國資源大部分向大企業和國有企業傾斜,包括實物資源,資本資源等。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面臨著資金短缺、融資難等問題也就不足為怪了。
2011年溫州老板跑路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并且各地政府和市場組織都做出了積極的市場探索和補救措施。例如政府方面,繼出臺 56 項措施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以后,廣東再推 50 條規定助中小微企業融資;河南省2012年2月份新增 100 億元小額貸款支援小微等,各省市相繼推出優惠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證券市場方面,也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應該是"集合債券中小企業集合債券是指通過牽頭人組織,以多個中小企業所構成的集合為發債主體,發行企業各自確定發行額度分別負債,這種"捆綁發債"的方式,打破了只有大企業才能發債的慣例,開創了中小企業新的融資模式。可是,2012年11月15日,北京首創投資擔保公司宣布將康特榮寶公司未能兌付的債券本息共 2 098 萬元,劃入該集合票據的兌付專戶。這意味著集合債券這一融資產品在中小企業融資的失敗,使得中小企業市場融資的風險進一步顯現,給寄希望于通過類似于集合證券這樣的團體融資的中小企業者以打擊。
雖然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但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似乎沒有明顯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有一下幾點:
2.1 金融危機后,國外經濟持續低迷、國內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大幅調整,雖然有小額貸款公司的針對扶持,可是廣大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仍然得不到滿足。
2.2 中小企業的自身問題,比如中小企業大多是民營私營,家族式企業居多,沒有很正規的管理體制,非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透明度低,缺乏給予投資者信心的途徑。
2.3 目前的市場環境也是造成中小企業步履艱難的原因之一。在資本市場中,由于我國資本市場還在摸索,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控制風險和資金的合理分配上本來就有欠缺,再加上中小企業自身規模小,擔保程度低等特點,加大了其在資本市場上融資的難度。就銀行業來說,我國的企業大多是間接融資,通過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籌集資金,可是銀行的監管要求和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又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銀行要保持貸款質量,達到銀監會的監管指標.就只能對有限的資金資源進行謹慎分配,而謹慎分配的結果就是中小企業首當其沖,正規金融機構的貸款條件一般以大企業和國有企業的標準來制定,這對中小企業來說就是高門檻了,其根本無法進入銀行的貸款系統。
2.4 自銀監會發布小額貸款公司指導意見以來,各地紛紛成立小額貸款公司,可是小額貸款公司并不能完全幫助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小額貸款公司的利率上限是銀行利率的4倍,在管制稍緊的情況下就通過增加管理費來變相增加貸款成本,而且小額貸款公司畢竟資金供應更小,在加上其壞賬率很高,它能提供的資金絕對滿足不了中小企業的需求。
綜合以上原因,我們為中小企業發展雖然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成效并不那么明顯,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而在中小企業轉型和融資方面,韓國的做法算是成功的,他們很快跳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培養出了現代、三星等國際性企業,而我們國家能進入世界 500 強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而且我國現在的情況與韓國中小企業轉型之前的情況很相似一一"融資難,發展受阻"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所以韓國的措施值得我們借鑒。所以,建議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3.1 由政府為主體,創造有利于中小企業融資的宏觀環境。在已有的中小企業法律的基礎上,恰當地結合實際,制定中小企業政策法規,給予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同的發展空間。另外,設立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政府機構,結合韓國經驗,建議設立獨立的統一管理全國中小企業業務的部門機構,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的資金、技術、信息和管理等方面的困難。
3.2 各方全面合作,幫助中小企業向前發展。首先,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合作,開發新產業,運用大企業的資金和中小企業的效率,提高中小企業的生存和壯大機會。其次,政府也要在一些項目上與中小企業合作,提供各方面的引導和支持,不能只依賴大企業。
3.3 完善中小企業的信用擔保機制。集合債券償付失敗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了擔保機制的重要性,完善的擔保機制是維持投資者信心的保障,要開發新的融資產品,對中小企業的擔保處于關鍵位置,雖然我國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擔保機制體系尚處于初級階段,應該進一步加大力度。
3.4 設立創業型基金,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設立創業基金,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政府鼓勵和扶持融資市場化改革,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目前我國資本市場處于不斷開放和改革中,這次過程中要注意為中小企業留下發展空間。
十八大的召開,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道路指明了方向,建立了主要框架,而怎么往這個經濟大框架中填充內容,不能全靠政府,也不能全靠市場。政府只能提供諸如法律,稅收等方面的外援支持,而市場也有其難點,中小企業的規模小,風險高等特點使得市場單方面難以承受。政府與市場的結合或許是個可以有所突破的地方。另外,自己本身也是可以大有可為的。比如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注重自身信用的建設,更好的了解政策,更好地發展可持續的,國家鼓勵的產業等。
最后,我們要明確的是,中小企業融資難不是我們國家所特有的,世界上很多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會經歷,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突破將會是我們國家實現經濟轉型和快速發展的關鍵一環。一方面,政府要政策性引導,通過優惠和支持政策和方案等把實惠切實落到實體經濟中。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和投資者也不能失去信心,保持積極的態度,發揮各自的優勢,找到明確可行的方向,才能在這經濟轉型期中扛過這一關,跳出束縛和障礙,贏得更大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