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玲 宋倩
(江蘇省南通市中醫院 南通226001)
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是育齡婦女常見的內分泌紊亂性疾病,其診斷標準一直備受爭議。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超聲表現主要為卵巢形態的多囊改變,在實驗室血液檢查表現為內分泌激素水平的變化。雖然2003年的鹿特丹會議提出了PCOS診斷標準[1],但對此研究的學者仍然較多。本研究對臨床表現為排卵過少或不排卵的患者,如不孕、月經稀發或閉經者,比較其超聲與生化檢查的改變情況,探討二者改變在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斷中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分兩組,共100例,為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婦科門診患者,均因不孕、月經稀發或閉經來院就診。第一組50例,年齡17~38歲,平均 26.6歲,其中睪酮(TESTO)>正常值(0.1~0.75 ng/mL),45 例;睪酮正常,LH/FSH>2,5例。第二組50例,年齡17~34歲,平均26.6歲,超聲檢查均提示卵巢多囊改變。
1.2 儀器及方法 應用美國Phi1ip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系統IU22,經腹探頭C5-2,頻率2.0~4.0 MHz;經陰道探頭 C9-5,頻率 5.0~9.0 MHz。經腹檢查時,患者平臥位,膀胱適度充盈,探頭在下腹部行縱、橫等連續多方位掃查;經陰道檢查時,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將探頭頂端涂以耦合劑并套上避孕套后插入陰道,作縱、橫等連續多方位掃查;常規檢查并記錄子宮及雙側卵巢的大小,重點檢測多囊卵巢的卵泡數量、最大卵泡;觀察卵巢的彩色血流信號顯示情況。
1.3 生化檢測方法 應用美國Beckman Cou1ter公司提供免疫化學發光設備Access,測定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黃體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ROG)、睪酮。
1.4 診斷標準 參照2003年荷蘭鹿特丹會議提出的PCOS診斷標準:在排除其他相關疾病后,符合以下特征中至少兩項:(1)排卵過少或不排卵;(2)雄激素過多征在臨床特征和生物化學的表現;(3)超聲檢查發現多囊卵巢。鹿特丹會議提出的超聲診斷標準,滿足以下條件之一:(1)卵巢內可見≥12個卵泡,直徑在 2~9 mm;(2)卵巢體積 >10 mL;(3)單側卵巢的上述改變足以診斷。超聲檢查入選病例全部滿足條件(1),部分滿足條件(2)。卵巢體積計算的簡化公式為0.5×長×寬×厚。
1.5 結果 本組100例患者,其中第一組50例,血液內分泌激素水平測定均為陽性;經腹超聲檢查4例,2例陽性;經陰道超聲檢查46例,陽性31例,其中卵巢一側或雙側增大25例;超聲陽性率66%。第二組50例,經腹超聲檢查3例,經陰道超聲檢查47例,均表現為卵巢多囊改變;血液內分泌激素水平測定,睪酮增高31例,范圍0.76~3.21 ng/mL,其中LH/FSH>2,9 例;另睪酮正常,LH/FSH>2,5 例;激素水平陽性率72%;睪酮和LH/FSH同時改變的9例,占18%。
多囊卵巢綜合征作為具有特殊特征的未知病理癥狀的復雜表現簇,既有臨床癥狀,又有形態學改變和血液生化異常表現。近年來PCOS的診斷標準仍在不斷探索中。本研究從臨床癥狀符合的病例入手,就其超聲與激素水平變化作一比較。從本研究看,超聲表現卵巢多囊改變的病例,激素水平陽性率為72%,提示超聲多囊改變中有約70%的病例為多囊卵巢綜合征。而血液內分泌激素改變的患者,66%超聲表現為多囊改變,提示臨床表現有排卵障礙的患者,約有70%同時具有形態學改變和血液生化異常表現,可以確診為多囊卵巢綜合征。而余下30%僅有超聲形態學改變或血液生化異常表現的病例按鹿特丹會議的診斷標準,也可作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由于卵巢間質卵泡膜細胞與顆粒細胞皆參與雄激素的產生,故睪酮水平增加主要來源于卵巢,卵巢內高雄激素濃度抑制卵泡成熟,引起發育中卵泡閉鎖,不能形成優勢卵泡,從而導致卵巢的多囊性改變[2],所以卵巢形態學改變與睪酮水平增加應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研究發現超聲形態學特征與其PCOS組織學特征有良好相關性[3],且超聲檢查的直觀、簡捷、方便、可重復性,使其成為PCOS較廣泛使用的診斷依據。超聲從形態學表現為卵巢的多囊改變,但不一定是多囊卵巢綜合征,需要在不同周期的多次觀察,并且結合內分泌激素指標才能作出診斷。有報道青春期女性有一過性多囊卵巢的形態[4],其睪酮不增高、LF/HSH的比值不超過2。本研究中有臨床表現為排卵障礙的患者,超聲表現為多囊卵巢,無高雄激素改變,經數周觀察,有的病例會出現卵泡大于9 mm的現象,所以難以作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提示鹿特丹會議提出的超聲診斷標準有待進一步豐富。目前超聲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研究已較深入,如卵巢間質回聲的增強[5],卵巢間質與卵巢整體面積比(S/A>0.34)[6],卵巢間質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等,改良了PCOS的診斷,超聲越來越成為PCOS診斷標準研究中的重用因素,鹿特丹會議提出的超聲診斷標準有待進一步豐富。
[1]Rotterdam ESHRE/ASRM-Sponsored PCOS Consensus Workshop-Group.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1ongterm hea1th risks re1ated to po1ycystic ovary syndrome[J].Ferti1 Steri1,2004,81(1):19-25
[2]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學[M].第3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1 125-1 126
[3]敬宗玉,羅曉燕,文秋平,等.經陰道超聲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7,9(7):411-412
[4]Wa1ters KA,A11an CM,Hande1sman DJ.Androgen actions and the ovary[J].Bio1 Reprod,2007,14:1-25
[5]謝紅寧,秦幸吉,高橋,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三維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0,16(8):619
[6]Fu1ghesu AM,Ciampe11ia M,Be1osi C,et a1.A new u1trasound criterion for the diagnosis of po1ycystic ovary syndrome:the ovarian stroma/tota1 area ratio[J].Ferti1 Steri1,2001,76(2):32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