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萍,王 倩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南昌 330006)
胸(腹)水、心包積液統稱為漿膜腔積液[1],臨床上兒童以胸腔積液常見,但心包積液病情相對較急、重,如不及時診治可能危及患兒的生命。超聲檢查積液是一種無創、快捷和有效的影像技術[2]。隨著臨床介入性超聲學的發展,超聲引導已廣泛應用于各類臨床穿刺,因而在臨床上已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但對兒童的應用報道還比較少。2004年2月至2011年2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22例漿膜腔積液患兒在超聲引導下行漿膜腔積液穿刺,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在本科治療的漿膜腔積液患兒22例,男15例,女7例,年齡8個月~14歲。其中胸腔積液13例,心包積液3例,腹腔積液3例,多漿膜腔積液(同時胸腔、心包和腹腔積液)3例。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氣促、胸悶、心慌及腹脹等。
使用日本 AlokaSSD-620型 B超檢查儀,3.5MHz穿刺探頭,16G穿刺套管針,胸穿包等。
1.3.1 術前檢查及手術體位
術前常規行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檢查正常,穿刺前向家屬解釋穿刺過程,取得配合。根據臨床穿刺目的、患兒病情及穿刺部位選擇其手術體位,一般胸腔穿刺患兒通常騎坐于椅上或家屬抱著,必要時側臥或側傾位,背向檢查者,背部充分暴露;心包積液穿刺患兒取半坐位、半臥位;腹腔穿刺患兒取半坐位、左側臥位。
1.3.2 操作方法
在臨床醫師與超聲醫師密切配合下進行,先尋找最佳穿刺點,選擇液池深、能安全避開胸腹腔重要臟器之處,在體表做定位標記。穿刺區域常規碘伏消毒,鋪無菌洞巾,手術者戴無菌手套,2%利多卡因局部浸潤性麻醉;選定穿刺針,由標記點進針,根據暗區距皮膚的深度,確定進針方向,邊進針邊抽吸,當阻力減低并抽出液體時,則穿刺成功,固定穿刺針頭,由助手緩慢抽吸液體,必要時可通過改變體位,根據病情決定抽液量,抽液后行常規生化、細菌、脫落細胞等檢查。術后患者局部加蓋消毒敷料,觀察無特殊不適后送回病房。術中、術后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22例患兒共穿刺26次(胸腔穿刺術16次,心包積液穿刺術6次,腹腔穿刺術4次),其中1例胸腔穿刺3次,1例胸腔穿刺2次,1例心包穿刺2次,1例5歲男兒在B超引導下先抽液再行胸膜活檢。所有病例均達到臨床穿刺預期目的,引導穿刺成功率為100%,未發生穿刺并發癥。穿刺引流后患兒胸悶、氣短明顯改善,心包壓塞癥狀緩解。積液經常規生化、脫落細胞及病理檢查證實:結核性12例,化膿性7例,漏出液(心肌炎、心肌病)3例。
胸腔穿刺術、心包積液穿刺術和腹腔穿刺術均是臨床常用操作技術,對診斷治療幫助很大。既往的漿膜腔積液穿刺為盲穿,并發癥相對較大,特別是心包穿刺術是一項有危險的操作技術。有研究顯示,在無心臟彩超或X線透視引導下其成人心包穿刺的并發癥發生率可高達20% 以上[3],隨著超聲技術在積液定位及引導穿刺中的應用,已明顯增加了穿刺的安全性[4]。
目前超聲引導下的穿刺技術作為非手術微創診療手段已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超聲不僅能發現積液的有無、積液量的多少,還可以分辨積液分隔光帶多寡、形態,有無包裹以及腔膜增厚情況,準確地指導穿刺進針部位、方向和深度,對于積液少或復雜病例,特別是對心包、胸腹腔少量積液的患兒盲目穿刺抽液有一定的困難,危險性相對高。超聲能靈敏地顯示積液與周圍組織的關系、是否有分隔及纖維條形成、有無包裹,大體估計液體量,觀察液性的部位、多少,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定位抽液,可以合理地選擇穿刺針及進入路線,可實時監測、指導進針深度及進針路徑,防止誤傷心、肺、肝、脾、腎、血管等臟器,提高穿刺成功率,為臨床早期確定積液性質、完成穿刺、抽吸引流以及局部用藥治療提供了一定的保證,為進一步治療奠定了基礎。
超聲引導下漿膜腔積液穿刺成功率高,無輻射,安全性相對高,在成人中已得到廣泛應用,超聲定位并引導胸腔穿刺、心包穿刺及腹腔穿刺已經逐漸取代了床旁盲目穿刺的方法,在兒童患者中,卻較少報道。本研究中22例患兒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為100%,無一例出現穿刺并發癥,表明運用超聲引導下穿刺技術可以明顯提高小兒胸腔穿刺、心包穿刺及腹腔穿刺的成功率,減少進行盲穿操作可能出現的誤入動脈、損傷內臟等一系列并發癥,對病因診斷和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適用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漿膜腔積液的診斷及治療。但在穿刺操作過程中,醫師須非常小心謹慎,加之有的兒童不配合,稍有不慎,導致穿刺針移動,可能損傷內臟和動脈血管,導致嚴重后果。穿刺時穿刺點定位除選擇液區清晰處外,還應注意定位點的位置要低,故在抽液時速度應慢而均勻,有利于避免損傷及充分引流。
[1]叢玉隆.實用檢驗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64-171.
[2]羅永芬,謝燕,李琛,等.胸腔積液的超聲診斷與臨床表現的關系[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3):306-307.
[3]覃數,雷寒,馬康華,等.心包腔內置管引流與傳統心包穿刺抽液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J].重慶醫學,2004,33(1):27-28.
[4]寇育紅.超聲引導下心包腔、胸腔、腹腔積液穿刺及置管引流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20):77.