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傳居
(西安財經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關系著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和諧發展的戰略舉措。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強化支農惠農政策、增加國家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主要從種植業的角度以莘縣為例來分析一下其運營方式。
現在的莘縣蔬菜業主要是企業的規模種植和農戶分散經營相結合。其中蔬菜貿易企業 有十多家,它們主要是規模種植,種植面積從幾十畝到上百畝不等。而農戶分散經營的一般是經營一至三個大棚。現在已經建立了比較健全的銷售管道。主要產品有大白菜、黃瓜、香瓜、韭菜、蕓豆、西紅柿、西葫蘆、韭薹、大蒜、圓椒、尖椒等。其中以大白菜的產量最大,反季節性冬儲白菜下市時,這里的新鮮白菜上市,除一部分銷往國內各個市場,大部分出口到韓國和日本,是制作泡菜的理想產品。其中反季節蔬菜收入達到總收入的60%左右。尤其是春節期間上市的蔬菜收入非常可觀。
按照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組織農業生產,積極創造條件,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完成傳統計劃型農業向市場型農業的轉變。一是要抓好信息引導。建立各級集貿市場的蔬菜供求信息網絡和農產品信息傳遞中心,實行計算機化管理,使蔬菜供求信息得到迅速傳遞,準確把握和高效利用。二是要進一步健全市場體系。要抓好各級農貿市場的基礎性建設工作,增加農產品吞吐能力。三是要發揮名優效應。要樹立蔬菜產品的名優意識,并抓好產品包裝、宣傳工作,實現品牌價值。
抓好科技推廣工作。實現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最終取決于科技的進步、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做到農科教結合,抓好科技推廣工作。莘縣政府采取了派技術員指導的措施。一般是一個技術員負責一片區域,農戶遇到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去找技術員去咨詢。技術員還要定期去負責區域看有沒有什么問題,盡量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另外先進技術的推廣也是技術員的一個工作,如引進的一些優良品種和一些新種植技術,這都需要技術員向農戶推廣。而對于大多數的蔬菜種植企業來說都有自己的技術人員。三是要抓好示范工作。要圍繞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建立示范點,以點帶面促推廣。莘縣政府主要是以張魯地區的蔬菜種植為示范區進行推廣。四是要加強蔬菜標準化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加速提高科技的到位率。
莘縣主要是市場帶動型的經營方式。即圍繞優勢產業的發展,健全完善市場體系,拓寬商品流通渠道,并運用市場的導向作用,帶動優勢產業發展,以及發展與其配套的加工、運輸業等,進而形成一體化經營格局。這種類型帶動能力強,適用范圍廣,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莘縣及其臨縣陽谷縣大蒜種植的面積都比較大,政府引進資金建立了一家規模較大的大蒜加工工廠,主要是把大蒜切成片然后加工成大蒜罐頭,然后向歐洲及日韓出口。而且又吸收了農村的閑散勞動力,提高了農民收入。形成以產業鏈、產業帶和產業群為基礎的高效農業體系,實現多層次的增殖目標,使蔬菜生產有利于向規范化、規模化及標準化方向發展。
蔬菜配送企業是以蔬菜配送為主營業務集生產、銷售為一體的農產品流通企業。目前,現有的蔬菜配送企業都是一些在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進程中崛起的龍頭企業。它們依托自身的農業基地,憑借良好完善的市場營銷網絡體系,成為產、供、銷一體化的生產流通企業。規模較大的疏菜配送企業一般都堅持走“農戶+基地+公司”的發展之路。
1、信貸支持政策。政府為農戶提供優惠的貸款政策,菜農剛開始建大棚時部分人缺乏資金,縣政府為需要的農戶每戶八千元貸款并且免除兩年的利息。
2、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縣政府撥款搞好“村村通”工程,為蔬菜的運輸開辟了道路。3、低稅收政策。政府對一些大型的蔬菜加工和物流企業實行前三年免稅的優惠措施,提高了其積極性,加快了蔬菜業的發展。
1、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宏觀調控。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應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蔬菜配送業的政策導向作用,堅決打破行業界限和地區封鎖,充分發揮城市蔬菜配送的整體功能,對現行政策中影響蔬菜配送業發展的相關規章制度進行必要的清理,逐步取消審批制,實行投資項目登記備案制,減少辦事程序,鼓勵公平競爭。此外,政府應積極發揮自身在宏觀調控方面的作用,加大對其資金、技術、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蔬菜流通宏觀調控決策、協調制度。
2、推廣新科技,完善訂單管理。產業化過程中新技術推廣滯后,品牌效應難以發揮,影響了蔬菜產業化經營的穩定發展。訂單流于形式,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3、加強蔬菜配送管理。物流配送組織規模較小且分散,配送組織功能單一,“配”與“送”尚未融入一體。蔬菜配送業發展所需的制度環境有待干進一步的改善。應提高配送組織的信息化水平;配送主體加強品牌意識。
4、探索土地流轉新形式,實現土地的集中經營。政府對能夠誘發蔬菜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的配送企業,可以出臺和制定靈活變通的土地使用權優惠政策,以此來滿足配送企業建立蔬菜生產基地的要求。在蔬菜基地所需土地獲得保證的基礎上,配送企業就可以通過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的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最終達到提升自身利潤空間的目的。
[1]胡繼連,西愛琴.產業組織制定與中國農業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梁衛理.農業生產效益發展層次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3]曾業松.新農論[M],濟南:新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